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适应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2456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旨在从方法学的角度比较3种有脑保护效应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适应(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IPOC)模型的成功率、稳定性及其保护作用,以期为IPOC机制的研究建立良好的动物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1组(开颅电凝大脑中动脉+双侧颈总动脉夹闭30 min)、模型2组(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阻塞60 min)、模型3组(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阻塞100min),3个组再按假手术组、缺血再灌组及缺血后处理组各分为3个亚组,计9组,每亚组10只,分别在灌注2和24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灌注24h后取大脑进行2,3,5-3氯4氮唑(TTC)染色确定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3种模型后处理后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变异系数。结果显示,3种大鼠模型均呈现了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体征,且IPOC均不同程度的降低脑梗死体积,改善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其中电凝法缺血30min时建模的成功率最高。电凝法缺血30min后适应模型脑梗死体积下降42.9%;线栓法缺血60min后适应模型脑梗死体积下降15.9%;线栓法缺血100min后适应模型脑梗死体积下降33.4%。电凝法缺血30min后适应模型脑梗死体积的变异系数最低。开颅电凝法缺血30min再灌30s/缺血10s,反复3次的IPOC模型不仅保护作用强,而且模型成功率高、稳定性好,可作为研究IPOC机制较好的动物模型。
其他文献
<正>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武进经济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接续转换、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本文按照经济增长核算生产法、支出法的分析框架,全面总结了新世纪以来武进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IT技术和方案进入医疗健康领域,促进了智慧医疗的发展。作为智慧医疗的一个分支,人体姿态识别系统逐渐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发展前景日益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于骨科进行手术治疗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
基于在线学习RBF网络模型,建立了1种用于锅炉燃烧性能优化的模型。经网络模型初始化、误差在线检测和在线学习,实现了模型与锅炉燃烧特性的实时匹配。当锅炉燃烧特性发生变化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引起猪圆环病毒相关疾病(PCVAD)的主要病原体。病毒衣壳唯一的结构蛋白Cap是PCV2亚单位疫苗的主要靶点。本研究旨在利用重组伪狂犬病病毒(PRV)gE基因缺
背景:腰椎退变性疾病给患者带来痛苦、降低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成为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当保守治疗无法解决时,外科手术干预成为一种选择,而融合手术则是一种基本方法。后路腰椎
针对英语专业新生听力考试中听写测试部分普遍存在的错误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提高英语听写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目的 分析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优势以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0月于我院进行体检的120例健康人群,将其两份静脉血液标本纳入此研究中,采用盐水法和
对新型煤粉加压密相输送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该系统输送的稳定性,分析了输送压力对煤粉质量流量、固气比和压降等输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输送压力的提高,煤粉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