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甄头是个光棍,一辈子没结婚,没结婚也就没儿没女,掉井不挂下巴,倒也清爽干净。
老甄头年轻的时候,是村子里少有的几个识字且还能写得很好看的毛笔字的人,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时写对联,少不了要找年轻的老甄头,老甄头于是成了村子里很受人尊敬的文化人。当然了,如果光是认识字且会写毛笔字也并不足为奇,奇的是老甄头还会写诗,五言也好,七言也罢,往往是信手拈来。尽管很多村子里的人并不太懂得老甄头写的诗,比如:有山岭不大,有树草不奇。霜来鸟南去,水东人向西。但对于村子里有一个会写诗的人,所有人还是十分的称奇,毕竟老甄头和很多人一样并没有读过书,而他认识字,会写字,还会做诗,大家都把老甄头当作了天才,因为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学来的,又是跟谁学的以及什么时候学的,但这些已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一个人却是光棍,难道是老甄头的心太高了吗?
老甄头并非愿意当光棍,生就一男人,不成家立业肯定有病,老甄头也一样,老甄头没病,身体没病,心里也没病,健康不说,身体好的牛一般,三五个小伙子近不了他跟前,身体差点的跟他比划,基本上是一扒拉一个跟头。那么老甄头的不结婚就成了谜,男人纳闷,女人议论,最终大伙还是把老甄头划到了有病的行列。老甄头也知道大家的议论,可他不在乎,你们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我有病也好,没病也罢,我自己知道就行。
按说老甄头的条件还是很好的,一个人过日子,有力气,不缺钱,老甄头还有文化,不仅能写毛笔字,还能写诗,这在农村里绝对是货真价实的抢手货,因此很多女人都掂心他,大姑娘、小寡妇甚至有些裤腰带不太结实或者好奇心重的已婚妇女也掂心。常言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掂心。
那时候村子里的妇女都愿意刺绣,在白的确良布上刺绣着鸳鸯戏水、仙鹤朝阳什么的图案,或门帘、或桌布,任谁家里都要挂着一些干干净净、图案雅致的布帘,既显着干净,也体现了女人的趣味。因为老甄头会写诗,以及妇女们愿意和老甄头接近,妇女都纷纷请老甄头在她们的刺绣上做诗,而老甄头也好请,只要是三杯水酒即可。一般来说,老甄头先是提笔在手,凝视着绣布上的图画,而后是端起酒杯,连干三杯,酒杯放下的瞬间,饱墨的毛笔已经是龙蛇飞舞,眨眼之时一首诗已经写就。而那些并非为求诗的妇女则早已经惊叹得脸色潮红,恨不得嘤咛一声晕倒老甄头怀中方才过瘾。
可老甄头往往是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去,摇摆着双手,哼着二人转小帽,驾风而去。
