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根瘤内生细菌的分离及初步鉴定

来源 :广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xy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探究非豆科植物泡桐与微生物共生固氮体系,对泡桐根瘤内生细菌的分离培养条件及其系统发育地位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对从广西钦州市采集的泡桐根瘤上分离纯化得到的根瘤内生细菌,进行传统生理生化研究和16S rDNA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经分离纯化得到9株根瘤内生细菌,大部分菌株能较好地利用8种碳源;78%的菌株能利用铵盐,89%的菌株能利用硝酸盐;所有的供试菌株在3-酮基乳糖和淀粉水解试验中呈阴性;89%的菌株能利用柠檬酸盐;B.T.B反应除菌株PG-7产碱外,其余都产酸;33%的菌株能使硝酸盐还原;有56%的菌株能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多数菌株具备豆科植物根瘤菌的一般生理生化特征。通过16S rDNA全序列分析,确定9株供试菌株可分为4个菌属,其中菌株PG-1和PG-2共属于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PG-3、PG-5、PG-6、PG-8和PG-9等5株菌株共属于根瘤菌属(Rhizobium),PG-4隶属于草螺菌属(Herbaspirillum),PG-7隶属于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结论】分离自同一寄主的根瘤内生细菌其生理生化特性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同时表现出了遗传的多样性。
其他文献
在对新疆各地州市的部分政府职员、企业负责人及居民进行民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公众对新疆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原因的看法,由此得出了初步的结论并提出建议.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根据农村自身的人口、经济、资源条件,通过调节人口数量、提高人口健康状况、发展基础教育、开展职业技术培训等措施,不断促进该地区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本文在探讨公钥基础设施(PKI)的出现背景、组成和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建立在PKI的校园安全通信模型。模型结合实际校园的组成,采用层次和网状的混合结构,将根CA和子CA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