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论建构与解读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ayy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政治课中的部分教学内容贴近日常生活,与学生已有的常识相差无几,对生活常识类教学内容进行理论建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部分教学内容意识形态色彩较重,学生在学习这类知识时往往有着较大的心理抵触,对意识形态类教学内容进行理论解读,有助于引领学生的政治认同。对高中政治教学内容进行理论建构或者理论解读,有助于充分展现学科价值,助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理论建构;理论解读;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 2020)01-0053-02
  虽然高中政治课中的部分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常识相差无几,但是如果教师让学生去解释这类学科知识,那么学生的回答经常较为感性;如果教师持续追问,学生则往往以“就是如此”“本就如此”式的论断作为最终回应。熟知非真知,对教学内容中的生活常识类知识进行理论建构,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
  同时,部分教学内容由于意识形态色彩较重,学生学习这类内容时的难点不在于知识阐述,而主要在于内心的理解和认同。再加上部分教师对我国国家制度的认识不到位,从而很难使学生对国家制度产生认同。对教学内容中的意识形态类知识进行理论解读,有助于引领学生的政治认同。
  下面笔者以“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及与其密切相关的分配制度为例予以说明。
  一、在理论建构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
  多数学生能够感性地认识到人们收入差距过大会使社会总体消费水平降低,但问及理由时,他们普遍面露难色。在教学中,多数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A地区少数家庭的月收入为10万元,大多数家庭的月收入为l千元;B地区少数家庭的月收人为5万元,大多数家庭的月收人为0.5万元。提问:电脑销售商一般会选择在哪个地区开店?)加以说明,有些教师甚至一带而过。对此,学生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笔者在教学中以西方经济学对该问题的探讨为背景设置教学情境,以降低理论难度,提升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兴趣。笔者从马尔萨斯说起。马尔萨斯提出过“有效需求不足”的概念,他认为工人生产产品却没有足够金钱去消费,而资本家虽有消费能力却没有足够的消费需求,大多数消费者拥有消费需求却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从而造成有效需求不足,降低了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有充足消费能力的资本家为什么没有足够的消费需求呢?马尔萨斯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后来门格尔、庞巴维克等边际主义经济学者和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了影响消费者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消费倾向,这一问题才得以解决。消费倾向指的是人们的消费量总体上会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但是随着收入的持续增加,会出现边际消费量快速递减的现象,即消费增加量通常会远远低于收入增加量。如下图所示。
  在人们收入增长的不同时期,消费增加量(△消费)在收入增加量(△收入)中所占比例不同,尤其在收入增长后期,“△消费/△收入”的比值迅速变小。下面以家庭对家电产品的更新换代为例加以说明。当家庭收入处于低位时,虽有更新家电的消费需求,但由于收入不足而宁愿继续使用本该被淘汰的家电;收入提高后,家庭会对家电及时更新;更新后,即使家庭收入出现大幅度提高,也不会在短期内对家电进行再次更新。在此,引出了“边际效用递减”的概念,即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个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在对家电更新完毕之后,由于既有消费需求已然得到有效满足,再次购置家电产品在满足家庭需求方面已经几乎没有意义,所以即使家庭收入再高也依然缺乏相应的消费需求。
  收入差距过大,收入低的消费者没有消费能力,收入高的消费者没有消费需求;反之,收入差距缩小,收入高的消费者依旧缺乏消费需求,但由于初次消费某商品时对消费者的效用最大,所以伴随着收入提高,低收入消费者具备了满足其强烈需求的消费能力。因而,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
  二、在理论解读中引领学生的政治认同
  教材在介绍我国的制度及相关政策时,往往有着较浓厚的意識形态色彩,导致学生在学习时会有程度不等的抵触,使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面临重大挑战。对此,教师可将理论阐释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对理论予以演绎性解读,使学生感悟到我国制度及相关政策的正确性。
  为了提升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国家必须采取多种措施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与收入差距大小密切相关的制度是分配制度,笔者引用马克思的相关论断论证了我国实行分配制度的必要性和科学性。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矛盾有一个形象说法: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走向毁灭。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企业会千方百计地压缩生产成本,支付给工人仅能满足其基本温饱的工资。商品价值的实现离不开消费者的购买,但工人固于收入过低而没有足够能力去消费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企业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一方面增加产品供给,另一方面却又在消灭着有消费能力的消费者,造成生产相对过剩,使社会总供给严重大于社会总需求,进而引发经济危机。在教学中,学生对于生产相对过剩往往难以理解,教师在此须给学生指明:生产相对过剩是相对于消费者有消费能力的需求而言的,而不是基于消费者真实需求的绝对过剩。
  人们收入差距过大,不仅降低了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程度严重时还会引发经济危机。所以国家通过完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既改善了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也使社会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我国很多企业很早就开始拓展农村市场,但农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导致产品销量不佳、难以盈利。大多企业依然在坚持的重要原因在于随着国家对农村发展政策的进一步倾斜,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民收入水平将逐步提高。随着农村总体消费水平的提高,届时企业在抢占农村市场份额的过程中将会实现盈利。通过对我国分配制度的理论解读,使学生认识到放任收入差距扩大的危害性,进而实现学生对我国制度及相关政策的认同。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对于生活色彩和意识形态色彩较重的教学内容,教师更需要多加思考,对教材进行多次开发和必要拓展,在理论建构与理论解读中进行深度教学,实现学生对学科内容所传达的国家意志予以有效的理解和认同。对教学内容中的生活常识类知识进行理论建构和对意识形态类知识进行理论解读,对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教师既要有广博的学识,又要有对国家发展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展现学科价值,使学生实现对学科的深度认同,进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 袁妮)
其他文献
探讨已知分式方程的解如何求其中参数的值,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讨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综合问题的解法,以促进学生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素养.
在HEMP环境中,通信车的屏蔽门是影响屏蔽性能重要因素之一。电磁屏蔽门的关键是保证屏蔽体与门的导电连续性,在门缝上安装连续的导电衬垫可以保证其导电连续性。本文建立了适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也越来越普遍,为了适应当下高中物理教学的需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辅助物理教学是必要的。物理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物理;信息技术;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0)02-0047-02  一、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提升
最近几年来人们似乎一直在议论着这么两种散文:一种谓之"文化大散文"或"历史大散文";一种谓之"小女人散文"或"小男人散文".前者追求鸟瞰茫茫历史,俯视芸芸众生的宏大叙事,关
联想数学模型,添加不同的辅助线,内外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A型、反A型、X型、反X型、子母型等,能自然生成多种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