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院校是我国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标的事业性单位,经费来源多、开支管理复杂是高校经费收支的显著特点。如何运用内部控制措施应对高校经费收支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关系到国家经费的使用效益和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意义重大。本文研究了高校经费收支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内部控制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等院校 经费收支 内部控制
一、引言
高等院校是我国重要的事业单位类型之一,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各类实践型、研究型专业人才的使命。高等院校经费收入包括国家财政拨款、事业性收入、产业投资、社会捐赠收入等各种来源,渠道较多;由于高校属于不以营利为目的事业性单位,因而经费支出不能以社会经济效益作为衡量进行管理。高校经费收支的特点给经费收支的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规范单位各项经济业务活动采取的控制措施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单位的财务运转、业务执行等方面起到规范管理、反腐防弊的作用。一套完整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督五个方面。恰当的运用内部控制策略可以有效解决高校经费收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高校经费收支的特点
(一)高校经费收入的特点
我国高等院校属于事业性单位,有隶属于中央各部委的部属院校,也有隶属于地方政府的地方院校,不同层次的高校定位不同,经费收入也有所差别,且都由于不具备创收性,其经费收入来源具有很强的事业性特点。
高校经费来源既有国家各部委的财政拨款、又有学生缴纳的培养经费等事业性收入,还有利用自身人力及资产进行的产业投资、社会各界对高校的捐赠、赞助等,经费来源渠道多、管理复杂是高校经费收入的显著特点。
(二)高校经费支出的特点
由于高校经费类型多,支出需求大,使用部门和人员构成复杂,经费支出管理存在经费分配不均、重采购轻管理、资金使用效率低、各部门各行其是等特点。缺乏经费使用的统一标准和宏观统筹是目前高校经费支出的显著特点。
此外,由于高校经费使用中事业性支出占了很大比重,事业任务的建设往往由高校各个二级部门承担,缺乏部门之间的沟通,造成资源的重复建设也是高校当前经费使用的特点之一。
三、高校经费收支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经费分配苦乐不均
经费供求失衡是大多数单位面临的共同问题,高等院校也往往面临着经费不足的问题。僧多粥少的经费现状必然导致经费分配的苦乐不均。高校重点发展和支持的专业、领域往往可以争取相对较多的经费,而处于弱势的专业、学科则往往争取不到足够的发展经费,逐渐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分化现象。
(二)高校经费重复投资现象严重
由于高校经费的实际使用是负责事业任务建设的各个事业部门,而各个部门在组织机构上彼此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在具体经费的使用和事业建设上往往以本部门作为单位,根据自己部门的需求安排建设,忽视了作为高校组成部门的整体性,这个部门建设了那个部门又建,存在较严重的重复投资建设现象,不能在高校整体层面统筹使用,浪费了经济资源。
(三)高校存量资产利用率低
高等院校在经费预算使用中,一直存在较严重的存量资产利用率低下的情况。高校存量资产利用率低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客观上由于高校进行事业建设需要一线先进的设备予以辅助,陈旧的存量资产往往达不到事业建设的需求标准;二是主观上承担事业任务建设的单位在进行项目预算时往往不把存量资产考虑在内,凡是需要的设备一律重新购置,造成资产利用率低下。
(四)高校资金使用风险加剧
由于高等院校近几年来连续扩招,院校现有的教学保障能力无论从硬件水平还是师资力量都已捉襟见肘,很多高校都纷纷建设分校区、扩大师资力量。为了筹集相关资金,高校开始利用金融市场,典型的就是银行贷款,而高校不是以创收为目的的单位,过高的负债会给高校带来较大的资金使用风险,一旦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将会严重影响高校的正常运转。
