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在技术进化中历久弥新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chen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文语境中,榫卯时常与传统建筑和家具等木制人工物品有关。一块木头上凸出的部分称为榫,另一块相应凹入的部分叫做卯。两者需要成对儿出现,才能把不同木构件连接起来。对研究科技史的专业学者来说,榫卯不过是一个普通、甚至泛泛的技术用词,代表一种普遍的节点构造方式。然而,随着全球化在近几十年的深入发展,无论国内还是海外,无论大众传媒还是专业研究界,榫卯的话题都日益受到关注。

  這种互动式的展览,进一步激发、拓展了我们今天对古代木结构技术的兴趣。之后,展览内容被编辑成册,以《榫卯的魅力》为书名正式出版。该书把一种隐藏在木结构中的节点构造方式,放在传统技艺和中国文化的宏大背景中,勾勒出一幅简单易懂、却又宽广深邃的图景。没有机会亲临展览的人们,通过图书同样可以感受到榫卯的魅力。
  榫卯的魅力来自哪里?由榫卯连接的构件结成特定的序列和结构,形成具有实用功能的建筑、家具、车船等,通过漫长的历史积淀,逐渐凝结为具有东方特色的技术文化和审美趣味。借用生命科学的术语,榫卯已经构成当前人们理解中国传统人工物世界的技术基因。书中文字配有英文翻译,有利于该书的国际传播。“榫卯”对应的英文表述是“mortise and tenon”。从词序上看,榫并不对应“mortise”一词,“tenon”才指凸的东西。从词源上看,汉语中的“榫”字与木直接有关,而“tenon”并不必然如此。上述微妙差异提醒人们,谈论榫卯这一技术基因,同样不能脱离语言和文化的情境。
  纵览世界建筑史,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在地面以上的木构架及其建造方式独树一帜。柱、梁、枋、檩、椽、斗拱等基本构件组成一个复杂而又规章有序的构造体系。这些构件几乎都依赖榫卯的连接才能发挥作用。在不同建筑构造和结构中,榫卯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功能与工艺。从历史的角度看,它们和不同的历史文化地域背景、工匠体系、工艺传统及木作工具息息相关,从而形成一套“基因”序列或“语言”系统,表达着古代工匠技术体系中的特定技术知识。今天,越来越多的学者们专注于解码、编译这些隐含的技术基因和文化信息。
  榫卯已成为今天古典中式家具设计的一种造型手段。或结构或形式上,多种榫卯组合,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很多人赞同,榫卯作为传统中式家具之魂,凝结了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精粹,体现了东方人含蓄的美学和情趣。而据笔者观察,榫卯其实已升华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语法,跨越建筑和家具等不同设计领域。这似乎反映了一种趋势,一边是现代技术和产业分类日益细致和专业化,另一边则是物质文化表达越加趋同和符号化。
  榫卯现象也让我们能够管窥技术知识的广泛应用和适应性。除了建筑和家具之外,在古代车辆、船舶、桥梁、农具、乐器等领域,无论是小型器物还是大型制造中,榫卯无处不在。明代的《天工开物》把手工行业按领域分类,根据的是生产资料的物质属性和工作方法不同。当今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科技馆林林总总,常常不约而同地把藏品按纸质、陶瓷、木质、石质等基本物质属性来进行分类展示和储存,依据的是“物质文化”的理论基础。榫卯的构造逻辑却可以跨越物质、产品类别。它最集中体现在木制构件中,但也扩展应用于金属、砖石材料中,以及不同技术情境下的建造。榫卯结构如果出现在牌坊、房屋等石制建筑中,人们很可能从中观察到对木质建筑的模仿痕迹,比如贵州绥阳张公祠。由此可见,榫卯这一技术基因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榫卯源自传统手工技艺系统,其所依赖的技术环境正经历瓦解和重构。钢、合金、塑料、纳米复合材料等大行其道,必然伴随新的方法和技术,以取代榫卯在传统砖石木构体系中承担的角色。在技术环境变迁的压力下,榫卯没有淡出人们的视线,反而不断以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努力嵌入那些具有更强适应性的技术人工物。无论是利用榫卯连接的现代技术不断构建出新的秩序,还是东亚传统木构建造和制作技艺通过不断创新,最终获得了更多的传承机会,榫卯都不会沉没在技术进化的长河之中。它的魅力将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其他文献
陈学明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创新基地副主任、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等职务。  吴新文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教授、研究员。主要从事中西方文明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识形态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代表作包括《再造文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合著)等。  
