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承认伦理及其社会正义的转出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WU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承认伦理是对人格、尊严、权利和价值的伦理确认.儒家通过"仁"建立起的"道德联结"显示了承认伦理的基本要义与特征;通过"义"和"礼"建立起来的"社会联结"展现了承认伦理的价值内容;将伦理运用于国家政治而建立起的伦理性"政治联结"促使承认伦理实现了政治转化.在儒家承认伦理中,蕴涵着"仁爱忠恕,和谐有度"的美德正义;"重礼执礼,安民济众"的制度正义;"制民以产,盖均无贫"的分配正义;"王道仁政,选贤与能"的政治正义.儒家承认伦理之承转,开出了社会正义的可能路径:促进心性修养与制度正义的有效对接、保持个体性与群体性之间的适度张力、优良社会秩序的缔造与契约性"社会联结"的建立、伦理性"政治联结"向委托性"政治联结"的转换.
其他文献
全球公共卫生带来的挑战,需要全世界共同采取行动来治理.在全球重大疫情背景下,面对国际法的缺位,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难以有效运行,而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指导思想,可以有效推动国际社会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参与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合作具有重要作用,以中国参与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合作为研究对象,以全球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为切入点,分析中国参与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的必要性和规范基础,以及通过对中国参与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治理合作实践的总结,发现中国在参与国际合作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和新的飞跃,是党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思想和理论保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新的飞跃是在坚持“两个相结合”中实现的,是在回答重大时代课题中实现的,是在“十个明确”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实现的,是在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中实现的.
在康德那里,时间不仅是纯粹直观的先验形式,也是抽象感觉的先验图型.那么,他著名的"先天综合判断"的问题域,也可以转化为"图型化的思考是如何可能的".不同于康德将先验直观形式统一感性杂多的模式,海德格尔突破了康德仅仅从形式方面理解时间的思辨模式,他将差异引入时间哲学的考察,同时又将康德认识论意义上的时间形式,转变为本体论意义上"此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差异,从而将时间问题空间化了,这就是有思想场景的时间图像.这种差异的哲学不是概念界定式的,而是空间意义上的某种共在关系,又给予这种共在关系以现象学的视野,它是发生
傅斯年与严耕望均强调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并将史料的原始程度视为史料价值的评判标准,谨慎运用消极史料.但在史料扩充上两人却存在着巨大分歧:傅斯年要求随时随地寻找新史料,并将其视作史学进步的最要条件;严耕望则突出史家个人“史识”的地位,主张从基本史料中推陈出新.史料观的离合,反映的是史语所第一、二代学者间的变与不变.不变的原因在于作为“新汉学”典范的史语所,学术风格和旨趣有其连贯性;嬗变的原因与严耕望学术身份的双重性有关,其史料观出入于汉宋之间,兼采众长.
《资本论》是一门严格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著作,而非一门简单的政治经济学著作.它不仅批判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存在方式,还批判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本身.依据不同的立场,对《资本论》的读法也不同.政治经济学解读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其他解读(如哲学化解读)的合理性和可能性.《资本论》是一部开放性著作,不会因某一学科的解读而封闭.《资本论》中的存在论是对象性存在和关系性存在的统一,既解开了存在的秘密,又揭示了人的社会存在和历史存在.重审这桩学术公案有利于反思和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
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对机器问题有着详细分析和深入论证,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基础上,形成了完整、科学的机器观.机器作为工具的历史样态,在资本主义社会正式出场,经由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发展,通过劳动资料革命,促成“自动的机器体系”出现,激发了强劲的财富创造力.“自动的机器体系”本身作为劳动过程的要素组成,却在资本的控场中被形塑为“固定资本”,将劳动要素的外部差异转化为资本内部的质的差别.以价值为中心的增殖逻辑同作为固定资本的机器体系之间的矛盾内含资本主义社会的时间悖论,时间节约与时间浪费交织.自动机
目前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教师难教、大学生厌学和教学低效的现象.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载体的话语体系,其内容要素是否科学、逻辑结构是否严密和表达方式是否亲和,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以大连海洋大学为例,对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话语亲和力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对教师的价值引导性、内容科学性和方法多样性等摄服力方面,语言表达、非语言表达方式等感染力方面,以及对教师个人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等整体满意度较高.但是,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沟通方面语调平淡,抑扬顿挫的情感表达不足,或是非语
在整体论的思路下,对《蒂迈欧》的解读不能像传统的解释那样只集中在《蒂迈欧》关于宇宙创生的讲辞上,而尤其要重视开场部分与宇宙论部分的关联.这种关联突出地表现在:开场部分克里蒂亚对古雅典历史的讲“述”和宇宙论部分蒂迈欧对宇宙生成数学诗的创“作”之间有诸多针锋相对的对应.因为这种对应关系的存在,所以对《蒂迈欧》的解读就不能只从克里蒂亚的发言计划所声称的合作视角出发,在表面的合作下实质是克里蒂亚和蒂迈欧的竞争,他们事实上呈现了两种相当不同的对人和城邦秩序的构想.前者凭借记忆带着虚荣悖谬地讲“述”他“听”来的理想城
Faktizit(a)t从词源上可追溯到拉丁词factum,包含“人为”和“自然”两种事实.其演进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前者对后者的胜出.从最初费希特对Faktizit(a)t的使用到海德格尔对它的阐发,该词逐渐演化出一种“生命(活)事实”的意义.海德格尔首先就在作为实际生活的意义上使用Faktizit(a)t.但该词在他那里的演进也是明显的,从实际生活到此在的存在状态,不仅在内涵上有变化,而且产生了一些矛盾.如何统一这种矛盾事关对该词在时间性意义上的确切理解.对该词的合理理解才使得对Faktizit(a)
“双减”政策创新性地将校内作业负担与校外培训负担联合治理,形成校内校外双管齐下的“减负”思路,代表了党和国家在学生“减负”问题上的治理创新.“双减”政策的出台,对于学生成长成才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