四、高校经费收支的内部控制策略
(一)细化收入预算,做好事前控制
面对有限的高校经费,在不能有效拓展外部经费收入的情况下,细化各部门的预算编制,做好事前的内部控制,是应对经费分配不均的有效措施。由于经费有限,不能全部保障各部门的需求,因此必须一碗水端平,按照需求的轻重缓急建立项目库进行论证,优先保障继续建设的项目。这就需要高校各个部门细化落实好预算编制,将各部门急需的、重要的项目予以优先保障,将有限经费用在刀刃上。
(二)实施项目建设集中审批制度,做好程序控制
为了抑制高校项目重复建设、提高经费资源利用效率,在校级层面建立项目建设集中审批制度,严格按审批项目拨付经费并监督使用,做好经费使用的事中控制。实施项目建设集中审批制度,要求在高校范围内将所有需要建设的项目集中进行审批,对于重复建设的项目不予审批、不予拨款,将具备公共使用功能的项目统筹到学校层面予以集中使用,最大限度的提高经费建设的效益。
(三)资预结合提高存量资产使用率,做好事中控制
提高高校存量资产使用效率的有效控制措施就是“资预结合”,将高校现存的存量资产与事业建设任务的预算相结合,预算编制过程中优先考虑现存的存量资产,凡是可以利用的坚决杜绝重复购买,凡是超标准配置的坚决不予批准,做好项目建设的事中控制,提高现存资产使用效率的同时节约项目建设经费,一箭双雕。
(四)多元化筹资,分散高校财务风险
过高的债务融资必然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为了减少高校面临的债务资金风险,需要高校进行多元化筹资解决资金的需要。除了银行贷款,高校还可以争取地方政府、企业的进一步支持,校企合作解决资金需要,或者将科研成果推向市场,通过科研技术取得资金回报,进一步满足高校对资金的需求。
五、结语
高校自身不以创收为导向,经费来源依靠包括财政、教育、科技等各个部门的国家财政拨款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缴纳的学费。高校经费的收支使用和管理肩负着对国家和学生的责任,意义重大,务必需要采取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宏伟.高等院校经费使用效益研究[J].经济研究,2013,(6):12~14.
[2]刘晓东.事业单位经费收支监管问题探讨[J].会计之友,2012,(7):52~53.
[3]郑恒源.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建设问题[J].中国经济管理,2012(01):77~79.
[4]王晓.高校经费使用与监督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7):41~44.
作者简介:李小平(1979-),女,江苏宝应人,硕士,会计学,会计师。
【关键词】高等院校 经费收支 内部控制
一、引言
高等院校是我国重要的事业单位类型之一,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各类实践型、研究型专业人才的使命。高等院校经费收入包括国家财政拨款、事业性收入、产业投资、社会捐赠收入等各种来源,渠道较多;由于高校属于不以营利为目的事业性单位,因而经费支出不能以社会经济效益作为衡量进行管理。高校经费收支的特点给经费收支的管理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规范单位各项经济业务活动采取的控制措施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在单位的财务运转、业务执行等方面起到规范管理、反腐防弊的作用。一套完整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了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督五个方面。恰当的运用内部控制策略可以有效解决高校经费收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高校经费收支的特点
(一)高校经费收入的特点
我国高等院校属于事业性单位,有隶属于中央各部委的部属院校,也有隶属于地方政府的地方院校,不同层次的高校定位不同,经费收入也有所差别,且都由于不具备创收性,其经费收入来源具有很强的事业性特点。
高校经费来源既有国家各部委的财政拨款、又有学生缴纳的培养经费等事业性收入,还有利用自身人力及资产进行的产业投资、社会各界对高校的捐赠、赞助等,经费来源渠道多、管理复杂是高校经费收入的显著特点。
(二)高校经费支出的特点
由于高校经费类型多,支出需求大,使用部门和人员构成复杂,经费支出管理存在经费分配不均、重采购轻管理、资金使用效率低、各部门各行其是等特点。缺乏经费使用的统一标准和宏观统筹是目前高校经费支出的显著特点。