尽管老甄头对所有女人都并不在意,可时间长了,老甄头还是被一个叫春红的已婚妇女给拿下了。具体的经过是这样的,春红的丈夫原本是村子里很帅的小伙儿,跟天生风骚的春红倒也般配。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春红丈夫在一次和人逞能比赛喝酒,一下子喝大了,喝大了又摔倒了,要说也寸,偏偏就把男人最重要的地方给摔坏了,任凭天南海北的治疗,偏方正方的吃药就是不好,于是春红成了守活寡的女人。春红那时正是二十八、九岁的年龄,一到夜里就急赤白脸的甚至恨不得一下子掐死丈夫。如此一来,春红不掂心要身体有身体、要钱有钱、要年轻又年轻的老甄头,那她就是有病。
那时还年轻的老甄头是个浪荡汉,整天没心没肺的四处溜达。因为春红丈夫总是在家,什么时候去和他聊天他都在,因此老甄头也就走顺脚般见天的去春红家,毕竟春红丈夫曾经是老甄头的酒友,如今春红丈夫废了,他不能让酒友憋屈着,于是经常地和春红丈夫喝喝酒。按说春红丈夫是因为喝酒喝出的毛病,是坚决不能容忍丈夫再喝酒,可因为是和老甄头喝酒,不仅同意,且还尽可能的掂对几个菜。于是,春红丈夫总是很快的喝醉,喝醉了倒头就睡,春红便接过丈夫的酒杯,继续和老甄头喝酒。老甄头不愿意和女人喝酒,又不好意思不喝,晒脸般连喝几大杯也就醉了,春红于是醉眼朦胧地看着一对男人,兀自地陶醉。
男人不喝醉,女人没机会。春红终于在某一天的酒后,情感冲破了理智的大门,跟老甄头生米煮成了熟饭。当老甄头清醒后,看见风情万种的春红正痴迷地抚摸着自己长满连毛胡子的脸,心里暗叫了一声“不好”,撒腿就跑。
老甄头一跑就是三年,三年后老甄头回到村里是因为他听说春红死了,也知道了自从他跑了以后,水灵灵的春红便日渐枯萎,两年后一病不起,第三年都没熬过年便死了。
老甄头蒙头转向地在村子里转悠,没了魂一般,别人不知道老甄头中了什么邪,老甄头自己知道咋回事。老甄头从此变得沉默且萎靡起来,对女人真的没有了兴趣,那些还掂心老甄头的女人看见如今的老甄头的邋遢样,也都暗暗的为自己没有对老甄头下手而庆幸。渐渐的,老甄头成了一个被全村人视而不见的人,飘忽着,游荡着,幽灵一般。
老甄头重新被村子人注意,却是因为老甄头突然间做了一件天翻地覆的大事。
很长时间没人知道老甄头到底在干什么,也见不到老甄头偶尔去供销社买酒,只是隔三差五地看见老甄头依然往已经死了的春红家跑,和春红丈夫把门关的死紧,个把时辰出来后,老甄头和春红丈夫都精神抖擞地站在院子里,仰着脸看着瓦蓝瓦蓝的天,听着不知名的鸟在远远的树林里鸣叫,个把小时都不动。
人们终于发现老甄头和春红丈夫秘密的时候正是秋收,全村子都在忙着秋收,惟独老甄头和春红丈夫却总是往山上跑。一个上山采蘑菇的妇女偶然发现了他们的秘密,原来他们竟然在山里边偷偷地种大烟(鸦片),满山里的白的红的粉的大烟花十分好看。老甄头和春红丈夫右手夹着一个用竹片固定起来的刀片,左手心里握着一个敞口的兰花瓷盅,左手大拇指按着大烟葫芦上面的圆顶,拇指和中指夹着大烟葫芦的底部,刀片在大烟葫芦划上一圈,立刻有白色的汁液出来,数百个大烟葫芦割过后,又开始用右手拇指将大烟葫芦上的汁液收集到兰花瓷盅里。那个妇女简直都看迷糊了,既不敢相信他们竟敢光天化日之下私种大烟,更不相信他们竟然如此的熟练。
妇女如获至宝地回到村子里,神秘地开始向每一个人进行口口相传。于是,老甄头和春红丈夫种大烟的数量已经达到了满山遍野,而老甄头和春红丈夫竟然是一对大烟鬼也不胫而走。当然,这一切老甄头和春红丈夫却并不知道。
