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幼儿伸展探究的触角:“探究式”美术教学启示

来源 :家教世界·现代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uojishu0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以灌输为主、以单一欣赏范画为主的教学模式,幼儿依样画葫芦,作品中没有幼儿的自我思想,只是注重技能的培养,讲评时也以“像不像”为主要的评价标准,侧重于幼儿表现的绘画主体是否形象、色彩搭配是否鲜艳、画面布局是否合理……长此以往,幼儿在绘画时会严格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绘画仿效,扼杀了幼儿的创造潜能。因此,我们想摸索一种美术教学的新模式——幼儿园“探究式”美术教学。
  “探究式”美术活动中的“探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探究是指给予幼儿充分表达表现空间的一种探究活动。狭义的探究,也就是美术表现方法的探究,让幼儿通过研究、摸索,自行发现多样化的美术表现方法。我想结合自己的实践,说说如何在狭义的“探究式”美术教学活动中,帮助幼儿伸展探究的触角。
  一、观察探究——让探究的触角感受更细致
  美术是自我情感或感受的一种有效的表达方式。观察探究,是指教师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孩子在活动中充分地感受绘画主体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再来探究物体的表现方法。
  1.巧借多媒体细致观察。
  教师通过多媒体、图片等手段,呈现形象、生动的物体,让幼儿通过观察,通过教师的引导,把握物体的明显形态,然后再来探究物体的美术表现方法。
  如小班的美术活动《动物笼》,主要是让孩子探究动物笼子的绘画表现方法,让孩子自己摸索到怎样画才是一只牢固的笼子。
  我们知道多媒体动感且色泽鲜艳,视觉冲击力强,能直观地展示绘画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带孩子们到草地上跟小动物们做游戏,突然来了大老虎等凶猛的动物,孩子们想出了将小动物们关进笼子送回动物园的办法。接着,结合课件把笼子的特征清晰地展现在幼儿的面前,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幼儿细致观察,把握笼子的特征:动物笼有长长的、密密的线条,然后提出明确的创作要求,请小朋友给这些凶猛的动物变出牢固的笼子来。(出示画有凶猛动物的绘画纸)看,笼子的四周小动物们已经变出来了,请小朋友们帮助变铁丝。想一想,怎样的铁丝才不会让大老虎从笼子里跑出来,画出跟别人不一样的铁丝就更好了。
  在教师的启发下,孩子们纷纷拿起笔画起来,当有孩子画的“铁丝”两端不能连接牢时,老师用游戏化的口吻引导:“啊呀,大老虎要从这里钻出来了,怎么办?你能修一修吗?”幼儿很自然地将线条延长了。从作品效果来看,孩子们不仅画得大胆,画得密,注意线条两端的连接,而且线条丰富,有的孩子画了直直的竖铁丝,有的画了横铁丝,有的画了格子铁丝,有的画了斜斜的铁丝,最有创意的是钰钰小朋友,画了电话线一样的铁丝!孩子们的探究、表现能力让我惊叹。
  可见,让幼儿通过观察,形象地把握住绘画主体的特征后,能更灵活地创作绘画内容。
  2.亲临大自然细致观察。
  大自然是多姿多彩的,存在着各种真实的、活生生的物体,教师可引导孩子在大自然中通过观察、通过与自然界万物的相互作用,自主探究创作主体的形态、特征,然后鼓励幼儿将自己探究的经过或结果通过绘画表现出来。
  如小班画“春雨”的活动,教师选择了春雨绵绵的时日,让孩子们撑着伞玩雨,观察春雨落下来的样子,引导孩子探究春雨掉到伞上、石头上溅出去的状态,落到泥土上看不见的秘密……然后再让孩子创作作品。有的画了又长又粗的直线——大雨;有的画了又短又细的直线——小雨,有的画了斜斜的从伞上溅出去的雨滴……由于孩子们感知、体验到位,探究成功,画面自然更生动了。
  可见,通过观察探究法,幼儿探究的触角感受更细致了,幼儿创作的作品也就更灵动了。
  二、材料探究——让探究的触角经历更丰
  富
  材料探究,就是说教师提供一些材料的支撑,让孩子通过跟材料的互动,自主探究、创造物体的不同姿态,从而进行创造性地表达表现。皮亚杰认为儿童知识的获得是主动探究和操纵环境的经过和结果,儿童的学习是他们进行发明与发现的过程。他主张让儿童通过探究、通过与材料的互动,获取认知,习得经验。
  如小班“有趣的小人”的活动,教师提供给孩子一些圆片、小棒、火柴以及吸管等材料,让孩子通过跟材料的互动,探究、表现小人的不同动态。然后引导孩子创造性地绘画小人,孩子们创造的小人动态特别丰富。有的双腿直立,有的双腿弯曲,有的双腿交叉,有的小腿架到肚皮上……可有趣了。
  通过材料探究法,让幼儿探究的触角经历更丰富了,幼儿创作的作品也就更生动了。
  三、情景探究——让探究的触角体验更真实
  情景探究,是指创设一个游戏的情景,让孩子们通过游戏,在游戏的情境中去感知物体的特性,探究多样化的表现方法。我们知道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它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儿童能够控制所处的环境,表现自己的能力与实现愿望,从成功和创造中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在游戏中幼儿是快乐的、主动的、积极的,游戏化的探究往往是最有效的。
