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荚螟成虫种群监测方法的效果比较

来源 :山东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6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豆荚螟[Etiella zinckenella (Treitschke)]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对豆类生产危害十分严重。为提高田间诱捕和监测效率,本试验对豆荚螟性诱剂三种诱捕器以及性诱剂产品在整个大豆种植期的诱捕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相比蛾类通用诱捕器和水盆诱捕器,三角形诱捕器有更好的诱捕效果;豆荚螟性诱剂产品对豆荚螟有较好的诱捕效果,最大诱蛾量为9月13日的2.17头/诱捕器;试验中发现豆荚螟诱捕器还会诱捕到二点委夜蛾、棉铃虫、短额负蝗等害虫和寄生蜂、食蚜蝇、瓢虫等天敌昆虫。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粘虫在我国的发生危害呈现出新的特点.为明确济宁地区麦田中越冬代和1代粘虫的发生规律及科学指导新形势下该地区粘虫的防
本研究以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和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为指示菌,从大豆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到一株拮抗活性较高的菌株(D-7),经RecA基因序列分析,
以大穗型品种泰农18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施氮水平[不施氮(N0)、施氮量180(N180)、240(N240)、300 kg/hm~2(N300)]和3个种植密度[270(D270)、405(D405)、540万株/hm~2(D540)],研究了密植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