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高校法治建设工作的思考

来源 :法制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ui1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对高校法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法治建设近年来取得了成绩,但在新形势新任务下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本文从加强高校内部法治建设管理,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科学化水平的角度入手就如何加强高校的法治建设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校;法治建设;依法治校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8)20-0118-02
  作者简介:刘建红(1980-),女,汉族,江西新干人,法学硕士,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经贸及经济法。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1]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高地,不仅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而且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的法治建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涉及推进法治研究,普及学生法治知识,培养学生法治素养和道德情操;另一方面涉及高校的内部法治建设管理,通过法治手段来提高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科学化水平。围绕高校的法治建设,近几年高校按照党中央改革的要求,陆续发布各自的大學《章程》作为办学治校的法理依据,在落实《章程》中推进高校的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实际效果。但是,在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如何更好的落实好《章程》,如何更好地推进高校的法治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加强。
  基于此,笔者认为当前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强化高校内部法治建设管理,进一步提高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科学化水平。
  一、坚持党委领导,建立完善依法治校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
  一是完善顶层设计。高校要按照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要求,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积极研究好落实好学校章程。将章程作为办学活动的重要依据,进一步明确办学性质、发展目标、组织机构、管理体制与决策程序等重大问题。同时要建立完善重大议事规则,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及时出台涉及全校性的重大议事规则,加快制度体系建设,保证学校管理运行有法可依。二是重视法治建设。各级领导要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深入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党委和行政要坚持“三重一大”问题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制度,将集体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贯穿议事决策全过程。校领导班子成员及时研究解决依法治校工作的重大问题。三是健全工作机制。校党委坚持党对学校的领导和依法治校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党委在依法治校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积极推进法治建设和依法治校工作,成立学校依法治校工作领导小组,构建各部门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强化民主监督、全员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学习教育,深入推进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建设
  首先,建立健全法治学习教育制度。一方面强化党委中心组学习,把法治建设作为理论学习的重点和必学内容。另一方面强化干部教师的学习,强化节点教育。重视法治宣传日,组织各种学习宣传活动,组织广大学生开展学法守法签名活动,开展校纪校规教育,增强师生的法治观念和意识。其次,组织开展普法宣教工作。坚持每年开展普法教育活动,组织领导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加强领导干部的法治警示教育。积极构建普法宣传教育网络。同时要注重阵地建设,利用校园网站、微博、广播台、宣传橱窗等,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教育网络体系,激发广大师生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再次,强化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发挥课程教学主渠道作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分析等手段开展教学,提升教学效果。积极开辟法治教育第二课堂。优化校园法治环境,面向广大师生开展保密法规的教育活动。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分层次、分类别、有针对性的法治教育,使法治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氛围。
  三、强化法治意识,坚持把依法治校理念落到实处
  一是完善法治工作机构。根据依法治校工作需要,设立法制办公室,作为日常法律事务的管理机构。主要负责保持与法律顾问的沟通和联络,为各单位(部门)提供法律服务,参与审定规范性文件、各类管理规章制度和学校各类合同、协议,组织法律教育培训,协调解决学校及其单位(部门)与师生员工之间矛盾和法律纠纷等。二是实施法律顾问制度。聘请律师担任常年法律顾问,明确其权利和义务,为学校规章制度建设、规范业务工作、签订合同以及法律事务等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同时发挥顾问的作用,将学校重大决策、重要项目安排、重要制度出台、大额资金使用等事宜,提请法律顾问咨询和审核,进行法律论证、合法性审查,提出解决方案,维护学校合法权益。三是强化法治管理大格局。将法治建设纳入到学校事业发展规划中去,纳入到年度目标任务中,实行全校统筹布局,各单位(部门)实施的法治建设大格局,做到依法治校工作有目标、有步骤,稳步推进。
  四、坚持“三个结合”,不断提高法治校园建设水平
  第一,坚持依法治校与从严治党相结合。贯彻落实中央从严治党、严管干部的相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出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相关办法,将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同时要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强化节假日的廉政提醒,不断完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对重点部门、关键岗位的有效监督,进一步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推进依法、依纪办事。加大依法依纪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的力度,确保纪律和法规的威慑力,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要牢固树立党章党规党纪意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守住纪律‘底线’,自觉做守纪律、讲规矩的模范”[2],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第二,坚持依法治校与民主管理相结合。一方面充分发挥专家、教授在学校治理和学术管理中的作用。校院可以结合实际,设立各类专门委员会,对有关重大事项提出咨询意见建议。另一方面全面推行校务公开。成立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统筹校务公开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及时公开学校重大决策和涉及师生员工权益的重要事项,公开职能部门的管理权限、办事程序、和监督投诉渠道等,增强工作的透明度。重视民主监督作用。发挥好教代会作用,坚持重大事项由教代会依法审定的程序,保障教职工对学校重大决策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第三,坚持依法治校与维护稳定相结合。依法畅通信息渠道,完善日常接访制度,及时受理、解决教职工和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疏导矛盾。夯实安全稳定防控基础,建立不稳定因素定期排查机制,将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加强校园综合治理,依法依规整治校园不规范经营行为,加大物防、技防、人防管理,加大对学生宿舍、实验室等重点场所、部位的安全保卫工作和校园治安整顿,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总之,高校的法治建设永远在路上,要通过抓好高校的法治建设,不断提升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助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8.
  [2]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8.
其他文献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关于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改革试点的公告》(2011年第2号,以下简称公告),决定改革我国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制度,优化升级出口收汇与出口退税信息共享机制,取消出口收汇核销手续,并自2011年12月1日起,在江苏、山东、湖北、浙江(不含宁波)、福建(不含厦门)、青岛等省/市进行试点。    外汇管理制度改革方式  目前,随着国际贸易外汇收支手段信息化
中国民营企业经过艰苦创业和长足发展,基本进入规范化发展轨道.有一大批民营企业已完成了原始积累,正处于“二次创业”阶段;还有些起点较高且科技含量较高的民营企业正处于创
“9·11”事件后随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大幅度调整,美国对外政策出现若干重大变化和趋向。主要表现为:1.对外政策目标的优先次序出现重大变化;2.对外决策指导思想急剧保守化和
新型团场建设是兵团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建设新型团场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是重要的建设内容.团场当前存在的生态价值体系缺失和相关法制政策不够健全现象,已经引起了一定
1案例资料1.1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某女,25岁。因“腹胀、恶心、呕吐三日伴腹泻”入院,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返流性食管炎。肠系X线检查考虑小肠梗阻。入院第31天行小肠钡灌造
在客观地看到疫病等灾害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充分肯定我国阻击非典所作出的卓有成效的巨大努力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今春在包括我国在内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突发的非典
四川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要求,按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国管局工作安排,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在体制机制建设、示范单位创建
期刊
对美国专利法领域来说,2011年9月16日已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日子。在这一天,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对美国专利法进行大幅度修订的《美国发明法》(America Invents Act)。美国专利商标局局长David Kappos说: “这是自1837年以来对美国专利系统的最大改变。”     《美国发明法》凸显三大变革  本次专利法改革体现在《美国发明法》中,主要有以下三点改变。  发明人先申
持续半年的SARS危机,经过中国各级政府、全体人民乃至全世界的共同努力,目前已初步得到了有效遏制,人们逐渐从危机的恐慌中解脱出来,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然而,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