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干扰RNA下调埃兹蛋白表达对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影响

来源 :中国综合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anfu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埃兹蛋白(Ezrin)在子宫内膜癌细胞中表达及下调后子宫内膜癌细胞周期、凋亡及增殖变化,探讨其是否可能作为靶向治疗候选基因。

方法

对来源于2017年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上海细胞研究所子宫内膜癌细胞株根据干预方式分为siEzrin转染组及空白对照组,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及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反应(quantificational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检测Ezrin及mRNA,采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HEC-1B细胞,对Ezrin表达进行下调。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检测细胞增殖。

结果

Western blot显示,Ezrin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hikawa(31.742±5.832)、HEC-1A(16.326±3.135)、HEC-1B(17.636±4.426)及KLE(14.862±5.109)细胞株中均有表达;qRT-PCR显示,mRNA在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hikawa(2.513±0.725)、HEC-1A(1.655±0.692)、HEC-1B(3.237±0.411)及KLE(0.962±0.235)细胞株中均有表达,在HEC-1B细胞中Ezrin蛋白及mRNA表达最高(F=6.173,P<0.05;F=7.042,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iEzrin转染组HEC-1B细胞停留在G1期及G2期比例少,S期比例增高(t=3.118,P<0.05; t=5.435,P<0.05;t=3.332,P<0.05),Ezrin下调后HEC-1B细胞凋亡率从(9.84±2.37)%增加至(17.64±5.96)% (t=8.963,P<0.01);MTT检测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在72 h及96 h siEzrin转染组HEC-1B细胞增殖能力降低(t=3.209,P<0.05; t=3.726,P<0.05)。

结论

下调Ezrin表达使子宫内膜癌细胞更多停留在S期,促进其凋亡,抑制增殖,Ezrin可作为子宫内膜癌靶向治疗候选基因。

其他文献
V-raf鼠肉瘤病毒原癌基因同源基因B(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BRAF)通过编码RAF家族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该基因突变后可导致肿瘤发生。约10%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存在BRAF基因突变,该类型患者预后差,中位总生存期为12个月。最近研究显示FOLFOXIRI化疗方案联合贝伐单抗可作为
目的探讨影响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4.0中文版对2010年2月至2017年1月在北京儿童医院成功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42例患儿(移植组)的生存质量进行调查,采用1:1配对的研究方法,选择与患儿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儿童42名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其与健康对照组的生存质量并分析患儿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移植组年龄(10.3±3.9)
目的探讨定向软通道颅内血肿引流术联合自体血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邯郸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采取定向软通道颅内血肿引流术联合自体血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定向软通道颅内血肿引流术联合尿激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临床疗效、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变化。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血细胞因子干扰素γ(intre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HBV)宫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及石家庄市第五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HBsA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胶囊一线治疗无敏感基因突变或基因状态不明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无敏感基因突变或基因状态不明的非小细胞肺癌104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拒绝静脉化疗,入选的104例患者采用数字法按1:1随机分入治疗组(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胶囊组)和对照组(替吉奥胶囊组),但治疗组2例患者因个人原因后转入
目的分析慢性单侧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extracrani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occlusion,EICAO)患者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开滦总医院的96例慢性单侧EICAO患者作为病例组(EICAO组),另选取3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Ⅰ级侧支循环的前交通动脉(anterior communi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和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功能和数目的变化关系研究。方法前瞻性研究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80例,均予以头颅磁共振成像或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病理检查、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分组,分为硬斑块组(n=42)、软斑块组(n=38),同时选择健康查体者4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均采集10 ml肘部静脉血,
目的研究氨磷汀对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周围神经毒性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接受mFOLFOX6方案化疗的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mFOLFOX6方案化疗,研究组则在使用mFOLFOX6方案化疗前予以氨磷汀静脉滴注。分别比较两组周围神经毒性发生情况,化疗前、后正中神经、腓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
目的长骨大段性骨缺损的临床治疗一直是医学界面临的重大挑战,这是因为长骨大段性骨缺损的致病因素复杂多样。近年来,长骨大段性骨缺损的临床治疗有了很大进展,主要治疗方案包括:血管化或非血管化的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Masquelet技术,Ilizarov技术及骨组织工程等。因此,了解各种治疗方案的优缺点对长骨大段性骨缺损的临床治疗至关重要,为临床有效的治疗奠定基础。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创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联合下肢反馈训练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河北省开滦总医院林西医院收治的58例行关节镜下微创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术的髌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按康复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下肢智能反馈系统进行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组临床疗效: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