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北京市2004-2015年细菌性痢疾的分布特征,探讨气候因素对其时空分布的影响。方法收集2004-2015年北京市气象资料及细菌性痢疾的发病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了解其时空分布特征,直线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探讨细菌性痢疾发病率与平均降水量、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平均气压、大风日数和雨日数的关系。结果北京市2004-2015年共报告细菌性痢疾患者280 704例,死亡36例,年平
【机 构】
:
102206 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102206 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102206 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102206 北京,中国疾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北京市2004-2015年细菌性痢疾的分布特征,探讨气候因素对其时空分布的影响。
方法收集2004-2015年北京市气象资料及细菌性痢疾的发病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了解其时空分布特征,直线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探讨细菌性痢疾发病率与平均降水量、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平均气压、大风日数和雨日数的关系。
结果北京市2004-2015年共报告细菌性痢疾患者280 704例,死亡3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30.15/10万,发病集中在每年的5-10月,占报告总病例数的80.75%,0~岁组报告发病率最高,职业以散居儿童和学生最多,男女性别发病比例为1.22∶1。细菌性痢疾的报告发病率与平均降水量、平均气温和雨日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1、0.878和0.888,与平均气压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值为-0.820;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拟合细菌性痢疾与气象因素的回归方程为Y=3.792+0.162X1。
结论北京市细菌性痢疾报告发病率远高于全国发病水平,发病高峰在7-8月,平均降水量是影响细菌性痢疾报告发病率的重要气象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多环芳烃(PAHs)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交互效应。方法从建立的自然人群队列中选取2014年6-12月经病理学确诊的正常宫颈(NC)妇女208例,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Ⅰ)患者154例,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Ⅱ/Ⅲ)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尿中1-羟基芘(1-OHP)的浓度(反映PAHs内暴露情况
目的了解2014-2017年天津市MSM人群HIV感染者(MSM感染者)原发性耐药(transmitted drug resistance,TDR)的流行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4-2017年天津市未经抗病毒治疗的MSM人群中HIV感染者的血浆样本共225例,采用巢式PCR法扩增pol区基因片段,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205例样本获得pol区基因序列,完成HIV亚型和耐药检测
目的了解中国≥40岁人群的COPD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象来源于2014-2015年中国居民COPD监测。该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25个监测点抽取≥40岁常住居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对75 082名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及其COPD知识知晓情况进行频数和百分比的描述,采用复杂抽样加权估计≥40岁人群COPD知识知晓水平及其95%CI,并对其
目的探讨中国成年人血压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主要行为危险因素流行及聚集的关系。方法采用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源自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98个监测点,采用面对面询问调查和身体测量收集心脑血管疾病行为危险因素及高血压患病等信息,将其中179 347名≥18岁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血压水平分为理想血压、正常血压、正常高值及高血压Ⅰ、Ⅱ、Ⅲ期6个水平,分析不同血压水平人群心脑血管疾病行
目的了解我国澳门地区近年肠道病毒感染的时空分布规律。方法基于2011-2016年澳门地区卫生局流行病学调查确认的学前期至小学教育机构肠道病毒感染事件,使用回顾性时空分析法,并用伯努利模型作模拟。事件的描述性分析使用SPSS 20.0软件,时空聚集性扫描使用SaTScan 9.4.4软件,利用Google Earth软件呈现事件的地理信息。结果2011-2016年澳门地区共有330起肠道病毒感染事件
目的对疑似分枝杆菌感染乳腺炎奶牛进行病原及药敏谱调查。方法采集1头患乳腺炎奶牛的牛奶,采用4% NaOH预处理,接种于L-J培养基分离培养。阳性培养物利用抗酸染色和多位点PCR方法进行初步鉴定,采用16S rRNA、hsp65、ITS和SodA基因的多位点序列分析进行种的鉴定,利用Alamar blue显色法对分离菌株进行27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从1头患乳腺炎奶牛的牛奶中同时分离获得2株抗酸染色
目的吸烟是COPD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了解我国≥40岁居民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平均开始吸烟年龄及日均吸烟量等指标,为有效防控COP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源于2014-2015年中国居民COPD监测,该监测覆盖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共调查125个监测点(县、区)的≥40岁居民75 107名,采用面对面询问调查方式,应用电子化问卷收集相关数据。对样本进行复杂抽样加权后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城乡类型地区细菌性腹泻病原谱流行特征。方法基于2010-2014年我国17省份腹泻症候群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监测。收集门/急诊因急性腹泻就诊病例,采集粪便标本,并进行包括基本人口学信息、临床症状特征等个案调查。对粪便标本进行17种常见致泻细菌病原体的病原学检测。按就诊医院类别将病例分为传统农村、中小城镇/城乡过渡带、大型城市3种类型,比较其病原体阳性率及病原谱构成差异。应用非条件log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期家庭抚养环境和成年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选择中国双生子登记系统(CNTR)中791名≥25岁研究对象,通过短版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从关系、系统维护和个人成长3个维度评价儿童青少年期家庭抚养环境,通过K6量表(中文版)评价成年期心理健康状况,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对象心理健康状况一般及以下的比例为4.6%(36人),与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者相比,仅发现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24 h血压波动最大值与出院预后的关系。方法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神经内科,连续收集发病24 h内入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按照高血压诊断标准将患者分组,采用床旁监护仪测量入院24 h内动态血压值及收集患者基线资料,并在其出院时进行NIHSS评分,分析24 h内SBP及DBP波动最大值与出院预后关系。结果共纳入521例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