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襲與出新:新井白石《東音譜》與方以智《切韻聲原》

来源 :汉语史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tianer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內容提要 日本江户時期著名學者新井白石的《東音譜》(1719)與中國方以智《切韻聲原》之間存在着非常密切的關係.《束音譜》對《切韻聲原》的承襲是顯而易見的,但其出新的一面則更為突出.新井白石對《切韻聲原》的形式與內容做了較大程度的調整與改造,基本實現了本土化,進一步拓展了《切韻聲原》的應用範圍,增强了其標記中日兩國語音的“音值”功能,將《切韻聲原》化變為《東音譜》後,其研究成果脫穎而出,附著上了更為突出的“近代學術”外衣,令人驚異不已.由此,從整個東亞音韻學視閾的角度來看,新井白石《東音譜》不但有效地繼承了中國方以智《切韻聲原》音韻學思想,而且還使東西方音韻學思想真正做到了極為重要的一次有效整合與升華,標誌着東亞音韻學步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在東亞音韻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將《東音譜》與《切韻聲原》進行比較研究,更是全面地認識方以智與新井白石兩位中日近代學術“巨匠”音韻理論意識在束亞乃至於世界範圍內科學性價值的需要.
其他文献
陆地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应用,通常以空气为氧化剂。但是空气的大部分是氮气,当空气利用率高或者电流密度大的时候,由于氧气的供应不足在催化层外易形成一层“氮气毯子”而妨碍氧气的进入,从而影响燃料电池性能。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反应过程中,大部分氧气要通过一层全氟磺酸树脂才能与Pt/C催化剂接触。文献报道中,银具有富氧性能,如果在阴极催化剂表面这层全氟磺酸树脂中引入银,势必会促进氧气向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从细胞膜仿生的角度出发,将细胞膜组分之一的磷酸胆碱(PC)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偶联到天然高分子壳聚糖上,获得可光交联的仿生大分子,可用光引发的方法制备力学性能可调
随着各行业及污水处理新工艺的发展,含有硝氮、亚硝氮和氨氮这三种典型无机氮化合物的废水进入厌氧段的情况日益见多,而这三种无机氮化合物据报道对厌氧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常给厌氧生物工艺带来很大冲击,目前针对这三种无机氮化合物对厌氧微生物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还相对较少,抑制机理探究更是欠缺。因此,研究这三种无机氮化合物对厌氧微生物的抑制影响对于厌氧工艺的有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亚硝氮、硝氮和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