  如小班的美术活动:“汽车滚画”。老师设计了“开汽车”的游戏情节,让孩子们当小司机开汽车,先探究让汽车开动的方法,引导幼儿经过尝试、琢磨,发现只有轻轻开才能将汽车开起来的秘密,因为幼儿园的玩具汽车非常轻(为孩子成功滚画做铺垫)。接着再引导孩子探究汽车开动的不同路线,鼓励幼儿想出跟别人不一样的开动轨迹(为鼓励孩子大胆作画做准备)。然后组织幼儿讨论、交流,就让孩子们创造性地去画了。因幼儿探究积极、有效,前面摸索到的方法他们都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了。有的汽车直直开,有的汽车会转弯,有的汽车还在盘山公路上开呢!特别有创意、特别大胆。
  在情景式的游戏中,幼儿探究的触角体验更真实了,只要探究充分、到位,幼儿创作的作品自然更多元了。
  四、支架探究——让探究的触角想象更奇妙
  支架探究,是指教师提供一定的绘画方法的支持,让孩子在教师提供的支架中探究表现绘画内容。
  美术活动中比较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技能的传授与创造性的培养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才能对孩子的绘画起促进作用。我们是这么做的:用形象化的语言教给孩子绘画的方法,授之以渔后再鼓励孩子大胆创造、大胆表现。
  例如小班画“彩色汤圆”的活动,教师用拟人化的语言教给孩子画圆的技能:圈圈要手拉手,以暗示孩子画封闭的圆,将表现的难点形象地告知幼儿。在幼儿获取表现方法的基础上,再引导孩子多元化地表现,如画出大小不同的汤圆,各种颜色的汤圆……
  我们知道,要孩子表现出多样、丰富的内容,也必须有一个技能的支持。倘若孩子说得天花乱坠,但是无从下手,无法表现,那也是枉然。教师通过具体化的语言告示,引领孩子掌握绘画的技能,然后再鼓励孩子多元表达,让幼儿探究的触角想象更奇妙了,创作的作品自然也就更加丰富了。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实施,幼儿的想象变得更奇特,表现得更流畅,有效帮助他们伸展了想象的触角。
其他文献
青年教师导师制是指由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和培养,使青年教师在一定周期内达到岗位的基本要求.在民办高校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有助于青年教师快速转变角色,
瑞典阿特拉斯公司推出一组 Boltec 完全机械化锚杆车,据称可提高劳动生产率20%。这种新式锚杆车可以安装常用的任何一种岩石锚杆。Boltec 锚杆车的新发展在于完全新式的单一
皮克泰(Prix Pictet)国际摄影奖的荣誉主席Kofi Annan于2011年3月17日晚宣布米奇·爱泼斯坦(Mitch Epstein)获得第三届皮克泰国际摄影奖环境可持续发展奖(Prix Pictet photog
目的基于流行病学调查,探讨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对儿童超重与肥胖的影响,为预防儿童肥胖的发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式在重庆主城某区抽取5所小学,对5所小
最近,一位幼儿园老师告诉我,放学时她班级的家长发现女儿的裙子被剪了3个洞。今天幼儿活动课是剪纸活动,是谁剪的呢?这位老师马上联想到她邻座的调皮学生吴某(化名),叫来询问,他不吱声,于是这位老师肯定地作出判断。爷爷来接吴某时,老师用不高兴的语气向家长说明了情况,要求家长赔偿。爷爷询问裙子的价格后对孙子说:“叫你妈妈拿钱来赔”,还对孙子进行了不买零食的过错惩罚。孙子一路哭到家告诉妈妈,他没剪过,也没有
期刊
我有一个平凡而真实的梦,那就是做一名幼儿园教师,当一个出色的孩子王。十四年前的那个夏天,我带着圆梦的兴奋和激情走到孩子们中间,成了一名幼儿园老师,从此开始了我的梦之旅,立志
期刊
亲社会行为主要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包括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在内的一切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1
期刊
目的:   (1)通过现况调查阐明铝职业接触人群的MCI患病情况,建立铝职业接触人群所引起的tau蛋白异常磷酸化位点与MCI之间的联系;   (2)通过体内实验探讨三氯化铝对小鼠学
孩子们对小汽车总是充满了无限的好奇,疯狂的赛车给孩子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用几个小积木才能让小车爬上山坡呢?为什么粘上棉花和毛线的路会让小汽车的速度变慢了呢?孩子们边探索边玩耍,不亦乐乎!  制作材料:旧纸箱、剪刀、双面胶、毛线、小汽车、即时贴、刻刀。  制作过程:  1.将一个大纸箱做成底座和三角形坡状,并用即时贴进行装饰。  2.在三角形坡上用即时贴、棉花、毛线、水果网、冰糕棒等制成跑道,并标注
期刊
日常生活情景中,幼儿会遇到各种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我们要注意引导孩子运用已有生活经验与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来学习数学,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一“变”:以“超市游戏”为平台,促进幼儿相关经验的发展  超市是幼儿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环境,幼儿对超市购物都有着丰富的经验。“超市购物”这一主题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教育价值,何不抓住孩子的兴趣,将10以内组成、加减的教学内容与之结合起来呢?经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