激励教学法在高中体育特长生田径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t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分析我国当前教育领域内高中阶段的体育特长生田径教学实际情况,并结合在以往开展的教育的教学实践效果,可知通过激励教学法的运用,能够帮助高中体育特长生在田径训练过程当中取得更为显著的学习效果。本文深入探讨了在针对高中体育特长生开展田径教学过程中激励教学法的有效运用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教师的工作开展提供方向指导和经验借鉴,进而推动该领域教学成效提升。
  【关键词】田径教学;体育特长生;激励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9-0016-02
  Application of Inspiring Teaching Method in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Special Ability in Physical Education
  (Immigration Middle School, Yongjing County, Linxia Prefecture, Gansu Province,China)CUI Xiaojun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special abilitie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in China, and combining with the effect of teaching practice, it can be known that through the use of incentive teaching method, can help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special physical ability in the track and field training process to achieve more significant learning results.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stimulating teaching method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for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special abiliti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hoping to provide direction guidance and experience for the teachers concern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in this field.
  【Keywords】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Sports Specialty Students; Incentive teaching method
  聚焦于高中階段教育领域内新的课程改革实践背景,能够了解到随着素质教育理念在高中教学课程中的引入和融合,也为体育学科教学课程增添了新的内涵。而由于田径课程作为体育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于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和体育素养的培育都具有关键效用和重要意义,所以推动其与素质教育理念实现良好效果的融合,并保障其较高水准教学效果的达成尤为必要。针对当前高中阶段体育特长生的教学举措实践情况和应用效果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相较于传统的体育锻炼活动,更倾向于轻松潮流的体育运动项目,因此教师唯有在教学中突出田径项目教育特色,才能增强学生参与田径课程的热情。
  一、应用言语激励法
  在体育特长生训练开展过程中使用言语激励法,具体指的是教师通过针对性激励言语的使用和强调,激励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做到集中注意力,不放弃。截至当前高中阶段体育特长生的教学举措应用实践,可以发现教学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普遍使用此类做法以提升教学效果。因为在日常训练过程中,如果体育教师对于所培育特长生寄语的期望更大,学生在日常训练过程中更能够通过教师的话语,行动等方面感受到教师对于自身的器重,进而更为强烈的反馈于自身的训练行动,以更加高昂的热情投身于训练过程中。展开来说,言语激励教学法的运用是指体育教师在面向高中体育特长生群体开展田径内容教学阶段,需要细致观察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展现出的心态与行为,从而选取恰当的语言为学生矫正错误的训练方向或帮学生树立信心,最终推动学生持续进步。
  例如在铅球项目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向水平不足的学生说“你的进步已经非常大了,再加把劲,一定可以达成训练目标。”或者在长跑项目训练过程中,教师则可以通过如“老师看到了你的努力,但认为你的潜力不止于此,希望你下次可以更好地发挥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等话语的运用,使学生在真切感受教师关爱的同时,更为努力地激发自身的潜在能力。
  二、应用情态激励法
  情态激励法相较于言语激励法的显著区别,在于其主要通过教师的神情和形态的方式表达教师对于学生的关怀,并以此为途径达成激励学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态激励法,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怀。教师可借助更为灵活多变的形式激励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在价值观等层面意识到教师与自身存在共鸣。例如,在同类型项目,如跳远与跳高的训练过程中,此类项目重点考察的是学生身体机能的协调性与灵活性,以及学生先天的身高优势,因此,部分身体素质不高的学生可能会由于训练效果无法满足预期而产生心理负担与压力,在此情况下,教师给予学生关爱的最佳途径,就是通过激励教学法帮助学生卸下心理负担。所以,当此类学生在开展跳远与跳高的训练过程中,教师应当陪伴在学生身边,并通过愉悦的神情和欣赏的心态为学生传达来自教师的信任,激发学生在自身短板项目训练过程中的斗志和信心。   三、应用目标激励法
  目标激励法的运用,是通过为学生树立发展目标的方式,持续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从而帮助学生达成更为显著的训练效果。然而,要想利用目标激励法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师在其应用过程中就必须与分层教学理念进行紧密结合。因为不同体育特长生之间,先天性的身体发育条件以及后天性的体育锻炼情况都存在差异,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应意识到这一点,并采用差异化教学。
  以跳远部分的训练为例,体育教师必须在充分了解学生的身体机能、训练喜好和运动特长的前提下,针对不同部分的学生划定不同的跳远目标。对于跳远成绩很强且具备跳远运动训练兴趣的学生,教师需要为其设立更高的目标,以避免其在运动过程中出现骄傲情绪;对于跳远成绩一般或对于跳远训练兴趣不高的学生,教师则应当为其设立教义实现的阶段性目标,从而使其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培育跳远兴趣并提升跳远成绩。分层教学理念在目标激励法中的融入可以避免学生因为相同训练目标而体现出的较大成绩差异,产生落差心理。同能力的学生通过教师实行差异化教学目标的激励,可以有效增强自身体育训练所需要的体能、技能以及创造能力。
  四、应用竞赛激励法
  采取竞赛激励法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熱情与体育参与兴趣,已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且体育教师普遍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因此,体育教师在此类方法应用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的不仅是竞赛完成后的动作要领指导和理论知识传授,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体育竞赛形式的创新,实现对于学生体育训练兴趣的激发,从而在持续性训练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培育自身的竞争能力并优化自身的施展能力,达成体育特长生综合性素养的提升目标。