因为春红丈夫没有孩子,所以老甄头和春红丈夫便无所顾忌地抽大烟,当然他们抽大烟的方法并非我们电影里看到的那样复杂。春红丈夫点着豆油灯,盯着老甄头的手,老甄头的手指蘸了点豆油后,将一块豆粒大小黑褐色的东西捻捏着,而后把黑褐色的大烟在豆油灯的火苗前烤着,直到十分的柔软,才把大烟按在一根芦苇管前端,然后用一根在豆油灯上烧红的缝衣针,在大烟前扎出一个小洞,后交给春红丈夫,春红丈夫如获至宝的将芦苇管放在嘴里,将大烟对准豆油灯的火苗,使劲地吸着,老甄头用缝衣针不断地随着大烟的燃烧而往芦苇管里添加着外边的大烟,直到全部吸光,春红丈夫才慢慢地吐出一口青烟,无比舒服地仰躺到炕上。
这样吸食大烟因为相对繁琐,一般他们都是在晚间才做。中午或其他时间,他们都是把一小块大烟放在小瓷盅里,嘴里叼着芦苇管,就着灶膛里的火,用一根烧红的细铁丝来烫着吸食,他们称之为“打铁”。
老甄头和春红丈夫种大烟、抽大烟的事情第二天便传到了乡里。下午时分,几名警察把老甄头和春红丈夫堵在了家里,当天他们在山上种的大烟也被全部铲除,而老甄头也因为是首犯而被关进了笆篱子。
老甄头是否蹲笆篱子对于村里人并不重要。人们很快就忘了老甄头,可偷偷地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或者自留地里种几棵大烟却越来越多,理由是谁家孩子有个头疼脑热或者跑肚拉稀什么的,只要是吃上大米粒大小一块,立刻就好。于是种几棵大烟成了村里人心照不宣的事情。
老甄头从监狱里出来的时候,真的成了老头,走路摇晃着,牙也掉的成了豁牙子,说话漏风不说,还吐沫星子直喷。尽管如此,老甄头却真的成了大烟鬼。多年来积攒下来的钱全都买了大烟,村子里的人因为谁家都有那么几克,加之日子实在是太穷了,所以都把老甄头当成了摇钱树,而老甄头则再也无需冒着蹲笆篱子的危险去种大烟,只要是他有钱,村子里的大烟完全可以供他抽下去。
每天抽三遍大烟和每天吃三顿饭一样的老甄头,闲暇的时间便背着手往村子里的坟地里跑,没人知道他为什么去坟地,也没人关心他去坟地,只有老甄头自己知道,那里有两个女人,一个把他活埋在了人间,一个被他送到了阴曹。被他送到阴曹的人一定是春红,而那个把他活埋在人间的又会是谁呢?老甄头多年后在老人院临死的时候问从乡医院里赶来给他急救的老大夫:我12岁那年住院,和我同病房的那个小姑娘到底是怎么死的?!
老甄头年轻的时候,是村子里少有的几个识字且还能写得很好看的毛笔字的人,逢年过节、红白喜事时写对联,少不了要找年轻的老甄头,老甄头于是成了村子里很受人尊敬的文化人。当然了,如果光是认识字且会写毛笔字也并不足为奇,奇的是老甄头还会写诗,五言也好,七言也罢,往往是信手拈来。尽管很多村子里的人并不太懂得老甄头写的诗,比如:有山岭不大,有树草不奇。霜来鸟南去,水东人向西。但对于村子里有一个会写诗的人,所有人还是十分的称奇,毕竟老甄头和很多人一样并没有读过书,而他认识字,会写字,还会做诗,大家都把老甄头当作了天才,因为没有人知道他是怎么学来的,又是跟谁学的以及什么时候学的,但这些已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一个人却是光棍,难道是老甄头的心太高了吗?
