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灵魂出窍”的科学解释:是谁勾走了魂?

来源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rs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信不少脑洞大的朋友都曾经幻想过“灵魂出窍”的场景。近日,科学家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受试者体验了一把“灵魂出窍”的感觉。
   据介绍,科学家研究的该项模拟实验会提供第一人称视角,可让受试者操控武器、腿脚,以及移动某个数字化角色的头部,随着剧情的发展,受试者会逐渐脱离这个数字化角色的躯体,转换到突破物理边界的视角。并离开他们的身体,来到虚拟身体的后上方,向下俯视自己的身体,模仿“灵魂出窍”的感觉。从视频获知,这项模拟实验其实非常简单,相对真正“灵魂出窍”感觉差得很远,不过却对受试者产生了积极效果——对死亡的恐惧明显低了很多。
   虽然这只是科学技术营造出的虚拟体验,但现实中有过“灵魂出窍”真实体验的人也屡见不鲜,经常有人宣称,他们曾经有过“灵魂出窍”的神奇经历。比如,飘在空中看着自己一动不动地躺在下面。
   那么“灵魂出窍”是真的存在吗?它究竟是一种超自然的能力还是只是人类的幻觉呢?
  
   “灵魂出窍”真的存在?
   “灵魂出窍”是指,觉得灵魂与意识游离于体外,与身体分离,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但是意识却非常清醒,可以思考感知,甚至还可以控制自己灵魂的行动。而这种感觉往往出现在濒死状态下。
   从事多年癫痫疾病研究的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任连坤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专业角度上讲,所谓“灵魂出窍”的现象是存在的。曾经接诊的癫痫病患者表述,看到自己的身体悬浮在空中,而自己则躺在下面,感觉很好。
   有着30多年从医经历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郭兮恒教授,也对记者详细描述了他曾经抢救过的一位患者的“濒死”经历。
   当时患者送到医院时,生命体征极其微弱,经过全力抢救后逐渐恢复了意识。事后患者对郭兮恒说,当她没有意识后感觉到身体在上升,并向着远处的光束轻轻地飞翔,能够看到自己被人抢救或者其他活动,甚至听到别人喊她朋友的名字。奇怪的是患者醒来后并没有感觉到痛苦和恐惧,相反有一种轻松和愉悦感。这种体验无比的清晰,让她记忆深刻。
  
   “灵魂出窍”是濒死大脑缺氧造成?
   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曾在实验中诱发9只被麻醉的小鼠心脏骤停,同时记录它们的脑电活动。让研究人员感到惊讶的是,在濒死状态下,许多已知的与意识有关的脑电活动程度甚至超过了清醒时的状态。研究者认为,这或许意味着在临床死亡的早期阶段,大脑还能够组织良好的脑电活动。说明大脑缺氧或许能刺激产生类似意识特征的大脑活动。
   中科院神经生理博士何珉认为,从神经科学家的视角来看,“灵魂出窍”是大脑缺氧、二氧化碳积累的缘故。研究表明只要大脑缺氧,患者事后汇报的感觉就与濒死体验类似。而且研究表明,经历濒死体验时之所以产生宁静、安详的感觉,可能是由一种适应机制所引起的。当人受到创伤时,大脑中多巴胺的释放水平升高,这一改变促使了适应机制的产生。
   “这到底是濒死状态下真实的‘灵魂出窍’感受,还是由于大脑缺氧产生的幻觉无从考证。”郭兮恒表示,现在很多未解之谜,不能单纯的用是或否来解释,还有待科学家进一步考察和研究。
  