  五、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根本性教学目标为升学,因此,高中生群体会无可避免地背负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繁重的学习任务,对于体育特长生来说,他们在有限的精力和学习时间的前提下,不仅要按时完成文化课内容的准备与学习,还必须在体育训练过程中投入足够精力与时间,因此体育特长生相比于一般高中生而言身心负担更为沉重且学习压力更为明显。对此,在体育课程关于田径内容的教学开展阶段,体育教师必须充分且深刻的意识到当前所面临的升学形势以及日后所面对的就业前景,从而在全面结合学生所具有的实际能力的前提下,为其考虑未来恰当的发展道路。教师还应通过不同激励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在提升体育教学效率的同时,实现对于体育特长生的潜能发掘,助力高中体育课程田径教学水平实现提升。
  参考文献:
  [1]魏刚.激励教学法在高中体育特长生田径教学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4).
  [2]蒋小东.浅析激励教学法在高中体育特长生田径教学中的运用[J].体育风尚,2020(02).
  [3]曹锐.科学化高中田径教学策略分析[J].体育风尚,2019(11).
  [4]赵贝.激励教学法在高中体育特长生田径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7).
  [5]郭长昇.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与管理的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04).
  (责编  林  娟)
其他文献
【摘 要】一部分独生子女缺乏与同龄人的交流,大多数时间都在自己的空间玩耍,几乎没有与同伴交流合作的机会,时常表现出极弱的社会交往能力。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他们开始尝试着独自与同伴、教师相处、交往,逐渐从自我为中心过渡到为他人考虑,逐步融入集体生活中。因此,培养幼儿正确的社会交往意识和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主要目的之一,更能为其今后成长奠基。  【关键词】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 要】中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学生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光靠死记硬背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才可以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地汲取营养,吸收经验,活学活用课本所学,实现语文学科水平的提高。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适度把握性策略,通过适度的教育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是有帮助的,希望通过本文分析可以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自主学习;适度
期刊
【摘 要】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当中对幼儿园语言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幼儿园要通过语言教育活动,对幼儿的思维能力以及语言交流能力进行培养,这对于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针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就《指南》背景下的幼儿园语言教育进行讨论,对《指南》背景下开展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并对落实语言教育的具体方法进行探讨和描述
期刊
【摘 要】“幼小衔接”问题始终是社会上最关心的教育问题,错误的衔接方法是造成幼儿园“小学化”的根本原因。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对衔接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找到了“小幼衔接”的新模式。本文通过对社会、学校及家庭这三方面存在的现有问题进行整合,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新的衔接策略。  【关键词】幼小衔接;小幼衔接;小学教育;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在初中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对错误的分析尤为重要,不能将每次的错误都归结为学生的粗心。其实错误也是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学生学习中的思维缺陷。  【关键词】粗心;初中数学;错误浅析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18-0187-02  Don't Let Carelessness Be an Excus
期刊
【摘 要】在社会的高速发展下,许多家长忙于投身工作,把学生放手给老人照顾,因而衍生出“隔代教育”一词。本文通过探讨留守儿童中隔代教育的现状、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充分发挥隔代教育优势的目标,研究有效对策,在教育的方法、内容、形式上进行相互补充,优化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隔代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的推动和改革下,给高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要求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要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新时期下,需要对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让学生意识到体育的重要作用,对体育学习和锻炼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为此,本文针对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体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篮球项目作为体育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环,正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篮球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篮球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作为学校和教师,需要重视这些问题,并解决问题,优化篮球教学质量。因此,本文接下来将基于当前初中篮球的教学发展概况,为提出改进方案。  【关键词】初中;篮球教学;策略 
期刊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中应培养“五种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规则意识、健康意识、公平意识,或渗透到技能指导中,或结合在技法讲解中,或糅合在运动训练中,或强化到赛事参与中。总之,愈早培养愈好,愈能培养其大局观、发展观、健康观。因此,本文接下来将基于当前小学体育的教学发展概况,为小学体育提出改进方案,以期对体育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提供帮助。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五种意识”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 要】体育作为高中学科的基础科目之一,是培养高中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科目。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體能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的意义,随后分析了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重要性,最后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基于体能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的方式,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体能训练;高中体育;创新;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