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缝隙的眼神(组诗)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_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鹅湖
  当所有的体力被掏空
  湖面就静止了
  身体向左或向右
  纷飞的羽毛
  都会沉重地落下
  一种嘶鸣夹在水中
  如一枚红豆
  从胸前穿越到背后
  湖水开始不断扩延
  这样的空间缩小或放大
  与你的腾飞无关
  这样的湖面是否清澈
  与你的生存却息息相关
  身体扭曲了湖面的波纹
  像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子
  汲起羽毛一样的纯净
  透过缝隙的眼神
  在我和落地式窗户之间
  现在打开或关上
  已没有本质区别
  瞳孔所以能够放大
  是光的强度
  如同坠落的夕阳
  而我
  眼角已挂满如麟的痕
  还有附在眼部周围的尘
  
  假如透过缝隙
  远近之间
  选择一双慈眉善目
  向远处传递出一种眼神
  我愿扒开这条缝隙
  再看属于我原来的世界
  青涩的土地
  每次踏上你的身体
  都想用一双手
  把种子埋进去
  然后,坐在海边
  等你孕育出
  我想要的一些庄稼和食物
  一些能吃的食物
  很多时候我像一只囚鸟
  在土地上低俯盘旋
  绿豆似的眼睛里
  已经找不到比眼睛
  还干净的食物
  如果有一天
  我就这样饿死
  把我干凈的身体
  埋进土里
  埋在那些种子下面
  如果让我和种子相比
  我缺少的不仅仅是土壤
  走在胡琴的弦上
  学会低头走路的样子
  我永远走不到影子前面
  在我和你之间
  还有一段路要走
  我会把季节拴在胡琴上
  每弹断一根琴弦
  就开出一条新路
  起点和终点
  我选择弦的直线
  水天一色在手掌中间
  拨弄一曲天高云淡
  胡琴的旋律
  蓝宝石一样飞扬
  我在你们中间
  也有一段路要走
  要走出比路更远的距离
  走在琴弦的直线上
  或是路的曲线上
  学会低头走路的样子
  所有景色才会记在心里
  这个时间又见雪花纷落
  现在这个时间,脚步像雪花纷飞
  马路上人越来越多
  此刻拥挤的心情,空气一样稀薄
  时间也被挤出来,和我这个年纪很像
  唯一能挤出来的也只有时间了
  像天空被剥离下来的雪花
  一片一片掉下来,瞬间变成流水
  雪越下越大
  落满我的周身
  尤其鬓边,很白
  雪,不知道要下多久
  我还在路上,始终在雪花中奔波
  在我要去的路上跋涉
  所有路都白了,这座城市
  散发着洁净的气息
  天黑之前我能不能抵达
  一直在漫长的路上
  这个时间,雪花一直在纷落
  回家过年
  路边所有的草,枯萎或鲜绿
  都会被我的脚步带走
  摇晃的生命,一直在挺拔
  我只是担心,始终在路上的生命
  在路上,会不会像你一样
  把思念和牵挂,这端铺到那端
  年关的天空,蓝得高贵
  每到这个时候都会有两片雪花
  被挤下来,还有被挤疼的心口
  阳光下我看见
  雪花化成脸上的痕
  一直期望,能用一张纸折成
  回家的路线
  让一只桅杆在家的方向
  冉冉升起
  急切地脚步,越来越近
  每接近一点,清晰就多一寸
  双手提拎的包裹,比我的身体还重
  里面有父亲爱喝的老酒
  有母亲喜欢的羊绒毛衫
  还有,永远无法散尽的
  粗茶淡饭的谷香
  家的味道
其他文献
曹辉,辽宁营口人。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文学》《光明日报》《文汇报》《诗刊》《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发表多篇作品。出版散文集、诗集及心理学书籍共7部。  仁是蒲公英的种子,随风散落天涯,到哪儿都是家。仁能聚沙成塔,也能集腋成裘。它是超越阶级和时空的一种洪荒之力,是天人合一的道,是令人安心的符咒。仁人是仁的有机载体,古今不乏。老藤的长篇小说《刀兵过》,就是围绕一个“仁”字展开的,它成功刻画了中国文
期刊
北国的冬天,冰天雪地  辽河银装素裹  大地,仿佛一张飘动的纸页  春消息,报得梅香一点红  夜深,冬静,星星闪耀天空  嘎嘎的脆裂聲里  传递一种涌动,一种激情  冬是春的开始,去年今日  那个叫淘的女孩,那个姓聂的诗人  还有一大帮满怀梦想的人  在辽河岸,奏响了一场冰上圆舞曲  久违了,熟悉又陌生的舞姿  久违了,春心荡漾的旋律  高山挺起了脊梁,圣洁的雪  一茬茬落满了孩子们的田字格  冬
