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穗部不同部位籽粒产量相关性状差异及其与内源激素的相关性

来源 :中国水稻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za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根据灌浆期水稻内源激素水平解析稻穗不同部位籽粒产量性状的差异.[方法]以相同环境下种植的嘉58等6个浙江省常规粳稻品种为实验材料,将稻穗籽粒按一次枝梗在主穗上的节点划分为稻穗上部、中部和下部籽粒,测定了不同部位籽粒水杨酸(SA)、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和生物量的动态变化及收获后籽粒千粒重、整精米率、长宽比、胶稠度和碱消值等相关性状.[结果]籽粒在灌浆期内0~35 d处于持续增重状态,且表现为上部>中部>下部,花后35 d各品种不同部位籽粒生物量的变异系数为1.66%~10.26%,35 d以后不同部位籽粒生物量的差距逐渐缩小但仍有差异,籽粒成熟后千粒重仍表现为上部籽粒(25.08~33.88 g)>中部(24.04~32.49 g)>下部(23.46~31.78 g);不同部位间籽粒整精米率与长宽比略有差异,且千粒重与长宽比呈极显著正相关(r=0.89,P下部,末期却表现为下部籽粒>中部>上部.[结论]不同部位籽粒的内源激素及产量等相关性状差异均较为显著,激素含量差异以SA最为稳定.SA与ABA和IAA分别呈显著正相关(r=0.54,P<0.05)和极显著正相关(r=0.59,P<0.01),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r=?0.53,P<0.05),其与长宽比和整精米率也分别为极显著负相关(r=?0.66,P<0.01)和极显著正相关(r=0.95,P<0.01).
其他文献
在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下,要实现畜牧业现代化发展,就要转变单一局限发展的思维,在现有畜牧业产业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提升畜牧业发展质量,实现畜牧行业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发展.rn一、畜牧业产业现状rn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山东省滕州市积极按照供给侧改革要求,并结合实际,培育了畜牧产业新业态、新主体.
随着人们对生活物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羊产品的需求也逐渐扩大,但是由于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实际生产管理工作却没有完善,给养殖场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与此同时,也影响到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为了能够有效控制羊养殖对环境的污染,养殖户以及当地相关部门需要积极开展防控工作,找到正确的防控措施,为养殖户增加经济收入,给消费者获得优质产品,同时维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性绿色环保养殖生产.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畜禽的粪便和清理用水等会产生大量的恶臭气体,为了畜禽舍空气新鲜,需要对畜禽舍的恶臭气体采用抽风机强力排放在室外,畜禽舍的恶臭气体种类有300余种,主要包括氨气、硫化氢、挥发性脂肪酸、粪臭素、醇类等.在这些恶臭物质中,对人体和畜禽影响较大的是氨气(NH3)和硫化氢(H2S),氨气和硫化氢分别是饲料和粪便中含氮有机物和含硫有机物的分解产物.氨气和硫化氢均有一定的毒性、刺激性、麻醉性或窒息性,严重的可导致死亡,这种将畜禽舍的恶臭气体直排在室外,极大的污染了大气环境,对附近的居民和农作
岁月的一个转身,我们便走进了冬天.立冬是冬天的第一个孩子,笑着向我们走过来.那些被收割后的田野,显得有些萧瑟.金灿灿的稻谷早就已经回归了粮仓,庄稼用金灿灿的收成在秋天的画卷上画出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一串串火红的辣椒,像一串串等待燃放的鞭炮,被挂在农家的屋檐下,映衬着农家的又一个丰收的景象.一片片火红的枫叶,在秋天的边缘唱起了最后的挽歌,它们纷纷跳离枝头,完成“落叶归根”的千古学说.回归树根、回归大地,是为了让明年春天树木更加的鲜活.鸟儿们落在光秃秃的树干上,那一声声的鸣唱,是不是在唤回曾经那些美好的回忆?
期刊
全球变暖是当前亟需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第二大温室气体,其中稻田甲烷排放约占全球甲烷排放的10%~30%.稻田甲烷的产生与氧化是决定稻田甲烷排放的关键,其过程是在相关微生物参与下完成的,受多种环境条件影响.水分管理直接影响稻田土壤的通气状况,并对土壤微生物活动产生影响,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稻田甲烷的产生与排放.本文综述了稻田甲烷产生与排放的微生物学机理,并总结了干湿交替灌溉等常用节水栽培方式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同时提出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一、冬季初生牛犊饲养管理rn初生牛犊体质较弱,饲养管理粗放的情况下,特别容易发生低温症、新生犊牛喘以及腹泻等问题并导致死亡.冬季气温较低,牛犊发病率则会更高,因此加强对初生牛犊的饲养管理尤为重要.
自集团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推进会以来,中牧股份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不折不扣、创新务实推进党史学习培训、专题组织生活会,加强督促指导,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重点抓好“四个突出”“四个围绕”,着力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紧扣建党百年主线,认真宣传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以“7+N”模式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的新高度、新境界、新氛围.
“十三五”期间,我国在西瓜基础与应用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在选育一批优质抗逆西瓜新品种的同时,结合基因组、转录组、代谢组等多组学对西瓜植株和果实等重要性状进行了系统研究.系统总结了“十三五”以来我国在西瓜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定位研究、代谢品质研究、育种技术创新、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对我国西瓜遗传育种工作进行了展望.
[目的]探究杂交稻头季与再生季镉积累分配特性差异,为再生稻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Y两优9918和甬优4149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大田试验,比较头季与再生季产量与镉积累分配特性.[结果]1)甬优4149再生季产量显著低于头季,而Y两优9918表现相反;两品种再生季有效穗数、结实率显著高于头季,而千粒重显著低于头季;2)两品种头季成熟期根、茎、叶、穗镉含量均显著低于再生季,再生季糙米镉含量为0.13~0.17 mg/kg,显著高于头季;3)再生季各器官镉含量、镉积累量、日均镉积累速率、镉转移
[目的]通过对水稻雄性不育突变体的研究,可以鉴定更多与育性或花粉发育相关的基因,有助于解析水稻雄性生殖发育的整个调控网络.[方法]常规种植条件下,突变体ms7(male sterile 7)与对照种植于浙江富阳和海南陵水,比较它们的育性及主要农艺性状差异,利用混池关联分析和图位克隆方法进行目标基因定位.[结果]整个生育期,突变体ms7生长速率与野生型一致,成熟期的株高、分蘖数、叶数、叶大小、穗长和每穗颖花数等性状与野生型相比也没有显著差异,但ms7结实率为0,表现为完全雄性不育,花药瘦小且颜色发白,半薄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