本书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从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五个方面阐释伟大抗疫精神的内涵、价值、意义和影响,生动诠释抗疫中充分展现出来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是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伟大抗疫精神的重要参考。  本书精选了90余篇在人民日报发表的重要评论文章,其中有高屋建瓴、铿锵有力的社论、评论员文章,更有情真意切、激浊扬清的任仲平长
说起烟台,我们都会想到烟台苹果、张裕葡萄酒等。但是大家知道烟台苹果、张裕葡萄酒的渊源吗?本书便可以告诉我们。  本书收录的第三篇文章《倪维思在烟台——倪维思夫人回忆录》记载了一些倪维思引进西方水果的往事。倪维思来到山东之后,发现“山东和他的家乡几乎处于同一个纬度,生长的水果种类也基本相似,但是,除了少数几种之外,其他品种的品质比他的家乡要差。他很早就萌生了一个想法,要用美国的品种改良山东的水果品质
党的十九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擘划了未来三十年我国发展的宏伟蓝图,制定了两阶段发展的战略安排。即: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中国人的历史使命。到建党100周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一场突如其来的
牛忠玉 林彦 徐晨阳 著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21.3  78.00元  牛忠玉  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日阿系。1986年日本川崎医大留学归国,30多年来在中日两国之间长期从事旅游、体育、文化、医学交流。现任广州云雾雾化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江西中央苏区宁都文化教育大使。  林彦  1984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在高校任教数十年,曾被选为天河区人大代表、人大常委。现从事教育产业。  徐晨阳
吴敬琏 厉以宁 林毅夫 贾康等 著  群言出版社  9787519300517  2016-03 45.00  全书汇集了中国经济界最权威的经济学家、国务院、财政部智囊,选取了他们在2016年1月~2月最新的文章,通过他们对“供给侧改革”的解读,为企、政、商紧跟中央决策、破解经济困局,提供方向和方法。而且在2016年这一“十三五”开局之年,对未来五年的中国经济趋势进行分析,为生活在经济大变局时期的
(英)霍金 著 吴忠超 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9787535774408  2014-07 42.00  霍金探讨宇宙神秘的一系列畅销书使全球读者眼花缭乱。如今,这位杰出的宇宙学家首度将目光转向自己,用简明、风趣、坦诚的笔触,讲述了自己从伦敦男孩成长为国际学术巨星的人生岁月,成为读懂名著《时间简史》及霍金个人宇宙的一扇窗。
韩玮 著  山东美术出版社  2021.1  59.00元  韩玮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省美术家协会花鸟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山东画院艺术委员会委员、特聘画家,济南画院特聘画家,济南市美术馆理事会理事,山东省政协九届、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山东省委常委,美术教育家,中国花鸟画画家。  本书以中国绘画
這是一本关于河流文化的主题原创绘本。近百年来,湘江在水质、沿岸的经济、自然景区的开发、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已是一片繁华的新湖南面貌。绘本用大幅画卷描绘出秀美的湘江景观,并将这些变化巧妙的融入其中,如高铁穿山而过、高楼林立、大桥横跨、新农村遍布等。
张秋明 何金钊 陆专灵 郭忠宝 主编  海洋出版社  2019.6  88.00元  张秋明  现任广西水产技术推广站书记、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长期从事水产技术科研、推广工作。2000年至今主持和参与编制并已发布实施的广西地方标准15项,参加工作至今在公开发行的科技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目前在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的领导部署下负责组织广西水产养殖业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