期刊
那些童年  散落在龙江两岸  有浪花、夕阳  有父亲的桨,炊烟袅袅的呼喊  那时天空  飞越过鸥鹭和纸鸢  梦,种植在云里,随风渐远  渔网、沙滩  光着脚丫捡海螺  那种时光,一去就不复返  鬓霜如苔生,层层沧桑感  吟咏那漂泊身  存储爱怨酸甜心  稻花香里  终究有一枚诗眼,屬于恬淡清欢
期刊
郑板桥  身如竹  咬定青山  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瘦如兰  画里,画外  弥久益香  啃诗书充饥  卖字画糊口  无限才情  养不肥  一个县吏  如梅傲骨  偏偏生有一颗喜欢卧听的心  总为一枝一叶  长夜难眠  现代人  把你装裱成  糊涂的时尚  挂在生活中  以求,通过一座  艺术的板桥  活出,你难得的潇洒  王 维  你打山西而来  穿过田园,深入山水  以寂为乐,闲余时  就与对门
期刊
我见过很多有嗜好的人,却没见过像他那样对一件事物超常的珍惜。  我们单位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老吴的胡须是一道美到极致的风景。每逢单位有集体活动,尤其是在室外容得下上千人的广场上,几百号的人都想亲眼目睹老吴的胡须,比特警队的现场表演还有人气。加上他那高大的身躯,方方正正的国字脸,绝对是一个玉树临风的样子。他的胡须也在风中长了精神,一缕美髯,轻轻飘摆,柔润之中带着阳刚之气,如梦如幻,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
期刊
朝颜,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29届高研班学员,参加第16届全国散文诗笔会、第2届全国新青年诗会。在《人民文学》《青年文学》《诗刊》《星星》《草堂》《诗潮》《扬子江》等刊发表作品百万余字,入选《中国诗歌排行榜》等年度选本。获《民族文学》年度奖、叶红女性诗歌奖、三毛散文奖、香港青年文学奖等奖项。出版作品集《天空下的麦菜岭》《陪审员手记》。  1.角色  把一盆花从东边搬到西边  把一只纽扣从正面缝
期刊
吕丽华,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营口市作家协会顾问。2007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2009年出版长篇小说《情殇》。2015年出版长篇小说《情迷马绍尔》。  张建军是一名普通的音乐教师,是星光璀璨的乐坛中一位默默耕耘了一生的音乐匠人。而我是一个对乐器和乐谱一窍不通的乐盲,是什么原因让我产生了要写一个音乐老师的冲动呢?  那是2018年的重阳节,一支由五十多位退休干部组成的营口市老干部艺术团在营口文化艺术中
期刊
写在秋天  在落叶间打坐  在风中探寻童年的笑声  在雨滴里找回你的影子  一无所有的日子,风追赶着时间停停走走  秋天是成熟的少女  秋天里残缺的黄昏  秋天是丰满的粮食  大地上的相遇是前世的缘,像雨滴终回故里  目光一次次转回故乡的方向  老屋,枣树,磨盘,曾经里童年的记忆  飘零的落叶,一路高唱  仰望和俯视这片土地,泪水粘满天空的云团  童年  风在追赶着时间  沿着村口的那条小路,拐过
期刊
沙克,当代著名诗人,一级作家,文艺批评家。60后,生于皖南,居住南京。历任多家媒体杂志记者、主任编辑,高校兼职教授,北大访问学者,政府、教育及文艺机构顾问等。现从业于文艺研究、文艺编辑、文艺协会。《中国文艺家》杂志特约副总编。   文本有散文、诗、小说及文艺评论等数百万字,出版专著十多种。作品被收入全国二百余种文学选集、典籍。曾赴亚欧非美澳访问交流、采风写作,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法、日、俄、以、西、
期刊
打盹  垛口下的老汉 在打盹  草坡上的羊儿 在打盹  鸟巢里的夕阳 在打盹  晚风 轻叹了一口气  群山 向后退了退  午后  放羊老汉 在背风坡晒着太阳  洁白的羊群云朵一样 静卧在青青的草上  他们都眯着眼睛 披着薄如蝉翼的阳光  此刻 万物不语  风 是大地的呼吸  中草药  总把身段放得一低再低 直接低进砂砾、泥土  一生也不曾开口说一句话 只是默默地扛起人间的痛楚  所以 这满怀悲悯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