老甄头并非愿意当光棍,生就一男人,不成家立业肯定有病,老甄头也一样,老甄头没病,身体没病,心里也没病,健康不说,身体好的牛一般,三五个小伙子近不了他跟前,身体差点的跟他比划,基本上是一扒拉一个跟头。那么老甄头的不结婚就成了谜,男人纳闷,女人议论,最终大伙还是把老甄头划到了有病的行列。老甄头也知道大家的议论,可他不在乎,你们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我有病也好,没病也罢,我自己知道就行。
按说老甄头的条件还是很好的,一个人过日子,有力气,不缺钱,老甄头还有文化,不仅能写毛笔字,还能写诗,这在农村里绝对是货真价实的抢手货,因此很多女人都掂心他,大姑娘、小寡妇甚至有些裤腰带不太结实或者好奇心重的已婚妇女也掂心。常言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掂心。
那时候村子里的妇女都愿意刺绣,在白的确良布上刺绣着鸳鸯戏水、仙鹤朝阳什么的图案,或门帘、或桌布,任谁家里都要挂着一些干干净净、图案雅致的布帘,既显着干净,也体现了女人的趣味。因为老甄头会写诗,以及妇女们愿意和老甄头接近,妇女都纷纷请老甄头在她们的刺绣上做诗,而老甄头也好请,只要是三杯水酒即可。一般来说,老甄头先是提笔在手,凝视着绣布上的图画,而后是端起酒杯,连干三杯,酒杯放下的瞬间,饱墨的毛笔已经是龙蛇飞舞,眨眼之时一首诗已经写就。而那些并非为求诗的妇女则早已经惊叹得脸色潮红,恨不得嘤咛一声晕倒老甄头怀中方才过瘾。
可老甄头往往是转身大步流星地离去,摇摆着双手,哼着二人转小帽,驾风而去。
尽管老甄头对所有女人都并不在意,可时间长了,老甄头还是被一个叫春红的已婚妇女给拿下了。具体的经过是这样的,春红的丈夫原本是村子里很帅的小伙儿,跟天生风骚的春红倒也般配。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春红丈夫在一次和人逞能比赛喝酒,一下子喝大了,喝大了又摔倒了,要说也寸,偏偏就把男人最重要的地方给摔坏了,任凭天南海北的治疗,偏方正方的吃药就是不好,于是春红成了守活寡的女人。春红那时正是二十八、九岁的年龄,一到夜里就急赤白脸的甚至恨不得一下子掐死丈夫。如此一来,春红不掂心要身体有身体、要钱有钱、要年轻又年轻的老甄头,那她就是有病。
那时还年轻的老甄头是个浪荡汉,整天没心没肺的四处溜达。因为春红丈夫总是在家,什么时候去和他聊天他都在,因此老甄头也就走顺脚般见天的去春红家,毕竟春红丈夫曾经是老甄头的酒友,如今春红丈夫废了,他不能让酒友憋屈着,于是经常地和春红丈夫喝喝酒。按说春红丈夫是因为喝酒喝出的毛病,是坚决不能容忍丈夫再喝酒,可因为是和老甄头喝酒,不仅同意,且还尽可能的掂对几个菜。于是,春红丈夫总是很快的喝醉,喝醉了倒头就睡,春红便接过丈夫的酒杯,继续和老甄头喝酒。老甄头不愿意和女人喝酒,又不好意思不喝,晒脸般连喝几大杯也就醉了,春红于是醉眼朦胧地看着一对男人,兀自地陶醉。
男人不喝醉,女人没机会。春红终于在某一天的酒后,情感冲破了理智的大门,跟老甄头生米煮成了熟饭。当老甄头清醒后,看见风情万种的春红正痴迷地抚摸着自己长满连毛胡子的脸,心里暗叫了一声“不好”,撒腿就跑。
老甄头一跑就是三年,三年后老甄头回到村里是因为他听说春红死了,也知道了自从他跑了以后,水灵灵的春红便日渐枯萎,两年后一病不起,第三年都没熬过年便死了。
老甄头蒙头转向地在村子里转悠,没了魂一般,别人不知道老甄头中了什么邪,老甄头自己知道咋回事。老甄头从此变得沉默且萎靡起来,对女人真的没有了兴趣,那些还掂心老甄头的女人看见如今的老甄头的邋遢样,也都暗暗的为自己没有对老甄头下手而庆幸。渐渐的,老甄头成了一个被全村人视而不见的人,飘忽着,游荡着,幽灵一般。
