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区大学生休闲状况调查报告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06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主要在业余时间。在书面问卷对武汉部分高校大学生休闲状况的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本报告主要陈述了武汉地区大学生的休闲现状,结合访谈信息和其他文献资料,梳理了武汉地区大学生的休闲方式、休闲时间、休闲价值观、休闲文化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大学生的休闲期望,进而为高校教育者提出在引导大学生休闲活动时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休闲;调查
  
  一、调查概述
  
  爱因斯坦说:人的差异主要在业余时间。对于有着丰富时间资源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业余时间都做了些什么呢?大学生休闲是指大学生学习和基本生活以外的活动和不受外在压迫的一种精神状态。适当、正确、合理的休闲活动可以使大学生朋友跳出繁重的课业和紧张的学习,放松身心,调节生理和心理的疲劳,同时在陶冶情操、扩大交际等精神方面带来极大的慰藉。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大学生朋友在休闲方面的现状是怎么样的呢?对此,我们以湖北省武汉市的高校学生为对象进行了关于大学生休闲状况的调查。以期了解武汉市高校学生的休闲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我们的大学生朋友提供一些在休闲方面的参考和建议并对高校教育者在引导大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休闲生活方面应做的努力提出几点建议。
  本次调查是针对武汉地区的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历时两个月,我们以发放问卷的方式抽取了武汉近20所高校的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全部收回,其中有效问卷476份。本次调查的内容主要是大学生休闲活动的兴趣偏向,影响其休闲的因素,休闲时间的分配、休闲的花费以及大学生对于高校在引导大学生休闲的期望等。在后期的整理分析过程中,我们首先采用SPSS分析软件进行定量的分析,得出基本的数据,而后根据得出的数据进行定性的分析,总结出武汉地区大学生休闲现状中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进而提出对高校教育者的几点启示。
  
  二、调查结果及数据
  
  1、休闲活动的兴趣及价值偏向
  (1)休闲活动种类的选择
  调查显示,武汉地区大学生选择最多的三项的休闲活动主要是上网(77.5%)、跟音乐影视有关的活动(75.2%)和阅读(56.5%),而其中在性别上又存在一些差别,在男女生各自经常选择的三项休闲活动中,上网和跟音乐影视有关的活动是大家的共同选择,但男生还经常选择在闲暇时去运动,而女生更倾向于选择旅游逛街的方式去消耗自己的业余时间。同时我们还了解到选择在业余时间去参加社团活动的却很少,只有15.5%。具体数据见下表(图表1)。
  ①电脑休闲的调查
  由于大家在选择休闲活动时,绝大部分同学选择了上网,于是我们对于大家的电脑休闲做了进一步的调查,我们发现,大家每天上网的时间平均在1—2小时,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上网的时间却在慢慢增多。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平均每周上网时间在7小时及以下的人数明显多于其他更长的时间的人数,而从大三开始,上网时间大大增加,大部分的人每周上网都在10—20小时。具体情况见图表2。
  另外,在大家“上网最经常做事”的调查中,我们看到,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浏览网页(90.1%)、观看视频(63.9%)和聊天(62.0%),而选择用来学习其他技能的只占23.8%。
  图表2:大学生休闲频率及时间情况
   ②对参加社团活动的调查
  调查中发现,有65%的同学都有参加1-2个社团,但也有26.5%的学生表示自己没有参加任何社团;在大家谈到对大学生社团活动的意见时,总体来说大家对于参加社团活动的看法还是积极的,但不可忽视的是仍然有27%的同学认为参加社团活动是在浪费时间。具体数据见上图(图表3)。
   (2)休闲活动的价值偏向
  ①希望休闲活动带来的效果
  在对大学生期望休闲活动能给自己带来哪些方面的效果的调查中,发现同学们休闲最主要的目的是放松身心,比例占到88%,其次是人际交往(53.9%)和陶冶情操(50.5%)具体数据见下图(图表4)。
  
  ②休闲生活偏向调查
  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大家普遍偏爱自己的休闲活动是“有计划的”,这占到48.5%,有43.1%的同学选了希望是“主动的”,42.9%的选择了“花销小的”。具体数据见下图(图表5)。
  
  2、影响休闲的因素
  从调查分析的结果来看,大家在选择或是参加休闲活动时最常影响他们决定的因素是“时间”(62%),其次有53.6%的同学认为“费用”也是影响他们参加休闲活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兴趣对他们的影响却很小,只有9%的同学有这方面的困扰。具体数据见下图(图表6)。
  
  
  3、休闲的时间分配
  (1)休闲活动频率的调查
  在对休闲活动频率安排的调查中,有43.5%的同学给自己每周安排1-2次的休闲活动,而有37.8%选择了“每月1-2次”,另外有1.7%的同学选择了“几乎没有”,也就是这一部分同学是几乎不参加任何休闲活动的。具体数据见下图(图表7)。
  
  (2)休闲时段的调查
  
  
  
