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风散化学组分动态变化研究

来源 :亚太传统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mei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玉屏风散不同组合的总浸膏及总多糖的变化,探索玉屏风散复方化学动态变化与药效的关系。方法:将玉屏风散拆方设计成11种不同组合,分别测定其总浸膏和总多糖含量。结果:玉屏风散中黄芪、白术、防风两两配伍后有利于药效成分的溶出,而且合煎要比缺少煎煮的煎液合并更有利于药效成分的溶出。结论:玉屏风散各不同组合的总浸膏和总多糖含量不是单味药的简单加和,而是方内诸药物综合作用的体现,其作用机理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复视像倒置对眼眶爆裂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眼眶CT检查证实的11例眼眶骨折进行复视像分析、眼球运动功能检查及被动牵拉试验.结果11例中10例出现复视像倒置,1例
目的 探讨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在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55例随机分为2组.A组:小梁切除术+丝裂霉素C(MMC),29例(29眼);B组:可拆除缝线小梁切除术+MMC,26例(29眼).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前房、眼压、早期并发症及滤过泡情况.结果 术后3月、6月、1年2组间眼压差异及手术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上睑下垂40例(54眼).男22例,女18例.年龄3~35岁.均为先天性,双侧14例,单侧26例.下垂程度:轻度4眼,中度24眼,重度26眼.肌力0~3mm26眼,4~6mm 28眼.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分析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我院于2006年8月-2008年5月采用SF-36量表对98例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与98例健康正常人的生存
目的观察采用巩膜隧道刀切取的自体带结膜瓣的角膜缘移植片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60眼)采用翼状胬肉切除和自体带结膜瓣的角膜缘移植的翼状胬肉的资料进行回顾性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病中属难治的一种疾病。经过学习前人经验,借鉴当代治疗新方法,从多年的儿科研究中总结临床病案,以供小儿支气管哮喘诊断与治疗的参考。
目的 探讨经巩膜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31例(31眼)各种原因后囊破裂或无后囊者行白内障手术联合缝线固定人工晶状体植入,其中一期植入26眼,二期植入5眼.随访3~48月.结果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1.0以上5眼(16.13%),0.5~0.9者10眼(32.26%),0.1~0.5者11眼(35.48%),低于0.1者5眼(16.13%).发生人工晶状体偏中心者2眼(6.5%)
目的 探讨青光眼滤过手术后表麻下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效果.方法 本手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并发白内障35例(37眼).采用透明角膜切口、开罐式截囊,转动晶状体核至前房,手法碎核后圈匙摘出品状体核,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0.4者22例(24眼),0.1-0.3者8例(8眼).0.1以下者5例(5眼).37眼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角膜水肿和虹膜反应,经抗炎、皮质类同醇治疗后消退.术后瞳孔较术前略大
目的 探讨儿童外伤性前房积血的特征及治疗的特殊性.方法 对儿童外伤性前房积血82例(82眼)进行临床分析,总结患病后的特征及特殊处理后的疗效.结果 儿童外伤性前房积血2~5天全部吸收者62眼,7天前房积血吸收者79眼.治疗后视力0.3以上者77眼.结论 儿童外伤性前房积血要针对其特点进行处理,争取更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肝移值;胆道并发症;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lO)02—001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