   “灵魂出窍”缘于脑特定区域功能紊乱?
   2002年,科學界权威杂志《自然》曾报道,瑞士神经学家奥拉夫·布兰克博士,利用电流刺激让一名志愿者体验了一把“灵魂出窍”。在实验中研究人员用电流刺激了志愿者右脑颞叶部位的角回,这个部位专门负责将视觉同身体的感觉融合在一起。接通电流时,受试者说:“我在天花板上,看着我的两条腿在下面。”切断电流时,她说:“我现在又回到了桌子上,刚才发生什么事了?”
   “颞顶联合区及其附近区域与‘灵魂出窍’产生相关。”任连坤解释说,从大脑颞顶联合区的功能来看,理论上存在让人感到“灵魂出窍”的可能。因为大脑中的颞顶联合区负责处理视觉和触觉信号、从内耳发来的平衡和空间信息,以及关节、肌腱、肌肉传递的感觉信号。它将这些信息融合起来创造出一个具体的感受:让你感觉到自己身体的存在,以及自身与周遭环境之间的相对位置。
   研究人员推测,颞顶联合区功能紊乱与“灵魂出窍”体验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果然,之后又有更多证据显示,颞顶联合区功能紊乱正是“灵魂出窍”体验的核心所在。
  
   “灵魂出窍”或因睡眠麻痹导致?
   但也有学者认为,脑区功能紊乱还不足以解释有关“灵魂出窍”的全部疑问。因为“灵魂出窍”的人除了感到意识脱离身体,那个分离出来的自己还能以一种外人视角看到自己的身体以及周遭的事物。这些信息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据欧美方面的统计,全球约有1/4的人记得自己曾经在睡眠时有过“灵魂出窍”的经验。而且,加拿大科学家通过研究睡眠麻痹现象找到了一些线索。睡眠麻痹是大脑中各种信息之间发生冲突所致,在这种情况下,人在意识上会有一种移动感,但大脑很清楚地知道身体其实并没有动。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大脑将自我从身体上分离出来,使人感觉自己在运动,而身体却留在原处。类似的感觉矛盾可能是“灵魂出窍”体验如此逼真的原因之一。
   北京安定医院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治医师胡昌清对此表示赞同,还指出“这个现象不仅存在也常见,甚至比这个数据还要高。”她对记者透露,曾有文献报道,1/2的人曾有过在睡眠中半睡半醒,同时出现各种幻觉等“灵魂出窍”的体验。“所谓‘灵魂出窍’可能就是一种幻觉,是睡眠麻痹造成的,与脑电活动有关。”
   “出现睡眠麻痹的人处于睡眠最深的快速动眼期,他们梦到自己在走动或飞翔,梦境栩栩如生。”胡昌清解释说,睡眠麻痹是一种特殊的睡眠状态,表现为意识清醒而身体无法移动。而且在睡眠麻痹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听觉和视觉上的幻觉,如听到细细碎碎的人声。一般情况下,睡眠麻痹在人睡醒后就会消退。“这只是一种生理现象,对身体基本没什么影响。”
其他文献
“每逢佳节胖三斤”适用于胖叔。春节前,胖叔就郑重其事地宣布:“同志们,我开始减肥了!”顿时,掌声雷动。胖叔示意大家安静:“咳咳,停。这个嘛,我发誓,以后每天晚上我都会散步,说到做到,绝不食言,食言的话我就没有好下场!”看,这回他都发毒誓了。  晚上,胖叔随便扒拉一碗稀饭就带着我和小胖出门了。我们兜了一圈,回家路过鸡排店时胖叔将头扭向另一边,但眼睛还是忍不住瞟着鸡排店。他摸了摸自己的啤酒肚,说道:“
在银河系数千亿颗恒星中,会存在多少外星智慧文明?一项新研究给出的计算结果是:36个。   该研究假设地球生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宇宙中普遍的生命演化方式,认为智慧生命诞生于一颗与恒星距离适当的岩石行星上,经历大约50亿年的演化过程。如果这一假设是正确的,那么在银河系中,人类可能并不是唯一的智慧生命,只是由于距离太过遥远,使我们至今还未与其他邻居相遇。   资深天文学家塞斯在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的搜
