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静脉留置针送管技巧的比较研究

来源 :国际护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chang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改进静脉留置针送管技巧,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方法

将40人次随机分为两组,使用单手送管法和双手送管法,提高穿刺成功率。

结果

在穿刺手法不变的情况下,依据血管条件选择适当的送管方法,将大大提高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

结论

双手送管法有效地提高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浙江省嘉善县2006—2015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6—2015年嘉善县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嘉善县2006—2015年累计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2 625例,年均发病率为50.22/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504.706,P<0.01);每年4—7
目的探讨生物型假体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翻修术后的康复训练方法及效果评价。方法对72例行生物型人工髋关节翻修术的患者,根据术中骨缺损情况、不同生物型假体的选择、假体固定牢固度及患者的心理、生理情况不同,进行个体化、循序渐进、系统全面的康复护理。包括术前系统全面的适应性训练;术后循序渐进的肌力、关节活动度练习;个体化卧位、坐位、立位和行走练习;出院前居家护理康复指导,并于术后3、6个月、1年进行门诊复查,
目的探讨改良经皮经肝胆道镜(PTCS)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护理效果。方法改良组29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应用改良经皮经肝胆道镜治疗,在围手术期开展健康宣教、术前指导、术后并发症观察与护理等整体护理;选择传统方法治疗的2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结石取净率、并发症的发生率、总治疗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结石取净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改良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平均时间明显缩短(P
目的 测定博莱霉素致肺纤维化动物模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研究其与肺成纤维细胞表面Thy-1表达阳性率之间的关系,探讨肺纤维化发病机制.方法 发于不同时间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Thy-1表达阳性率,采用胸
近年来,由于免疫缺陷疾病的增多及侵入性医疗操作的发展,我国机会性致病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增加。由于临床不规范使用甚至滥用抗真菌药物,机会性真菌的治疗面临耐药的重大挑战。此文就近年来临床常见的机会性致病真菌,如念珠菌属、曲霉菌属、隐球菌属、踝节菌属及毛霉菌属的耐药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目的评价耳穴埋豆改善NNIS-1级和NNIS-2级术后失眠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NNIS-1级和NNIS-2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耳穴埋豆,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根据《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比较两组的睡眠质量情况。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在入睡时间上明显缩短,手术后睡眠效率明显提高,术后第五晚睡眠效率已接近手术前的平均睡眠效率,睡眠
目的 探讨浆细胞白血病患者肺动脉高压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 发介绍我院收治的1例以肺动脉高压为首要表现的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并结合国内外文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受到寨卡病毒病疫情的威胁,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寨卡病毒病已成为全球紧急公共卫生事件。本文就寨卡病毒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学特征以及相关的临床症状和并发症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提出相关预防控制措施。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是现今医院感染控制的一大难题,目前临床常用治疗药物如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存在毒性大、费用高等缺点,因此开发新型抗菌药物及治疗手段成为新的趋势,目前已有研究证实达托霉素、特地唑胺和达巴万星等药物可能具有一定的效果。本文对MRSA治疗的新型药物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