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atisbianbia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并没有丰富的词汇量,也没有符合自己学习方式阅读方法,所以英语阅读对大部分中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教师必须从当下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积极寻找合适的对策,才能够“对症下药”,让英语阅读教学课堂能够解决旧问题,重现光彩。
  1.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叙述
  1.1 学生英语阅读学习存有障碍
  据调查了解,目前刚入学的中学生英语词汇量比较小,并且对生词的歧义容忍度很低,没有解决文中生词的技巧,也不能够熟练运用各种阅读方法。所以,在进行阅读活动时总存在一种畏难心理,认为英语阅读较为困难,难以投入到英语阅读学习中,没有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自然成绩不理想,而持续不理想的成绩又会加剧学生的畏难心理,打心底排斥英语阅读,形成恶性循环。
  1.2 教师英语阅读教学过于传统
  大部分英语教师虽然是重视英语阅读教学,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却没有合适的方式、方法,总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让英语阅读课堂成为了一项灌输式的教学活动。学生不愿意进行英语阅读学习,而教师英语阅读教学的压力又逐渐加大,导致英语阅读教学困难重重,教学效率不高也是有因有果。
  2.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解决问题的对策研究
  2.1 注重阅读技能与方法指导
  阅读讲究方法和技巧,只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就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从而让阅读活动变得不再困难。所以,教师要注重阅读方法与技能的教学,利用45分钟将知识与方法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不再做阅读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做学会阅读的直接执行人,这样学生既能够掌握阅读方法,又能够提高阅读效率。
  (1)在参与英语阅读中需要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从问题入手,推敲词义、掌握关键词等。这些都是阅读的一些小窍门,因此教师可以将这些作为阅读教学的一大切入点,可以适当让学生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阅读,等学生发现阅读变得简单了,再让学生习惯利用技巧进行阅读,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当然,词汇量是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的最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很多学生之所以不会阅读是因为词汇量不够,所以除了课本上的基本词汇量之外,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也可以将其中出现频率高的各种词汇、新词组作为教学的重点,带领他们发现单词前缀和后缀的构成及意义,以及加强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让学生做学习的有心人,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3)巧妙利用精读和泛读来理解文章。为了让学生能够从问题入手理解文章,又要让学生能够掌握文章大意,要将精读和泛读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来理解文章,让学生能够在精读中结合问题找到关键句来分析句子结构,又能掌握这一段的大概意思,以达到理解的目的。
  (4)举一反三,进行句型句式背诵。阅读文本里有很多句型句式与现阶段中学生学习的重点句型紧密相关,包括倒装句、感叹句、定义从句等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句型句式举一反三来实施教学,让学生进行句型句式的变换,并背诵重点句型,在转换为自己的知识后应用在英语学习中,这也是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一大技巧。
  2.2 采用新式阅读教学模式
  教师要注意创新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尽可能采用新式教学模式实施教学,让学生在成为课堂主人公的同时,能够配合教师进行阅读课程的进一步学习。笔者在阅读教学时,会结合英语阅读的特点采用问题教学模式教学,对不同的题材选取不同的教学问题。
  如针对故事性的题材,可以让学生阅读文本之后,询问学生事件的情节、时间、地点等等,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掌握与理解。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诸多新式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有效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学习之中。
  2.3 加强阅读练习巩固,推进课外读物
  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的不断积累,所以课外阅读训练与阅读活动的开展都十分必要。除了在课上的阅读教学之外,在课下教师要布置适当的阅读内容让学生进行阅读练习;也可以通过推荐适当的阅读书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进行课外的英语阅读活动,以实现教学场所的转移,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总之,目前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上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构建高效阅读教学课堂、引导学生爱上阅读的最大阻礙。所以,教师必须立足于旧问题,寻找合适的对策来“对症下药”,为英语阅读课堂注入高效的新动力。
  参考文献
  崔桂苹. 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才智. 2018(27).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祥和中学)
其他文献
在传统的初中英语课堂中,缺乏语言环境、教学方法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参与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式开始接触英语语法,并系统性地学习英语,这一阶段是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英语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最佳时期。教师利用初中学生的兴趣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表演童话剧的教学手段。通过结合教材,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句式,自主创编,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语言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于交际,而英语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英语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有创造性,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积极组织并鼓舞学生勇敢参与。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多给学生创造一些实践机会,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1. 借助英文歌曲,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
现阶段,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实施,如何在高中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方式,是受当代教育者们高度重视的。对于现阶段高中生来说,英语这一科目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在这其中,高中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方式对于英语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将通过总结以往英语教学经验,针对高中生的学业能力需求提出几点综合性意见。  英语是一门严谨的科目,它具有相关语句的规范性,语句语法的合理性,它更要求当代教育
高中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存在个性差异,采取分组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分组教学法的本质就是将教师的课堂教学体系分成如下三个部分:分别是抓基础知识、重视能力培养和指导学习,与此同时也按照学生的实际学情区分成优、良、中三个课堂学习小组,从而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出来,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从传统教学方式下的被动学习逐渐变为主动学习。分组教学一方面能够让教师在课堂上辅导、解决每
国家关注和重视教育,提出了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新课改要求学校和教师在管理制度上和教学方法上有一个新的转变。在教学中渗透先进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工作中心。英语教师要善于利用合理的方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高中英语教师要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之上根据教育新格局不断创新教学思维,保证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本文主要讲述了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和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改进。  1. 英语学科核心
阅读在英语考试中的比重越来越重,中考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阅读课的教学,其中阅读教学问题的设计,是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教师要格外用心去思考每个问题的设计。我们的英语阅读课模式分为三个阶段:读前阶段、读中阶段和读后阶段。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谈谈在阅读课教学中如何进行问题设计。  1. 读前阶段的问题设计  在读前阶段,笔者主要以激活阅读背景知识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从而有效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成效。本文结合外研版初中英语教学实例,从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变革、自主探究教学、和谐教学氛围营造等方面,具体分析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旨在更好地促进学生英语学习。  创新性思维能力是多种思维能力的综合表现,具体是指在面对问题的时候,人们
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会将英语课堂分为四大模块,即听、说、读、写。制定四大模块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有效应对考试,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将会导致学生难以提起英语学习兴趣,难以发现英语课程的趣味性,对英语知识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自觉参与到英语课程活动中。但是,大部分人都了解英语的重要性,无论从日后的就业还是从长远的发展来讲,英语都是极其重要的。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