此外,由于高校经费使用中事业性支出占了很大比重,事业任务的建设往往由高校各个二级部门承担,缺乏部门之间的沟通,造成资源的重复建设也是高校当前经费使用的特点之一。
三、高校经费收支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经费分配苦乐不均
经费供求失衡是大多数单位面临的共同问题,高等院校也往往面临着经费不足的问题。僧多粥少的经费现状必然导致经费分配的苦乐不均。高校重点发展和支持的专业、领域往往可以争取相对较多的经费,而处于弱势的专业、学科则往往争取不到足够的发展经费,逐渐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分化现象。
(二)高校经费重复投资现象严重
由于高校经费的实际使用是负责事业任务建设的各个事业部门,而各个部门在组织机构上彼此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在具体经费的使用和事业建设上往往以本部门作为单位,根据自己部门的需求安排建设,忽视了作为高校组成部门的整体性,这个部门建设了那个部门又建,存在较严重的重复投资建设现象,不能在高校整体层面统筹使用,浪费了经济资源。
(三)高校存量资产利用率低
高等院校在经费预算使用中,一直存在较严重的存量资产利用率低下的情况。高校存量资产利用率低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客观上由于高校进行事业建设需要一线先进的设备予以辅助,陈旧的存量资产往往达不到事业建设的需求标准;二是主观上承担事业任务建设的单位在进行项目预算时往往不把存量资产考虑在内,凡是需要的设备一律重新购置,造成资产利用率低下。
(四)高校资金使用风险加剧
由于高等院校近几年来连续扩招,院校现有的教学保障能力无论从硬件水平还是师资力量都已捉襟见肘,很多高校都纷纷建设分校区、扩大师资力量。为了筹集相关资金,高校开始利用金融市场,典型的就是银行贷款,而高校不是以创收为目的的单位,过高的负债会给高校带来较大的资金使用风险,一旦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将会严重影响高校的正常运转。
四、高校经费收支的内部控制策略
(一)细化收入预算,做好事前控制
面对有限的高校经费,在不能有效拓展外部经费收入的情况下,细化各部门的预算编制,做好事前的内部控制,是应对经费分配不均的有效措施。由于经费有限,不能全部保障各部门的需求,因此必须一碗水端平,按照需求的轻重缓急建立项目库进行论证,优先保障继续建设的项目。这就需要高校各个部门细化落实好预算编制,将各部门急需的、重要的项目予以优先保障,将有限经费用在刀刃上。
(二)实施项目建设集中审批制度,做好程序控制
为了抑制高校项目重复建设、提高经费资源利用效率,在校级层面建立项目建设集中审批制度,严格按审批项目拨付经费并监督使用,做好经费使用的事中控制。实施项目建设集中审批制度,要求在高校范围内将所有需要建设的项目集中进行审批,对于重复建设的项目不予审批、不予拨款,将具备公共使用功能的项目统筹到学校层面予以集中使用,最大限度的提高经费建设的效益。
(三)资预结合提高存量资产使用率,做好事中控制
提高高校存量资产使用效率的有效控制措施就是“资预结合”,将高校现存的存量资产与事业建设任务的预算相结合,预算编制过程中优先考虑现存的存量资产,凡是可以利用的坚决杜绝重复购买,凡是超标准配置的坚决不予批准,做好项目建设的事中控制,提高现存资产使用效率的同时节约项目建设经费,一箭双雕。
(四)多元化筹资,分散高校财务风险
过高的债务融资必然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为了减少高校面临的债务资金风险,需要高校进行多元化筹资解决资金的需要。除了银行贷款,高校还可以争取地方政府、企业的进一步支持,校企合作解决资金需要,或者将科研成果推向市场,通过科研技术取得资金回报,进一步满足高校对资金的需求。
五、结语
高校自身不以创收为导向,经费来源依靠包括财政、教育、科技等各个部门的国家财政拨款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缴纳的学费。高校经费的收支使用和管理肩负着对国家和学生的责任,意义重大,务必需要采取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张宏伟.高等院校经费使用效益研究[J].经济研究,2013,(6):12~14.
[2]刘晓东.事业单位经费收支监管问题探讨[J].会计之友,2012,(7):52~53.
[3]郑恒源.我国高校内部控制建设问题[J].中国经济管理,2012(01):77~79.
[4]王晓.高校经费使用与监督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7):41~44.
作者简介:李小平(1979-),女,江苏宝应人,硕士,会计学,会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