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小城镇体育发展预测研究

来源 :体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_lww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年改革开放,珠江三角洲小城镇经济快速发展,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促进了小城镇体育发展。珠江三角洲小城镇体育发展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主要有:人口规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位、外资投资赞助及居民社会经济地位。预测2000年,小城镇体育人口占总人口的36.17%;人均体育经费可望达1.35元;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0.48平方米;人均学校体育经费为0.81元。由于小城镇体育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规划体育工作时,要分类要求,分类指导。
其他文献
雄性SD大鼠36只,按体重随机分成实验组,糖水组及白水组3组。实验组饮用健力宝低热量饮料;糖水组饮用含蔗糖8%的对照饮料;白水组饮用普通自来水。实验结果表明,健力宝低热量饮
本文为作者在1989年全国体育科技工作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节选。1990年《科技进步与对策》杂志转载了一部分。在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一些代表向作者索要这个讲话。为满足要求,同时也为了加强交流,本刊转载了这篇讲话。发表时作者略加整理。
国外的训练实践证明,电刺激技术是提高运动训练水平的有效训练手段和方法。然而,国内一直没有竞技体育所需的电刺激训练仪器。研制我国自己的运动电刺激训练仪,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力量训练和肌肉恢复提供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该仪器经国家举重队、国家田径队等全国8省20多个单位的使用证明,它适用于运动训练、康复医学、软组织损伤、体育健美等领域。该仪器刺激波形、频率、刺激时间、间歇时间随意可调,可单、双路操作,有灯光、数字显示和安全保险装置。
我国现行竞技体育体制虽取得很大成就,但客观上存在着影响青少年全面发展愿望的缺陷。近年社会改革的现实不仅促使它自身向学校化过渡,也促使它寻求新的补充和发展途径。以高校办优秀运动队为“龙头”的学校竞技体育途径在目前情况下是合理和有希望的新途径。它顺应社会合理要求,有节省投资的长处和组织形式符合竞技体育“基础人才层”发展特点的优势。建议及时总结,整顿试点,列入计划,积极开辟第二竞技体育途径。
<正> 体质研究在高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内蒙古大学九○级200名女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主要指标的测试与统计分析,探讨影响女生体质水平提高的因素,为大学女生体育教材,教法和体育锻炼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测试的同一人群女生身高、体重与肺活量三项形态、机能指标均值分别为158.75cm、49.86kg、2717ml,而50米跑、立定跳远、铅球、800米跑四项身体素质指标均值分别为9.42″、166.5cm、476.5cm、237.86″。以上测试指标与1985年全国学生
对我国健将、一级、二级共48名三级跳远运动员12项素质指标进行了测试,在用美国TSP统计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之前,对各项素质进行了方差分析。从而建立了三种级别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的回归方程,制订了身体训练水平的评分标准,以及检查性项目综合发展水平、均衡程度、与专项的适应程度评定方法。为教练员制订训练计划、控制训练过程和预测运动成绩提供参考。
<正> 1891年6月2日,国际足球理事会通过了爱尔兰人威廉姆·麦克克鲁姆关于在规则中增加罚球章节的建议。1902年按爱尔兰人约翰·麦克皮纳蒂建议以罚球点取代罚球线并沿用至今。上海的邓效良先生首次在中国用“点球”取代“罚球点球”进行了精练的转译。以近九届世界杯大赛统计,点球成功率为82.02%。根据美国人埃克森·卡文对正式国际比赛的统计,成功率为72.6%。我国国内比赛中的点球成功率为62.5%。射决胜点球的成功率为65.9%。足球裁判员要判好点球,首先要抓跑位技术。在不
根据速滑运动项目的特点设计了一种专门用于该项目训练的指挥仪。此仪器采用无线电通讯方式,以发射不同频率的载波来区分被指挥对象,解决了在速滑运动训练中教练员对运动员实施单独指挥的手段问题。
用水下秤重法和人体测量法研究了我国110名7~17岁男女网球运动员身体成分特征,并通过人体测量指标和人体密度间的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制定了预计我国儿童少年网球运动员人体密度的多元回归方程式和体脂率的评价标准。人体密度和体脂率的X±SD的结果是:7~12岁男生,人体密度(Db)是1.07096±0.00779g/ml,体脂率(F%)是12.54±3.1),女生人体密度是1.06388±0.00449g/ml,体脂率(F%)是15.40±1.80;13~17岁男子人体密度是1.07175±0.00609
<正> 运动素质体系包含“耐力”一项。耐力素质目前多被定义为“有机体克服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疲劳的能力”。“疲劳”的生理学定义是“由运动而引起的运动能力下降的现象”。人们通常所理解的一般耐力和专项耐力,多半并不是在运动能力下降时尽力保持先前运动能力的那种能力,而是从开始就将运动强度调控在一个并非最高的适宜水平上,持续稳定地在一段并非一气呵成式短暂的预定时间内进行运动的能力。故此,另一个亦具权威性的耐力定义是“人们长时间坚持工作的能力”。然而,用“长时间”这样的模糊概念能够明确定义其它概念吗?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