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机器人码垛的输送控制系统设计

来源 :自动化应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onegou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生产线上不同规格箱型产品的码垛需求,设计了基于西门子S7-1200PLC的输送控制系统,搭配工业机器人及真空吸具,实现产品自动整列、栈板输送、机器人码垛、整垛输出等功能。该系统适应范围广、实用性强、效率高,可以满足不同规格箱型产品的整列、码垛需求,有效提高码垛效率。
其他文献
获取具有代表性的动应力时域信号是对车辆进行结构疲劳分析的重要前提,仅依靠短时间测试所得的动应力时域信号进行疲劳寿命评估,其结果并不能反应结构在较长时间历程,甚至是全寿命周期下的抗疲劳服役性能。以某动车组转向架转臂定位安装座焊缝附近的某测点为算例,提出了基于极值理论的动应力时域外推的疲劳寿命评估方法。首先,选取该测点在镟轮初、中、末期的3组动应力时域信号,对其进行前处理与等权重组合;其次,应用极值理论对组合样本信号进行尾部概率分布拟合,并对模型的拟合优度进行检验;然后,根据拟合的概率分布函数对动应力样本进行
提出了一种气液耦合激振方式,通过控制气路和液路交替产生的高压脉冲两相振荡流,利用其产生的激振力实现对液压系统管道内壁的污染物去除。首先,建立了高压脉冲两相流动力学模型,开发了气液脉冲两相流试验系统,利用Ansys Fluent模块进行数值模拟与仿真分析;其次,湍流模型采用k‑ε二方程模型,气液两相流采用流体体积函数(volume of fluid,简称VOF)模型,用Simple算法对双流体控制方程组进行迭代求解,对气液脉冲两相振荡流的压力场、速度场及流态进行了分析;最后,采用压力变送器和数据采集卡对气液
为了研究尾轴承黏滑振动,首先,采用机器视觉技术采集水润滑橡胶尾轴承黏滑振动图像;其次,运用持续同调机器学习及单纯复形同调群分析图像,计算振动图像单纯复形的同调获得相应的条码图;然后,基于条码图获取振动图像的拓扑特征;最后,用改进型支持向量机机器学习法对拓扑特征进行研究,完成水润滑橡胶尾轴承黏滑振动鸣音的分类与识别。研究表明,最长贝蒂条码的长度与振动密切相关,可以有效预警鸣音,并建立了鸣音过程的智能化描述,为研究尾轴承黏滑振动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压缩机作为空调管路系统的主要激励源,其激励的准确识别是空调配管系统设计及优化的前提。当压缩机为第三方提供时,须通过实验方法识别压缩机激励,针对此,提出了基于刚体动力学的转子压缩机质量特性及等效激励识别方法。基于质量线法对压缩机的质心及惯性参数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识别精度及一致性较好。基于刚体动力学方程,结合压缩机缸体表面的振动响应、压缩机的惯性参数以及橡胶脚垫的特性参数,识别了压缩机的等效激励力,并对该识别激励力进行有限元仿真验证。仿真得到的加速度与实验测试加速度吻合良好,最大误差出现在y向的第2阶,为
为了解释在疲劳试验中钢截面占比较大的特高强钢芯铝合金导线更容易断股的现象,研究了影响导线振动强度的主要参数。提出了导线等效弯曲刚度,建立了微风振动条件下新的导线线夹出口动弯应变数学模型,利用55 m和140 m2种不同档距的微风振动模拟试验系统开展了导线微风振动模拟试验。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较为一致,验证了新模型的可用性。微风振动条件下新的导线线夹出口动弯应变模型及基于该模型对导线微风振动强度主要影响参数的分析,为工程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解决高压配气间管道系统工作时发生的剧烈振动问题,确保重大型号试验任务的顺利开展,采用多种数值模拟手段和试验测试手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结构振动分析及抑振研究。首先,基于有限体积法构建主管道2及其出气管道的内流场流体动力学数值模型,计算并提取动态气动载荷;其次,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包含主管道2及其出气管道在内的整个配气间里的管道系统的结构动力学数值模型,分析其结构模态特性;最后,综合以上2个数值模型,计算高压气流管道结构瞬态激励振动响应,并依据结果设计相应的抑振装置。该综合分析方法充分厘清了振动的基本诱因,
现有的基于振动的索力测试方法在推导过程中,多以水平索为模型,未考虑斜拉索倾角对索力识别精度的影响。为了分析倾角对振动法测索力的精度影响,以两端固支索为例,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索的模态参数,并由迭代法识别索力,研究倾角对索的模态参数和索力识别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第1阶频率识别小垂度索的索力,与采用第1阶或第2阶频率识别大垂度索的索力时,不考虑倾角的影响,索力识别的误差很大。
传统的基于频响函数(frequency response function,简称FRF)的模型修正方法在测试噪声较大、初始分析频响与测试频响残差较大、待修正参数较多等情况下不易收敛,为此提出了一种采用移频技术的极大似然估计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首先,利用“先验”的频响函数方差信息,构造极大似然估计器,迭代求得最优的待修正参数估计;其次,在迭代方程中引入移频方法,采用总体最小二乘平差方法计算方程的解,以提高参数识别的收敛性和稳定性;最后,根据频率点的筛选准则剔除数据,采用一种高精度的频响扩充方法以减小扩充所带
为了解决无线传感器的供电困难以及常用标准电路和同步开关电路有限的能量提取效率,提出了一种优化的自适应机械同步开关,并将其运用于并联同步开关电感电路。根据自适应机械同步开关的工作原理建立了仿真模型,采用噪声激励对自适应机械同步开关进行了研究与分析,通过振动实验台对结构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优化的自适应机械同步开关电路能够很好地适应噪声环境,采集到的负载平均功率大约为标准电路的3倍。该自适应机械同步开关能够自动检测悬臂梁幅值,且控制开关在位移峰值附近闭合,为振动能量发电装置提供了实践和理论指导。
塑性混凝土是一种水泥用量比较低,但掺加比较多的膨润土、黏土等材料的大流动性混凝土,它具有低强度、抗渗性能好、低弹性模量和大应变等特性。由于塑性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能达2000MPa以下,是一种柔性材料,可以很好的与较软的基础相适应,同时又具有很好的防渗性能,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地下防渗墙中应用较多。试验分析结果表明:为了控制塑性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可以在配合比设计中适当增大水胶比和砂率,减小水泥用量,同时增加膨润土的用量,优先选择引气型减水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