老甄头重新被村子人注意,却是因为老甄头突然间做了一件天翻地覆的大事。
很长时间没人知道老甄头到底在干什么,也见不到老甄头偶尔去供销社买酒,只是隔三差五地看见老甄头依然往已经死了的春红家跑,和春红丈夫把门关的死紧,个把时辰出来后,老甄头和春红丈夫都精神抖擞地站在院子里,仰着脸看着瓦蓝瓦蓝的天,听着不知名的鸟在远远的树林里鸣叫,个把小时都不动。
人们终于发现老甄头和春红丈夫秘密的时候正是秋收,全村子都在忙着秋收,惟独老甄头和春红丈夫却总是往山上跑。一个上山采蘑菇的妇女偶然发现了他们的秘密,原来他们竟然在山里边偷偷地种大烟(鸦片),满山里的白的红的粉的大烟花十分好看。老甄头和春红丈夫右手夹着一个用竹片固定起来的刀片,左手心里握着一个敞口的兰花瓷盅,左手大拇指按着大烟葫芦上面的圆顶,拇指和中指夹着大烟葫芦的底部,刀片在大烟葫芦划上一圈,立刻有白色的汁液出来,数百个大烟葫芦割过后,又开始用右手拇指将大烟葫芦上的汁液收集到兰花瓷盅里。那个妇女简直都看迷糊了,既不敢相信他们竟敢光天化日之下私种大烟,更不相信他们竟然如此的熟练。
妇女如获至宝地回到村子里,神秘地开始向每一个人进行口口相传。于是,老甄头和春红丈夫种大烟的数量已经达到了满山遍野,而老甄头和春红丈夫竟然是一对大烟鬼也不胫而走。当然,这一切老甄头和春红丈夫却并不知道。
因为春红丈夫没有孩子,所以老甄头和春红丈夫便无所顾忌地抽大烟,当然他们抽大烟的方法并非我们电影里看到的那样复杂。春红丈夫点着豆油灯,盯着老甄头的手,老甄头的手指蘸了点豆油后,将一块豆粒大小黑褐色的东西捻捏着,而后把黑褐色的大烟在豆油灯的火苗前烤着,直到十分的柔软,才把大烟按在一根芦苇管前端,然后用一根在豆油灯上烧红的缝衣针,在大烟前扎出一个小洞,后交给春红丈夫,春红丈夫如获至宝的将芦苇管放在嘴里,将大烟对准豆油灯的火苗,使劲地吸着,老甄头用缝衣针不断地随着大烟的燃烧而往芦苇管里添加着外边的大烟,直到全部吸光,春红丈夫才慢慢地吐出一口青烟,无比舒服地仰躺到炕上。
这样吸食大烟因为相对繁琐,一般他们都是在晚间才做。中午或其他时间,他们都是把一小块大烟放在小瓷盅里,嘴里叼着芦苇管,就着灶膛里的火,用一根烧红的细铁丝来烫着吸食,他们称之为“打铁”。
老甄头和春红丈夫种大烟、抽大烟的事情第二天便传到了乡里。下午时分,几名警察把老甄头和春红丈夫堵在了家里,当天他们在山上种的大烟也被全部铲除,而老甄头也因为是首犯而被关进了笆篱子。
老甄头是否蹲笆篱子对于村里人并不重要。人们很快就忘了老甄头,可偷偷地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或者自留地里种几棵大烟却越来越多,理由是谁家孩子有个头疼脑热或者跑肚拉稀什么的,只要是吃上大米粒大小一块,立刻就好。于是种几棵大烟成了村里人心照不宣的事情。
老甄头从监狱里出来的时候,真的成了老头,走路摇晃着,牙也掉的成了豁牙子,说话漏风不说,还吐沫星子直喷。尽管如此,老甄头却真的成了大烟鬼。多年来积攒下来的钱全都买了大烟,村子里的人因为谁家都有那么几克,加之日子实在是太穷了,所以都把老甄头当成了摇钱树,而老甄头则再也无需冒着蹲笆篱子的危险去种大烟,只要是他有钱,村子里的大烟完全可以供他抽下去。
每天抽三遍大烟和每天吃三顿饭一样的老甄头,闲暇的时间便背着手往村子里的坟地里跑,没人知道他为什么去坟地,也没人关心他去坟地,只有老甄头自己知道,那里有两个女人,一个把他活埋在了人间,一个被他送到了阴曹。被他送到阴曹的人一定是春红,而那个把他活埋在人间的又会是谁呢?老甄头多年后在老人院临死的时候问从乡医院里赶来给他急救的老大夫:我12岁那年住院,和我同病房的那个小姑娘到底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