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运动记忆能力研究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le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运动记忆是学好体育动作的基础和条件,运动学习的过程就是运动记忆的过程,提高运动记忆水平可以加快运动学习并提高学习质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了解其特殊性及影响因素,针对性的提出记忆策略,有效的提高学生运动记忆的能力。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运动记忆 策略
  一、体育教学中运动记忆的特殊性
  运动记忆的对象不是静态的人或物的直观形象,而是各种运动的动作形象,它不仅有感知觉、思维的参与,还常伴随有情绪。由过去的运动或操作动作所形成的动作表象是运动记忆的前提。如果没有运动表象,就没有运动记忆。
  (一)运动记忆与动作技能的形成
  在体育教学中,各种记忆往往是混合在一起的,学生脑中既有对动作概念解释的逻辑记忆,又有教师示范动作的形象记忆,还有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动作记忆,并常常伴随着某种情绪体验的情绪记忆。运动记忆建立在这种基于不可分离的形象记忆、语词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之上,包含了识记、保持(或遗忘)、再认和重现三个基本环节。
  (二)运动记忆的遗忘与体育教学
  运动记忆也有自身的特殊性:动作遗忘量根据学习能力的不同存在着差异,动作记忆的遗忘量远远少于语词逻辑记忆的遗忘量,并且在开始阶段遗忘进程相比语词逻辑记忆的遗忘要明显的缓慢。所以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运用各种记忆方法去克服学生的运动记忆遗忘现象。
  二、体育教学中影响运动记忆的因素
  在体育教学中,影响学生运动记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影响记忆力的因素不仅有情境因素,还包括个体因素。情境因素分为:位置效应,材料的可理解性和意义;个体因素包括先前经验,动机,情绪,神经化学物质。
  (一)情境因素对运动记忆的影响
  情境因素指的是在人们的知觉过程中与被知觉者直接关联因素的总和。课堂教学的情境因素是外部环境对个体内在心理倾向的一种有效的影响。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记忆的情境因素有以下几项内容:1.明确的教学目的任务和清晰的学习方向。2.学习材料的数量和结构以及设计教学动作数量的多少。3.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4.新授动作的语言化再加工程度。5.教学双方的位置关系。
  (二)个体因素对运动记忆的影响
  体育教学过程中影响记忆的个体因素有以下几项内容:1.自身学习动机。2.学习过程中情绪状态的变化。3.学生的运动兴趣。4.运动能力、生理状态的个体差异。5.多种感觉识记动作能力。个体因素往往易受外界影响,有长时间的潜移默化,也有短时间的情绪波动,不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情绪状态,同时可能会出现厌恶体育课,讨厌教师,而使体育学习不能正常进行。
  三、体育教学中的运动记忆策略
  学生对动作记忆和遗忘的多少直接影响技能掌握的快慢,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合理的运动记忆策略克服动作的遗忘,加强记忆,提高掌握技术动作的能力。
  (一)合理利用遗忘规律,及时复习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中的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复习动作要及时并合理分配时间,教师应安排课外训练作业,学习的内容要强调同一天内进行第一次复习,两次课之间采用分散复习的方法,可以避免机体疲劳,巩固记忆效果明显。
  (二)明确记忆的目的性,提高学习兴趣
  技术动作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有选择的,将特别感兴趣的动作先记住。对于感兴趣的内容,学习时主动积极,会努力去克服困难,产生愉快的情绪。因此,运动记忆的掌握与发展,同是否有明确的记忆目的和兴趣密切相关。所以,有明确具体的目的是提高记忆的重要条件。
  (三)加强学生表象训练
  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自身练习等过程,学生在头脑中回忆整个动作,根据表象,对动作进行模仿,这一过程在运动技能的形成中有着重要作用。表象训练有利于加深动作记忆,提高技術定型的效率。
  (四)集中学生注意力
  集中注意力是增强学生运动记忆的重要条件和有效措施,它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表现在感知、记忆、想象等心理过程当中。运用注意规律,适时组织和保持学生注意力,向学生讲明每个动作的目的和要求,指出完成动作的关键和难点,把学生从被动注意引导向主动注意上来。
  (五)对动作进一步理解
  理解是运动记忆的基础,对于“教”与“学”两方面来说,教师对技术动作的讲解要深入浅出,抓中重、难点;学生对不明白的部分要主动提出,进行再学习。若对技术动作不理解,即便模仿的再熟练,对于技术动作来说使用过程中的效率低下,不出成绩。
  (六)注意运动疲劳
  运动记忆是人脑的活动,但依靠身体的运动来完成的,身体疲劳是降低运动记忆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疲劳时记忆力下降,效率降低。学习技术动作过程中要注意适可而止,根据动作的特点和学生体质科学合理安排运动量。练习内容要全面,提高身体的抗疲劳性,提高运动记忆能力。
