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合唱团的建设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liang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音乐教育已在素质教育中彰显出独有的优势,是美育的重要部分,受到学校领导与教育工作者的持续关注,而合唱是音乐教育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审美教育活动中极具生动性的方式,有利于美育的普及与推广。学校合唱团的建设在新时期下如火如荼地进行,不仅将五育并举做到细致化的落实,也在美育中将学生推送至课堂主体位置,使之在志趣中学习,将整个学校的素质教育水平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基于此,对学校合唱团的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力求紧跟美育的大方向,让学生在合唱中感悟,推进素质教育并加以落实。
   关键词:学校;合唱团;建设;重要性
   在新时期下,学校教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倡导“五育并举”,发挥出引导教学、美育的核心功能,使学生的品德修养、理想信念等品质得到提高,彰显出学校的育人功能,将素质教育所具有的导向作用极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为此,学校应加大合唱团的建设,加强文化宣传,在艺术气息中感染和触动学生,使之精神底座得以铸牢,可以在坚定的信念中成长,引导学校的发展,将立德树人逐步落实,营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长足发展,为学校发展提供助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要途径。
   一、紧跟美育方向
   美育需要在审美理论的不断学习中引导学生参与相应的实践活动,而学校合唱团的建设正好能满足美育的需求,使学生在参与中树立正确的观念。因为合唱极具艺术性,彰显极强的感染力,让人声美的层次得以展现,也正是不同情感的统一,学生可以在合唱中形成高尚和健康的审美,免受低俗文化的影响,一方面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极大的推动,另一方面推进五育并举,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在学校合唱团的建设中,学校应重视物化与量化指标的调整,不再只注重智力的发展,而是在合唱中有效展现学校的整体形象,将美育与合唱结合,为学生的心理成长带来帮助,同时也能凝聚教职工的力量。
   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合唱是美育的高级形式,学生在合唱中可以消除疲劳,调整好心态,从而以最好的状态完成合唱团的任务,也在一定程度上不断提升学校美育水平,使学校的素质教育功能有效发挥,不仅是五育并举的科学落实,也能实现融合育人,紧跟我国教育改革的步伐。在新时代下,学校坚持价值引领与素质导向来进行合唱团的大力建设,视教职工与学生为主体,使课堂之外的生活愈发丰富,师生在配合中极大程度地消除学习、工作中的焦虑情绪和负面想法,在鼓励、协作和支持中共同努力,彼此间相互信任,从而极大提升教与学的质量,在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也使学校朝着五育并举的方向发展。在学校合唱团的建设中,师生的情感得到极大程度的宣泄与科学调节,同时合唱排练可以培养团员在极高的自律能力下实现集体的目标,做到精益求精并形成坚韧品格,培养具备健全人格的学生,促进校园文化与五育并举的系统化发展。
   三、助力学校素质教育
   学校的素质教育在国家大政方针下开始重视体、美、劳的引导,为学生各阶段的成长提供助力,谨遵五育并举的发展要求,加大合唱团的建设,使学生在成长中形成拼搏精神,突出民族的奋斗精神和自强不息。在学校合唱团的建设中,彰显出合作的艺术,实现学生价值观的有效培养。由于合唱团需要团员的密切配合,是个性与共性的结合,不能有半点随意,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改变其自我倾向,这正是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素养,对开展素质教育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合唱团是校园文化的传递,是围绕校园生活、日常教学进行创新,师生均是学校发展的主体,更是学校生活的共同体,在统一性的合唱中可以彰显团员的主导作用,极具艺术性与科学性。在新时代下,学校合唱团成为艺术活动的载体,将人文、美育等巧妙结合,使师生的文化素质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让学校充满新气象并展现独有面貌,学生可以在合唱中对音乐内涵和艺术魅力进行深入挖掘,从而进行全面理解,有利于传承民族精神,推动学校的不断发展。
   四、结语
   学校教育不仅是对知识的精准传授,还应对学生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进行科学塑造,使学生具有极高的品德修养。学校合唱团的建设可以实现学生品德的不断塑造,也能极大程度地发挥学校素质教育的功能,更是五育并举得以落实的新举措,与我国提倡的美育方向相符,让学校教育走出“唯智”的倾向,通过合唱团的建设,引导教育教学并“以美化人”,在新时代、新生活中展现美育的特点,为学生搭建展现个性特点和青春活力的新平台,在学校合唱团中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志趣并获得长足发展,使学校的课程建设、德育工作的成效愈发显著,教學水平再上台阶,有效地推进五育并举。
   参考文献:
   [1]江霞英.借力得力,共同打造校园合唱团[J].新教师,2020(9):71-72.
