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冶金机修专业会议

来源 :冶金设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yshis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1年冶金机修专业会议于4月4日至10日在常州召开,有30个单位共76人参加。会上传达了全国冶金工作会议的精神,学习了姚付总理在冶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唐克部长的报告,讨论了冶金部设备制造总局宁秋海局长的发言。与会人员共同总结了冶金机修1980年的工作,在计划任务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经过努力,超额完成了任务。会上交流了各企业在贯彻中央调整方针,整顿企业,提高企业管理水 Metallurgical Machinery Professional Conference held in Changzhou April 4 to April 10, a total of 30 units a total of 76 participants. The meeting convened the spirit of the National Metallurgical Work Conference, studied Premier Yao Fu’s important speech at the Metallurgical Work Conference and the report of Minister Tang Ke and discussed the speech delivered by Secretary NING Chiu-hai of th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Equipment of the Ministry of Metallurgy. Participants summed up the work of metallurgical mechanics in 1980, in the case of a serious lack of planning tasks, through hard work, overfulfilled the task. At the meeting, all enterprises exchanged views on implementing the policy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reorganizing enterprises and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其他文献
鞍钢钢铁情报研究所在公司主抓科技工作的副经理领导下,积极开展科技情报交流活动,定期召开“鞍钢科技情报交流会”。目前参加鞍钢“科技情报交流会”的有六百余人,他们当中
1979年10月6日,《钢铁》编辑委员会召开全体委员会议。编委共26人,除因事因病请假者外,共出席21人。会议由中国金属学会付秘书长、《钢铁》编辑委员会付主任编委王之玺主持
三十五个分会和八个学 术委员会的秘书长(秘书) 参加了省金属学会十月二十 五日至二十六日在新钢良山 铁矿召开的联席会议,省科协学会部史国梁、懒华东同志到会指导。 会议
省金属学会南钢分会自80年9月成立以来,积极开展了活动。首先,他们健全了组织,在重新登记116名会员的基础上又发展了一批新会员,并进行了专业分组,成立了炼铁烧结、炼钢、轧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据日本工具工业会统计,1979年4~9月,日本特殊钢工具生产情况是:生产总值为330亿9100万日元(比1978年同时期增长14.7%),实际销售额达337亿5600万日元(比1978年同时期增长17.7%
日本1979年度普通钢成材率达91.1%,这是历年来第一次超过90%,包括特殊钢在内的钢材成材率,接近90%。美国1976年钢材成率为71%,欧洲共同体为81%,与日本相比相差较大。钢材成
计文波时尚机构设计总监计文波:“如果从品牌投入、开店数量和运作能力等各方面看,其实中国的品牌实力很强。”意大利的时尚品牌现在压力不小,相信与经济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作
中国金属学会金属学及金属物理学术委员会于1979年11月24—12月4日在北京钢铁学院召开了工作会议。研究了该学术委员会的任务和组织, Metallurgical and Metal Physics Aca
身份是身体在重重社会规范下强制反复表演的结果,而规范的存在总是属于特定的社会空间。因此,身体表演总是特定空间中的言谈行事,它是建构主体的重要途径。巴特勒的表演理论诠释了空间规范作用下个体成长为主体的悖论化过程,本文结合犹太作家卡恩《戴维.莱文斯基的发迹》中主人公的犹太身份焦虑,剖析空间、身体和身份之间的互相生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