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职业素养与优秀企业文化相融合的有效性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8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优秀的企业管理者才能够指引企业创建出优秀的企业文化,而另一方面优秀的企业文化同时也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企业内部员工必须要认可企业文化,服从领导的指挥,否则的话,建设优秀企业文化就无从谈起。如果一个企业可以让员工感觉到自己的工作能力、水平受到承认、重视,那么员工就会自觉为企业着想,这样一来,员工就会有了归属感,从需要层次来说,这也是人类的一种高层次的需要,也就会真正形成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
  关键词: 职业素养;企业文化;结合;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9-0122-01
  引言:
  职业素养的培养是员工职业生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在发展和建设自身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员工的职业素养,在必要的时候,企业可以邀请职业规划师为员工进行培训,以此来提高员工的职业素养。一个优秀的企业必定要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也必须要认同企业文化,企业员工要和企业领导人员共同为建设企业而奋斗。
  一、员工职业素养的培养方式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重要的管理之一,同时也是企业最难管理的一部分。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模式,有自己不同的追求,没有任何一种管理模式可以适用全部的员工,在这个时候,企业的模式也应当根据公司的现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如何将人才留住,让人才愿意在公司长时间的留住,如何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这都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内容[1]。员工职业素养的培养方式有千千万万种,每一个员工都有适合自己不同的培养方式,但是,作为一个企业当然没有办法做到方方面面都照顾到,所以员工职业素养的培养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大部分的员工,而不会是所有员工。
  马斯洛的在他的代表理论,“需要层次理论”中大概将一般人的需要大概分为了7个层次。马斯洛理论中的七个层次,是一层一层逐级递增的,追求的层次越高,代表员工所拥有的也就更多,得到满足的层次也越多。现如今,基本很少有人会在找工作只是为了简单的满足第一、第二层次的基本需求,最高层次的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成为了很多人的追求的目标,很多人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并不是只仅仅考虑单方面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多的人在选择职业时会考虑到自我价值、自我目标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而一个企业如何满足员工更高层次的需求,如何实现员工的自我价值,满足员工的自我追求,也就成为了企业员工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将企业文化与员工的素质培养结合起来,在大大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的同时,让员工有一种归属感。在满足员工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的同时,更大程度的满足员工友爱和归属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当员工的这些需求都得到满足的时候,员工就会更愿意将自己奉献给企业,这也是企业发展自身万里长征之路的第一步。
  二、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
  在21世纪,企业管理的模式也在不断的发生改变,一成不变,必将被时代所淘汰,被其他的管理模式先进的公司所取代掉。在这个时代要想能够真正的发展企业、扩张企业,企业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思想。就比如华为,作为一个中国本土企业,华为崇尚“狼”文化,企业内部工作人员也一致坚信团结合作才能成功、胜利。
  企业的文化必须要能够变成企业内部大多数员工所认知并且愿意认同的一种理念和思想。企业文化并且要在固化在企业原有制度的基础之上,能够做到、引导员工、造就员工、改造员工。一个企业要发展必定是离不开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培养,企业员工就是企业的财富,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领导员工的最好方式就是和员工交朋友,让员工和企业领导者可以坦诚相对,不弄虚作假,不克扣员工工资,压榨员工时间。员工信任领导,相信企业,愿意将自己的精力、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企业,企业必将会走上新高度。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培训,不仅仅是对于人员的技能方面的培训,同时也要注重对员工素质方面的培养。培养员工的道德素质,不但能使员工对企业的目标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也会加大企业内部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同感,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强企业内部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调动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2]。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可以让企业更具有吸引力,积极的工作态度是会传染的,一个工作积极的人会督促单位部门里其他的同事,而一个积极工作的部门则将会影响整个企业,行业里的其它人才也会更愿意选择这样的企业进行工作。
  三、结束语
  在现如今,企业的领导者应当充分认识到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将人才留住,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公司,才能够实现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企業员工的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的建设,如果一个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很低,那么企业的文化必定不会优秀,相应的企业的发展就会被限制,企业也不能有长远的发展前景。由此我们便可以得出结论,要想企业发展前景广阔,必须要提高内部员工的职业素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努力将企业员工的心留在企业,让员工用心工作,用爱工作。
  参考文献
  [1]胡中立.依托企业文化构建职业素养培养体系[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2):129-129.