据西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官方微博“西安发布”消息,4月13日,“利之星”4S店负责人与投诉人展开对话协商,4S店负责人向该女士因购车问题引起的不愉快表示道歉,并表态愿意立即退款、承担市场监管部门调查核实后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央视报道,就车主被迫交纳金融服务费1.5万一事,梅赛德斯-奔驰发表声明称:一向尊重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业务运营,不向经销商及客户收取任何金融服务手续费。并表示,梅赛德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我学围棋已经六七年了。在那黑白的世界中,我领先过,也落后过;我胜利过,也失败过;我喜悦过,也哭泣过。在一次次无声的对弈中,我初尝了人生滋味,学会了面对挫折,给自己以微笑。  人们常说“跳高”是一项失败的运动,运动员最终都会倒在不断升高的一厘米上。围棋不也一样吗?哪有什么常胜将军?级位、段位,绝大多数人都倒在那难以攀登的下一级台阶,何况现在还有了人工智能程序。记得有一次参加三段升四
读完《丰子恺散文》,令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丰子恺先生对于童真的爱护,不是他对石门湾的家——缘缘堂被炸毁的愤怒,也不是他对世间生灵的爱护,而是一篇不起眼儿的《吃瓜子》。中国人人都是“吃瓜子博士”,当真是妙语。  我家便有两个一头高、一掌多宽的大玻璃瓶子,专盛瓜子,常常不到一个星期便空空如也了。父亲一边看电视,一边喝着小酒,一边拿餐巾纸垫着一把瓜子嗑,权当佐酒小菜;母亲直接抓一大把放在桌上,脚下放个垃圾桶
我的名字说起来不咋的,可我爸妈说,这名字是算命先生取的,没想到我的七大姑八大姨们就痛快地接受了这个叫法。喂喂喂!这有些草率吧!哼,你们想骗本宝宝,还是我自己来猜猜吧。  推测之梦幻版  夜未尽,天空中有点点星光。一对年轻夫妇正在自家门口观察一大片茉莉花。真奇怪,大冬天茉莉花竟然会开。突然一朵茉莉花开了,从花蕊中飞出一只小精灵。这只小精灵引导着夫妇俩来到花丛,只见花丛中躺着一个可爱的女婴。他们惊喜万
身为音痴的我钟爱贝多芬其实是从一则轶事开始的,这个伟大的音乐家在写给亲王的信中如此说道:“亲王,您之所以成为亲王,只不过是由于偶然的出身;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却完全靠我自己。亲王们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至于贝多芬,却永远只有一个。”   这样以才华和自信为底色的骄傲足以令人肃然起敬,而他陷身在无声的世界里,冰冷的命运不曾令他远离音乐,凭借记忆与乐感,他站在音乐之巅,接受全世界的喝彩。  
10月2日凌晨,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自己和夫人梅拉尼娅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当天傍晚,特朗普被送往德国家军事医学中心接受治疗。10月5日晚间,特朗普离开医学中心,乘坐直升机返回白宫。   10月7日,白宫医生肖恩·康利发布了关于美国总统特朗普健康状况的最新简报,称特朗普已经有“24小时没有症状”。   仅仅经过3天治疗就出院,大家不禁疑问,特朗普到底用了什么新冠特效药?   在已公开
从地方医院,到民间偏方,再转向北京、上海的“大三甲”,马进仓一家从青海边远县城到大城市四处求医的经历,是一场在中国医疗体系里的惶惑的旅程。他们原本将这个希望交给上海新华医院医生陆巍,但治疗约半年后,马进仓还是不治身亡。   “没有任何一种疾病的不确定性能够比肿瘤更突出,这种不确定性不仅给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让患者及家属在面对诊疗决策的时候遭受着巨大的考验。”北大肿瘤泌尿外科主任
1   2020年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刷遍朋友圈那天,我刚好休假回了老家,随口跟母亲说,妈,我们也做奶茶吧。   母亲笑说,好。拿出红色茶叶罐中的陈年普洱简单洗了一遍,放入奶锅,倒入一大罐牛奶,用炉灶的大火煮开,改小火轻微滚了三两分钟,浓烈的奶香和茶香混合成的醇厚香味慢慢在屋子中蔓延開来。   母亲和我喜欢原味。加几块方糖,便成了小侄女的最爱。即使16岁少女的口味早已被各类奶茶店的成品牢牢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