   [2]陈斯敏.论学校合唱团的有效训练[J].黄河之声,2019(11):105.
   [3]陈琴娟.推广美育课程 建设学校合唱团[J].考试周刊,2018(25):4,6.
其他文献
“灰色文献”(Grey Literature)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自命名之日起就受到国外图书情报界的广泛关注,在我国此类文献一般是指非正式出版的有使用价值的各种中文信息载
论文以山西师大在校生为调查对象,结合“学在师大·真人图书馆”活动举办经验,探讨地方师范院校真人图书馆活动策略,为同类师范院校开展真人图书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真人图
摘要:在技术革命和社交媒体的推动下,原有的新闻漫画话语权力格局早已被打破。2021年3月,乌合麒麟的数字新闻漫画作品《血棉行动》在新浪微博上轰动一时,意见领袖成为民间话语权力的继承者。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与大众化的视角出发,分析数字新闻漫画实现话语权力转移的三维框架,即“空间—能力—认同”,以此得出话语权力背后数字新闻漫画的转向。  关键词:话语空间;话语权力;数字新闻漫画;网络意见领袖  中图
摘 要 论文阐述了公私藏书融合发展的基本原理。从当前我国大学图书馆财力瓶颈、藏书建设与相关主体之间的矛盾出发,研究大学图书馆公私藏书融合发展的必要性;从读者私藏的丰富性、读者素养的高阶性、大学位置的优越性、现代社会制度的健全性、大学图书馆管理手段的规范性出發,研究大学图书馆公私藏书融合发展的可行性;从私人藏书权属、大学图书馆图书漂流规范化、公私藏书的相互延伸出发,研究大学图书馆公私藏书融合发展的途
摘 要 论文以《民国时期总书目》《生活全国总书目》 《抗日战争史参考资料目录》《解放区根据地图书目录》《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等资料为研究文本,通过对民国时期出版发行类书刊出版品种、出版时间、出版地点等进行统计和分析比较,试图勾勒出民国时期我国出版发行类书刊的出版概况和发展脉络,希望对当今出版界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民国出版 出版发行类书刊 出版史  Abstract
建立一支多样化、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青少年宫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青少年宫的师资存在数量不足、专业比例失调、业务能力低弱等问题,影响了职能的发挥.青少年宫需
摘要:语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语文教师要在语文学习与考试中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也可以与学生成为互相尊重、互相倾诉的朋友。有幸福感的教师可以培养出有幸福感的学生,教师通过上课传授语文知识,解答学生的语文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方式引导学生发展,教师通过营造充满幸福感和激情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工作环境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推
摘要:当今时代,语文教学已与时代的发展密不可分。刘慈欣的代表作《三体》热销,国内刮起了一阵狂热的“科幻风”。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3课就节选了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带上她的眼睛》,主要对这篇小说的主旨进行解读。   关键词:刘慈欣;科幻小说;主旨   《带上她的眼睛》选自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作者是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这篇小说曾荣获1999年年度中国科幻小说银河
摘 要 《江苏艺文志(增订本)》规模宏大,编例完备,编撰的方法和体例可圈可点,又实事求是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订。该书可以说开创了我国区域艺文志编撰的新局面,体现了时代特征,无疑将对推动全国的相关文化研究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文化江苏 《江苏艺文志(增订本)》 江庆柏  Abstract The Jiangsu Art and Literature History (the Updated
摘 要 通过图书缺藏的原因分析,确定在传统的采访模式下,缺藏在所难免,论文指出借助图书评价指标来开展图书馆缺藏图书的补藏工作,并以江南大学图书馆食品工业类图书为例,给出了四种图书补藏的途径:高被引图书,兄弟院校的高借阅率图书,网络高销售量图书,以及文献传递、馆际互借、读者荐购的图书。  关键词 图书馆 资源建设 采访 缺藏 图书评价  Abstract On the analysis of 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