  [2]朱爱华.基于企业文化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为例[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6(3):139-139.
  [3]刘晓,职业素养与优秀企业文化相融合的有效性探索[J].经济时代:2002(3).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审美需求的增加,再加之素质教育进程不断推进,人们对于小学美术的重视程度有了一定的提升。小学美术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还能有效的促进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提升。而随着新课标的实行,小学阶段的课程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小学美术绘画教学过程也是如此,小学美术教师逐步意识到学生在绘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教师主导逐步演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形势
期刊
摘要: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充分开发历史课程的各种资源,充分利用乡土教材史料,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益处。深入挖掘地方史,将地方史教学有效运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实践。  关键词: 初中历史;地方史;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9-0111-01  一、地方史教学概念  
期刊
摘要: 在幼儿园教学体系中,美术教育能够启迪幼儿心智,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与创造性思维,是幼儿早期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但当前幼儿园美术教学由于受制于传统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存在问题亟待解决,为此也相应提出优化对策,希望为幼儿园美术教学质量提升与内容丰富提供支持。  关键词: 幼儿园美术教學;教学问题;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9
期刊
摘要: 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课堂组织活动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解放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主体性;解放;互动;乐学;自主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9-0114-02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
期刊
摘要: 荀子的教育方法就是荀子激励弟子创新并超越老师。弟子可以不拘泥于老师所讲的,有自己独创的见解,荀子就给他重大的奖励。曾在《荀子·劝学》篇中说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李斯、韩非等人都是荀子的学生,他们和荀子相比,在学问上创新之处,这些创新的基础就是源于荀子独特的育人理念和育人方法。荀子育人的智慧,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仍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荀子;教育方法;
期刊
摘要: 墨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提出了以“兼爱”为主旨和核心的一系列思想,并全面的阐述了“兼爱”思想的内涵。本文解读了墨子“兼爱”的主要内容文化理念——“兼相爱”;经济思想——“交相利”;外交思想——“非攻”。结合社会发展实际,从以下四方面阐释了“兼爱”思想的现代意义: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有利于促进人际关系和谐,有利于各国之间平等友好地相处。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职业道德是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理念和行为准则,具有职业性、多样性、传承性等特点。职业道德主要规范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这些规范体现了时代特征和优良传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道德的共同要求,适用于各行各业。“干一行爱一行”是雷锋精神的内涵之一,体现着职业道德的核心理念——爱岗敬业,两者也是雷锋精神与职业道德的契合点。本文分析雷锋精神在职教德育体系中的内涵并
期刊
摘要: 此文以怀素为主要切入点,分为三个部分,即怀素狂草生成的时代背景、怀素狂草生成的渊源、怀素狂草生成的外界因素三个部分来叙述怀素狂草形成的原因。从而让我们了解到,一个书家书写风格的形成,是通过多个方面来影响的。在各方面的因素的影响下,从而形成了怀素狂放纵逸的风格。  关键词: 怀素;狂草;原因  【中图分类号】TS8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9-0
期刊
摘要: 亨利·詹姆斯是一位重要的英国现代作家。《贵妇画像》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以细腻的心理刻画闻名,自发表以来受到评论家的关注和读者的青睐。在作品中,作者以细致的心理描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女主人公伊莎贝尔从天真一步步走向成熟的复杂心理历程。本论文试图将《贵妇画像》作为一部成长小说,来解读女主人公伊莎贝尔天真时代的性格特征。  关键词: 亨利·詹姆斯;《贵妇画像》;成长小说;天真时代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 作为西方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一直关注不同精神疾病的心理机制,在《哀悼与忧郁症》中,他从临床现象出发,在分析普通的哀悼和病理性的忧郁症异同的基础上,探索忧郁症的本质,并阐释了抑郁症与自恋型认同的关系,是一篇在精神分析领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章。  关键词: 哀悼;忧郁;自我批判;自恋型认同  【中图分类号】TS8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236-1879(2017)0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