  四、结语
  运动记忆和动作的遗忘是有一定规律的,体育教学中应了解运动记忆的特殊性,把握其中的规律,运用合理的记忆策略,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运动记忆能力。
  基金项目:新乡医学院培育基金(2014QN153)。
  参考文献:
  [1] 杨华东,张莉斌.体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 王小明.学习心理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2.
  [3] 张永泰.浅析运动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的关系[J].体育时空.2015(8):162.
  [4] 邵伟德,闫平,李启迪.“记忆与经验”如何成为运动技能学习与展示者的障碍[J].体育与科学.2014(3):20-24.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7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三分比技术、七分比心理”是射击界的一个共识,但很多运动员由于心理素质比较差,赛前和赛中精神紧张,思想意识波动,情绪不安,注意力分散,这不仅耗费了大量的精力,而且还丧失了对动作的自控能力,导致在比赛中不能正常发挥水平。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必须通过训练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紧张情绪,还要克服盲目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通过查阅资料把健美操C组难度(跳与跃类难度)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起跳阶段、腾空阶段、落地阶段三个部分进行分析综述探讨,以期提高健美操C组难度的完成情况,让运动员有更好的比赛成绩。  关键词 竞技健美操 C组难度 综述  一、起跳阶段  决定跳跃类难度动作的三个重要的力学因素是跳跃的高度、时间和
摘 要: 初中时期是青少年自我意识快速发展、人生观逐渐成形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学生所处的环境和所接受的信息对于其政治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教学对于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意义重大,因此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性是教育界探讨的热点。现阶段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尚存在很多不足,影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效性,文章提出初中政治教学中的一些现存问题,并对提高教
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运動对心理亚健康康复研究进行了综合性调研和评述,得出结论:国外和国内学者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均表明体育锻炼对于心理亚健康的康复干预作用明显。国外学者研究主要集中于抑郁、焦虑的实证性研究。国内学者多采用传统体育方式对心理亚健康整体进行理论和实证性研究。  关键词
摘 要: 初中物理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计算题、说理题和实验题教学,结合初中生特点进行物理学方法论教学方面探讨。  关键词: 物理教学 多媒体技术 教学资源  物理作为中学一门基础性学科,要使教学信息有效地传递下去,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必须合理设计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面对新课程改革,我们一定要创新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87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8-000-01  摘 要 本文主要探讨影响射击运动员心理的因素焦虑值,以及新规则在焦虑值上的反应对运动员心理压力的变化,以及长期心理训练的必要性。  关键词 焦虑值 运动员心理 长期心理训练 新规则  射击最早起源于狩猎和军事,作为运动赛事,首次进入奥运会是在1896年的雅典奥运会,如今已经走过了百年岁月,它不仅是一项
摘 要: 大学物理课程是工科高校的基础教学内容,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是大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高校大学物理教学现状,通过分析作者所在高校演示实验的教学情况,探索演示实验的新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物理教学的辅助作用,优化大学物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物理演示实验 大学物理教学 辅助作用  引言  物理学是自然学科的带头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