  根据调查可以看出,有46.4%的同学表示自己在周一到周五的休闲时段是不确定的,有43.1的同学是在晚上6点至晚上11点从事自己的休闲活动;在对周末及节假日的休闲时段调查中有54%的同学是在晚上6点至晚11点,而又36%的同学表示从早上6点到晚上6点都是他们的休闲时段,明显分成晚上休闲和白天休闲两大主流。综合来看,大家普遍还是在晚上参加自己的休闲活动。具体数据见上图(图表8、图表9)。
  4、休闲的花费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们用于休闲的花费控制在自己生活花销的30%以下,而他们费用的第一来源还是父母(87%),当然有一小部分人的来自自己做兼职或是奖学金等学校奖励(10%)。具体数据见下图(图表10、图表11):
  5、对高校在休闲活动方面的引导的意见
  这部分的调查从三个方面进行,高校休闲引导教育与服务的多少、高校加强学生休闲生活辅导与服务的必要性以及学生希望高校在哪些方面给予休闲活动的引导。调查显示,大家在谈到学校对大学生休闲活动的引导教育时,有74%的同学认为所在学校这方面的行动是很少的,还有23%的表示对此不清楚或是不确定;在对学校加强大学生休闲活动的引导与服务的必要性的态度上,66%的同学是持肯定意见的。其中大学生最希望从学校这边获得引导和帮助的就是在休闲场所(75.6%)的提供和休闲方式的选择(49.2%)上。具体数据见右图(图表12、图表13、图表14):
  
  三、对数据的分析及结论
  
  1、休闲方式偏少
  就武汉地区的调查而言,大学生的休闲方式普遍比较单一,所选择的休闲活动种类不多。大部分同学在闲暇时间主要是上网,听歌、看影视作品以及参加体育运动、逛逛街,以休息放松为主,而且基本上是小范围的活动,少智力的活动。他们并没有利用这些时间去参加更多形式的休闲活动,培养自己的课外兴趣,或是锻炼课堂外的其他能力。
  2、休闲价值观偏向放松身心,休息娱乐,休闲层次不高
  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去休闲的第一目的是放松身心,其次才是人际交往和陶冶情操等,说明其已经意识到休闲的重要性和“玩”之外的意义,但还不够。美国学者研究指出休闲活动可以分为六个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反社会行动型、伤害自我型、消磨时间型、情感投入型、积极参与型和创造性活动型,对比我们大学生朋友的休闲现状,他们普遍把休闲当做是学习累了之后的一种润滑剂,所以很明显他们的休闲普遍还停留在消磨时间型。对于积极参与型和创造性活动型则很少,充分说明休闲活动的引导任务任重而道远。
  3、休闲时间比较固定和集中,分配不够合理
  从调查中,我们看到大学生的休闲活动主要集中晚上6点以后,说明学生在白天比较少参加休闲活动,而把这些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专业知识、完成作业等方面。而在晚上能进行的休闲活动相较于白天来说有一些局限,所以他们的选择也会相对少一些,比如很多室外的活动在晚上是不方便开展的。这就相对限制了大家的活动种类。
  4、学生希望学校在引导大学生休闲活动方面能有真正的帮助
  同学们基本上都肯定了高校应该对大学生休闲生活有一定引导,但对自己所在学校这方面的努力却不甚满意,大多数同学并没感受到高校在休闲生活引导上的作用和成效。他们希望学校能为其提供休闲方式的选择、休闲场所的提供等方面的引导和帮助,说明同学们在自己的休闲生活中还是有很多疑惑和困难的,希望学校可以帮助解决这些疑惑和困难。同时也说明学校在引导大学生课外活动的努力还不够,或者说落实得不够,还需要大力加强。
  
