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低于375分者不宜读书?

来源 :第二课堂(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aile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实话,听到杨教授的提案,哥有几个问题不是弄得很清楚:
  为什么是375分以下就不适合读书了呢?莫非因为高考总分是750,打个对折,正好375?可是按这种逻辑说,一般流行的及格线不是60%吗?莫非杨教授觉得750×60%太过难算?可是一转念,不至于啊,杨教授是博士、自然地理学和土地资源管理硕士生导师、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不至于连这个东西都算不出来。
  杨教授如何知道“375分以下的不适合读书”?莫非杨教授教的学生里有些“低分考生”让杨教授太过郁闷?可是哥查了广州大学历年来的录取分数线,真没发现哪年的录取分数线是375分以下的。照此推理,杨教授应该是没有可能教到“低分考生”的。不过凡事皆有意外,也许录取系统有问题,让一两个“低分考生”混进了广大,以致杨教授如此为难。
  也许杨教授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如此落后,于是效仿古人投笔从戎,也拍下脑袋改变研究方向,主攻高等教育研究了呢?那么作为一名长期奋斗在三流专科学校的一线教师,我觉得很有必要将自己掌握的情况汇报给杨先生,不然怎么对得起杨先生的一颗拳拳赤子之心呢?
  我目前任教于某所专科学校,我校所录取的学生,按杨教授的标准,那就是“不太适合读书”的学生。据我掌握的情况,虽然基本没有375这个基准线以下的,但大部分都在475以下。所以我想,我所了解的学生情况可能比杨先生更接近事情的真相。在讨论“375分以下的学生是不是适合读书”这个问题之前,我想我们应该首先关注的是“是哪些人考了375分”?由于工作关系,基本上每年新生入学我都能接触到一部分新生的详细资料,包括他们高中就读的学校、入学的分数。据我了解,我接触到的学生有百分之七八十是来自农村或比较偏远的小城镇。每个学年开学之初,我最为难的一件事就是评特困生,一个班有20%的名额,可是往往有一小半的人有需求。看看家庭情况,要么是单亲或孤儿,要么是父母卧病在床,反正家里都有各种各样的不幸。我不知道这样的学生读书时都是怎么读的,但是每年到了割麦的时候总有学生请假回家去割麦,因为家里人干不动,也请不起收割机。每到寒暑假时,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奔赴各个工厂,去流水线上挣下个学期的学费和生活费。
  我想问问杨教授,这样的学生,您希望他们高考能考多少分呢?
  我所教过的学生,没有一个英语好的。城里的小孩三年级开始学英语,农村的小孩也是三年级开始学英语,但是城里的小孩有专业的英语教师,有多媒体,甚至有外教,而农村小孩,“你的英语是体育老师教的”这绝不是一句玩笑。
  我想问问杨教授,这样的学生,您希望他们高考能考多少分呢?
  教育需要公平,但是我们的教育,因为各种客观条件所限,恰恰缺少的就是公平。
  我不否认,我所教过的学生有一部分是不太适合读书的,但是很不幸,这基本上和他们高考的分数没有必然的联系。
  有些人不读书,是因为觉得很绝望,一张专科文凭确实算不上什么;有些人虽然很努力但读不好,那确实是天赋的问题。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每天都是最早到教室,最后一个离开,但是期末考试成绩是最差的。考完后这个学生跟我咆哮:“老师,我真的不适合读这个,你放我到其它专业吧!”很是气急败坏。说实话,从来没有学生这样吼过我。等他发泄完了,我对他说:“你去填份转专业的申请吧,我一定帮你转出去。”后来这个学生转了个专业,变得非常阳光,非常自信,见到我也一直很尊敬。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家里有点小小的背景,基本可以说是没长大的孩子,什么都不懂。真正是因为智商有问题,或者是真的不适合读书的,很少。
  我从教以来,每年都有人通过本科插班生考试考入各所本科学校读书。这些同学进去之后和那些原本的本科生比逊色多少吗?没有。既有毕业生这样告诉我,也有他们后来就读的学校的老师这样说。而且,还有些极有毅力的学生,考上了“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的研究生。
  我想问问杨教授,您觉得,所有的低分考生都不适合读书吗?
  教育需要公平,需要给那些起点比较低的人一个机会,而不是取消他们参赛的资格。
其他文献
Idioms in English  1. make a monkey out of (someone) 让某人出丑、难堪  He made a monkey out of me by calling me names in front of my girlfriend.  他当着我女朋友的面辱骂我,让我很难堪。  2. monkey around with somebody or somethi
Brief introduction剧情简介:  The action comedy is set in a Manhattan apartment building. After the two-legged residents head for work and school, their pets gather to start their day, which consists of ha
尹博帷同学是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小学五年级学生。一次,他在家里打扫卫生,准备给垃圾桶套上专用的垃圾袋,发现家里的垃圾袋用完了,便找来平时废弃的塑料购物袋来当垃圾袋使用。可是,由于塑料购物袋有的大有的小,怎么也套不好。于是,他萌发了发明一种可以套用不同大小塑料袋的垃圾桶的想法。他想:我们每家每户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许多废弃的塑料袋,要是每个家庭都能重复利用,那不就可以减少使用很多专用垃圾袋了吗?这对保护环
Hello, every one! My name is Li Hua. I’m 14 years old. Today my topic is my family. I have a happy family. There are three members in my family: My father, My mother and I. My parents love me very muc
There once was a wonderful mommy, who 1 (ask) each of her children once a week if they had any secret wishes, while she was putting them to bed.  In this way they could dream about it (maybe because w
After a while you learn the slight difference  between holding a hand and putting hearts together.  And you learn that love doesn’t mean depending,  and company doesn’t always mean safety.  And you be
袁思婧同学是长沙市芙蓉区马坡岭小学的一名女生。别看她年纪不大,却已经是全校师生公认的小发明家呢!关于她的发明事例有好多,现在我们就来共同分享她看到“摇旗揽客”后产生奇想,完成一项有关交通警示方面发明的故事吧!  那是前年国庆小长假期间,袁思婧同学和爸爸一起回老家,途中要经过一段京港澳高速公路。此时的高速公路上车辆非常多,同时事故也很多,大约只要走30分钟的路程,就会看到一起追尾事故。其中有一路段,
Explore the cultural places of some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and you will discover different traditions, histories and world-class food events. But while on the trip, it is a must to respect local cul
There once was a farmer who grew prize-winning corn. Each year he entered his corn in the state fair where it won a blue ribbon.  One year a newspaper reporter interviewed him and learned something in
有这样一个家庭,一家出了两个儿童文学作家,并且双双获得了国内四大儿童文学奖之一的冰心儿童文学奖。这听起来好像有点儿不可思议,但这样的“稀罕事儿”就发生在新生代儿童文学作家、“诺米姐姐”许诺晨和她的作家妈妈李秀英的身上。2016年4月,备受小朋友们喜爱的“诺米姐姐”凭借《西圆圆公主新传》首次获得冰心儿童图书奖,而她的妈妈李秀英更有着“儿歌大王”的美称,曾连续六次获得冰心儿童图书奖。  李秀英,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