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传导辐射下的区域平衡增长

来源 :上海城市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tang1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副教授袁政在2010年第5期的《武汉大学学报》上发表题为《区域平衡发展优势理论探讨》一文,分析了两种强调“公平”目标的平衡区域发展理论无法摆脱低效率的困境:一是新古典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由市场推动的区域平衡过程是漫长的,即实现区域均衡过程的低效率;二是发展经济学的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由政府推动的区域平衡发展,强调公平却牺牲了效率,即区域平衡发展将面临总体区域经济增长的低效率。因此区域非平衡发展理论在我国的区域政策中长期占上风。
  但考察了我国近二十年来的地区实践,作者认为,非均衡区域发展并未取得好的区域发展效果,反而导致极化地区和外围地区的发展冲突。从政府目标看,过度集聚导致区域经济、人口、政治的过度极化,不利于区域平衡、协调发展;从市场目标看,追求集聚效益是企业的本能行为,而区域平衡发展属于“市场外部”行为,市场不会自动追求区域平衡发展。
  在区域经济学中,空间相互作用有三种形式:一是对流,以物质和人的移动为特征;二是传导,指区域间进行的各种交易(如财政交易等);三是辐射,指信息的流动和新思想、新技术的扩散等。作者因此假设一种体现效率的区域经济平衡增长理论分析框架,认为对于大致符合“一定假设条件”的区域,政府应伸出看得见的手,研究、制定国家层面相对平衡的区域发展规划,指导具备一定条件省级区域的区域相对平衡发展;制定适宜的区域平衡发展政策,推动这些地区走区域(相对)平衡发展的道路。那不仅可以取得政治、社会效益,还可以取得比区域非平衡发展政策更高的整體区域经济效率。目前我国正在推进的“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都将取得良好的国家整体经济效益和广泛的社会效益。
其他文献
政府审计、社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和单位内部审计,构成了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三大主体。但在审计实践中,内部审计所受的重视程度、所发挥的作用往往相对较弱。为加强系统的内审工
2010年4月9日,大连市委市政府宣布大连市启动新市区管理体制改革,将金州区和开发区合并成立大连金州新区。新区将原有的66个党政机关和群团组织精简为31个,其中党工委工作部
人民银行大连市中心支行高度重视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紧紧同绕中心工作,结合基层央行的特点,按照“力求转变,强化管理”的主旨,对内实行行务公开提升管理水平,对外实行政务公开树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