  四、对高校教育者在引导大学生休闲生活方面的建议
  
  1、休闲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
  在进行休闲活动之前,如果没有正确、客观的对行为、事情的判断,那很可能这些我们现在寄予厚望的“闲暇时间”将成为“垃圾时间”。那么什么是正确的休闲价值观呢?笔者认为至少有四个基本的方面是必须遵守和保证的。
  一是所进行的休闲活动必须是有益的,这里的有益对学生本人而言,就是他所参与的休闲活动要么可以起到放松身心、消除疲劳的作用,要么是可以陶冶其情操、锻炼学生本人的能力抑或是扩宽交际面等精神上的愉悦和放松,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对社会而言,就是学生所参加的休闲活动的底线是对他人、对社会是无害的,最好是有益的。
  二是所进行的休闲活动必须是安全的,这是针对活动本身的安全性而言,包括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安全和场地的安全等。
  三是要理清休闲与学习的关系,明白孰轻孰重,把握好休闲的尺度,休闲必须适时适度。大学生需要明白的是,休闲毕竟只是休闲,它是们同学们工作、学习以外的时间;而学习则是最主要的任务,必须把握好休闲的时间,明白休闲只是人们的补充,而不是打着“在休闲活动中锻炼我多方面的能力、培养人的综合素质”这样的幌子占学习时间为休闲之用,那也不是我们在这儿大力提倡休闲的原因了。
  四是怀着培养一种兴趣,学习另一种知识的态度去选择和进行大学的休闲活动。这里并不是说完全抱着消磨时间的想法去休闲是不对的,但我们提倡的是大学生的休闲向着积极参与型和创造性活动型发展,这样我们的闲暇时间才用的“物超所值”,健康的休闲文化才能建立起来,休闲的价值观念才会越来越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2、对闲暇时间的分配以及休闲活动方式的选择等方面的引导与帮助
  高校教育者在对大学生进行休闲引导的过程中,应教会学生怎样找到自己在学习以外的兴趣之所在,怎样去发掘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这也和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活动的开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校园经常开展一些影响力较大又比较有意义的活动,提高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每期持续下去,一定会收到不错的效果。比如,我们每个高校都会有很多学生社团,在设置的初衷上都是为学生们锻炼能力,培养兴趣、提升综合素质等等方面而努力的。要大力提升其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形象,而非一个摆设,一幢空楼。
  另外高校可以通过开设休闲指导课、组织休闲方面的讲座等方式,让休闲真正走进课堂,既能让同学们从中了解到如何科学地“玩”,如何“玩”得有价值。同时也能帮助同学们树立良好的休闲价值观。特别是对刚迈进校门的大一新生,休闲指导必不可少,让他们在刚进校门时就明白休闲的意义,明白“玩”也是一种学问,那么在他们从紧张的高中生活跳到相对自由的大学生活中时,可以给自己有一个好的规划和选择,而不至于无所事事,在迷茫中虚度自己的闲暇时间。
  3、休闲资源和休闲场所的提供
  休闲资源和休闲场所,其实是各高校在休闲活动上可以帮到大学生朋友最基本的一点,从调查结果来看,同学们最希望学校提供帮助的也是这一点,休闲资源和休闲场所的完善也是校园文化和校园活动更加丰富和有效的表现之一。休闲资源的丰富和完备,一方面可以省去同学们在出门的费用、时间、交通等方面的担忧,另一方面也方便学校有意义的引导,帮助大家树立健康、科学的休闲方式,广州大学城的建设在这一点上应该说设计的不错。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员,休闲研究中心主任马惠娣同志曾指出——“休闲是人的生命的一种状态,是一种‘成为人’的过程。是一个人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存在空间,休闲不仅是在寻找快乐,也是在寻找生命的意义。”那么怎样使大学生朋友在这个“成为人”的过程中“找寻到生命的意义”呢,笔者认为这需要高校教育者和大学生朋友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马惠娣.休闲: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0.
  [2]陈振夏.大学生课外活动参与状况调查与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8-122.
  [3]唐兵.高校学生业余时间及休闲方式的调查[J].青年探索,2001,1,(9-13).
  [4]展海燕,蔡晓辉.对我国大学生闲暇生活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高校讲台,2007,(19).
  [5]罗林.我国高校实施休闲体育教育的必要性及其途径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7,(11).
  [6]夏焕堂.我国高校休闲教育的缺失与路径选择[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7,(11).
  [7]王立新,陈凡.大学生休闲生活的现状及教育对策[J].科技与社会,2008,(3).
  [8]周建平.休闲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简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4).
  [9]冯焱.浅析大学生的休闲教育[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9).
  [10]杨喜添.大学生休闲时间的管理与开发[J].青年探索,2006,(4).
  [11]马惠娣,孙文.9个休闲好习惯[J].好习惯•好人生,2002,(7).
  
  作者介绍:
  王云丽,法学硕士,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刘英,法学硕士,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讲师。
  刘明英,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
  李奇玉,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
  徐赤紫,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
其他文献
期刊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将富有形象性、趣味性和情节性的故事介入词汇教学,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可帮助学生积累更多规范化生活语言的素材,使英语的学习与运用更加生活化具体化.
房地产管理体制的设置不合理或不健全,就会对房地产行政管理工作产生阻碍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我国房地产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地完善,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房地产管理体制问
8月16~18日,中国国际泳装展将在中国泳装名城辽宁兴城开幕。本届展会由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中国服装协会、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辽宁省
【摘要】地方本科院校应通过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订单培养、加强实践环节等措施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从而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关键词】大学生;人才培养;职业能力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目前及今后较长时期中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它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这个问题不仅已引起各高校的高度重视,也已引起党中央的高度关注。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面临着更大的压
安全生产始终是提升企业综合性发展质量的关键工作,党支部可以在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国有企业党支部在融合安全生产方面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结合党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强及科技的创新,建筑业也在改革中展现独特魅力,大规模的建筑工程正在不断涌现.在工程建设的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为基础工程的成功实施奠定基石,为建
作为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党史党建工作能够为保持党的先进性提供有力保障.以更好地建设党史党建为出发点,首先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党史党建工作进行剖析,然后
我国是世界最大铝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电解铝供应量占全球的近六成。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过渡为新常态,我国铝业也正经历着爆发式增长后的行业消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