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是最好的教材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日子,带妻女到庐山住了一周,有机会逛了不少名胜,印象最深的当属白鹿洞书院。书院坐落于庐山五老峰南麓,辖地3000亩,古木参天,溪流潺潺,确是读书静思的好去处。怪不得朱熹《朱子语类》中的读书心得写得那么好,在风景如此绝佳之所在,不读出点道道才怪。
  其中最让我震撼的是当年朱熹和弟子们读书的那间教室,老师的椅子在讲台一张桌子后边,下边是学生们的书桌和椅子。边上陈列着他们读的书。我看了一下,惊讶地发现,他们读的书中没有同时代人编写的教材,只有古老的四书五经之类。学生在教室静读,读不懂了,就问老师,老师间或有讲解,或外请一些如陆九渊之类的名学者在此授课,这些老师们心心念念的不是创建自己的学科体系,而是引导学生们进入经典,不是口口声声的“我觉得”,而是念兹在兹的“经上如是说”,不是“六经注我”,而是“我注六经”。
  这使我想到西方的人文教育理念,照雅斯贝尔斯的设想,人文教育其实就是读经典、读大书。对孩子们来说,越早开始读越好。雅斯贝尔斯甚至认为孩子们从小读书只读经典就够了,根本不需要别的教材,所谓专业化和技术化的学科教科书,等到十多岁之后再开始教也不迟。教材是普通学者编的,经典却是大师写的。只有早早学会跟大师对话,孩子们才可能学会拒绝精神垃圾,养成良好品味。所以,戒网瘾用电击不是办法,最根本的是培养孩子们的高尚情趣。高尚情趣的培养需从经典入手。
  古罗马的贵族家庭会聘请训蒙师傅来带孩子们背诵、阅读和理解经典,像中国古代的西宾。教师们的任务不是兜售自己的知识,而是忠实地教会孩子们读通经典。此乃西方人文主义教育理念滥觞之根源。美国新人文主义巨匠欧文·白璧就盛赞古罗马的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甚至以此贬低180年后经由法国启蒙运动而产生的人道主义理念。人道主义重普及,人文主义重提高,其区别可见一斑。
  而犹太民族则要求孩子到了12岁就必须会背诵希伯来文《圣经》。《圣经》对他们民族来说,乃书中之书,家长每天都有责任给孩子们讲解。这样一来,晚上最宝贵的时间不是献给电视,而是献给经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们熏陶成“律法之子”,不管身处何方,血管中都流淌着经书的血液,使这个民族,哪怕历经近2000年流亡漂泊,仍能凝聚成国。
  这也使我想起小学阶段,对我影响最大的不是小学课本,而是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固然课本也有名著节选,但大都经过改写,在最能背诵经典的阶段,孩子们背过的不是名著,而是这些拙劣的改写或时文。若非读了莎士比亚著作,以后能否从事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对我来说都是未知数。这也正是我自己动手写作《一生必读的关于信仰与人生的30部经典》的原因所在。
  为什么经典比教材重要,或者说经典是最好的教材?朱熹在《观书有感》里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古老经典才是“源头活水”。
  英国“朝圣山三巨星”之一的迈克尔·博兰尼,特别提到一个人若要有真正创新,必须得有特别沉潜力,这种沉潜力首先是回到经典的能力,在不断、反复阅读经典的过程中,一个人得到某种“支援意识”,这种“支援意识”不同于“集中意识”,是人知识结构中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部分。
  其实,没必要说那么远,我们平时所谓“名师出高徒”、“三代出一个贵族”或“三代出一个厨师”等类说法,不都强调传统积淀和家学渊源的重要吗?这来不得半点虚的。要成为钢琴家,你一定要勤练大师的乐曲,否则打开琴就谈那叫“乱弹琴”。要成为书法家,肯定得临摹碑帖,否则那叫涂鸦。
  所有作家中,我最佩服陀思妥耶夫斯基。他在成名作《穷人》发表后创作陷入危机,1847年开始参加空想社会主义小组活动,1849年春被捕并判死刑。临刑前一刻,他和其他犯人被告知获赦。这给他极大震荡,他明白了“生命是一个礼物”,开始认真对待信仰。3天后,他被流放西伯利亚,路上遇到热月党人的妻子,送给他一本《圣经》。其后,他被投进鄂木斯克要塞监狱,狱中不许读其他书,他便反复读《圣经》,这本书竟拯救了他的创作,给了他创作上不竭的源泉和动力。其后的一系列作品无一不与他在狱中获得的精神视野有关。1881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去世。去世前,他特意把孩子们叫到床边,郑重其事地把《圣经》递到孩子们手中,嘱咐他们要好好珍藏和阅读。
  徜徉在白鹿洞书院密林溪水边,思绪万千。妻子催我往外走。边走边遇到一拨又一拨游人,人声鼎沸,顿觉这真不是一个读书静思的年代。不过,唯其难能,所以可贵。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对农业生产大力支持的力度日益完善,农田水利工程有着较多的施工项目.所以,加大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力度,是确保农田水利建设的关键所在,已经慢慢成为目前农田水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公路建设也日益完善,与之配套的公路养护也在这一过程中日渐完善,保证公路养护的质量,十分显著地提升公路的性能,同时也能延长公路的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外交流规模也逐渐扩大,旅游产业由上世纪90年代发展,仍然处于稳步上升阶段.但是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却极为匮乏,旅游企业的
R&D强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指标。随着2017年R&D资本化核算及计入GDP的实施,进一步突显了R&D经费支出及R&D强度指标的重要性。本文首先分析2008年以来厦
本文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以不同形式开展适合青年特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严格学籍管理、纪律管理、生活管理,形成了良好的
【摘要】本文围绕着建筑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展开了论述。首先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建筑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然后笔者依据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优化对策,其目的是为了在保障工程项目质量的同时可以实现工程造价的降低。  【关键词】工程造价;建筑设计;影响  建筑设计往往和工程成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工程造价的重要性不容小觑。依据相关数据显示,建筑设计费用占据工程总造价不到1%,然而经济适
【摘要】现代化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对暖通工程施工质量、成本造价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一方面要确保暖通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另一方面要合理化降低造价成本,依靠科学技术、管理方法的发展进步,创造经济效益。预算管理策略是降低暖通工程成本、控制费用及支出的有效手段,是建筑工程暖通造价成本控制的重要措施,下文中笔者将结合个人从事建筑工程暖通成本造价及预算管理的经验,分析现阶段国内建筑工程暖通成本造价的情况与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监理工作的开展是非常关键的.在建筑工程中对施工现场的监理和管理工作举足轻重,如果监理工作开展出现问题,那么这些问题的会引发其他问题,如延缓工程
【摘要】为了应对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下的竞争与挑战,土建工程要提升项目质量,降低造价成本,实现长远规划和发展目标。下文中,研究者将以自身从事土建工程造价控制的经验为基础,结合现阶段国内土建工程造价的情况与不足,探讨土建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方法,对全过程控制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与分析,以起到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节约建设成本,创造经济收入的积极作用。希望以此篇论文为同行业者提供建议参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