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对话定成败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j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人和作家戴维·怀特说过:“在生活中,能逐渐意识到有时候对话就能决定成败是一个顿悟。”
  “一次对话定成败”,听起来无论如何都有些哗众取宠的意味,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对话,每天都在与不同的对话对象交流,而且每天都要对广泛的议题进行不止一次的对话,结果呢?我们谁没有花费过时间和精力修复过一次重要但却失败的对话所带来的结果呢?谁没有认识到,一个客户的失望离去或者心上人受到的伤害仅仅是由于我们未能进行一次必要的对话呢?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一次对话定成败》的作者苏珊·斯科特意指的对话,并不是寻常意义上的交流和沟通。她告诉我们,决定成败的对话是“强势对话”。那么,什么是“强势对话”呢?“强势”是否意味着恐吓、粗鲁、野蛮、威胁?显然不是,虽然这个语汇本身听起来确实有些“提高嗓门、紧锁眉头、血溅满地、毫无乐趣”的意味,不过,“强势”同样含有“精力充沛、热切、激烈、强硬、有力、充满激情、不加限制”的意蕴。在《一次对话定成败》中,苏珊·斯科特将“强势对话”简洁地定义为:走出自我、进入对话,并使对话真实。
  也许有人会对“真实”感到惊恐,不过,我们可以换个维度想想。到目前为止,在与老板、同事、员工、客户以及夫妻、父母、孩子的对话中,你感受到的最大障碍是什么?是的,不真实可以说是你遭遇到的所有挫败的渊薮,而如果首先你能做到真实,那么,试想一下,那些对话是否会改变一切?
  真实是取得对话预期成功的精要和前提,同时,苏珊·斯科特还为我们罗列出了人人可以遵循的强势对话七法则:
  
  法则一:满怀信心,考察现实
  
  任何与现实相冲突的计划都不可能取得成功,而现实总是不断变化着的,无论是在工作领域还是在家庭生活中,莫不如此。世界在变,你我也在变,商业伙伴、生活伴侣、朋友和雇主也无一不变,可是,“人们变了,但却忘记了相互告知。”事实上,我们不仅疏于告诉他人我们的变化,而且也善于对自己掩藏这种变化,也因此,我们常常不得不面对支离破碎的各种关系。
  
  法则二:展现真我,进入强势对话
  
  许多人惧怕“真实”。不过,有一个事实是不容质疑的—你是一个独特的、完全独一无二的个体,你本身就是“真实”的。而如果你试图成为理想的自我,如果你想拥有自己向往的生活,如果你要做出表明自己意志的决策,如果你确实要发挥出自己的才干,那么,唯一的前提就是,你的行为一定要能忠实地代表真正的自我,无论你是否愿意。此外,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会为不真实的行为和不真实的对话付出昂贵的代价。
  
  法则三:专心致志
  
  任何一次对话都不能保证一定会使公司、人际关系或者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每一次对话却都存在这个可能性。所以,与他人对话时,我们应该将这次对话视为最重要的对话,以这样的心态去听、去说。那么,心无旁骛的交流态度无疑会将一次普通的对话演化为一次强势对话,而强势对话无疑又会为我们带来多重可能性。
  
  法则四:解决当前最棘手的问题
  
  无论面对什么问题,首要的,我们必须先要明确问题的所在。所以,我们必须与那些对我们的成功和幸福至关重要的人保持顺畅的对话。如果因为害怕得罪别人而压抑自己的愤怒、悲伤以及失望,那么,我们不但会就此失去自身的快乐,而且还会就此与难题得以解决的成果—信念、成功、健康、摆脱压力后重新获得的自由、高效的团队、和谐的关系等等—失之交臂。
  
  法则五:跟着直觉走
  
  我们不只要相信自己的直觉,而且还要追随直觉的导引。因为直觉就像一个智能机构,夜以继日地向我们发送信息,它们常常比我们的理性思维先知先觉。所以,我们需要“倾听”自己的直觉,需要以对话的方式与他人分享直觉带给我们的感悟和信息。
  
  法则六:为情感反应负责
  
  作为一位领导者,作为被人深爱的人,你的评论和话语中没有哪一句是微不足道的。某些我们说过的但已经淡忘的话,可能在我们毫无感知的情况下,给他人带来了无法磨灭的影响,甚至是毁灭性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话本身就是人际关系。
  
  法则七:让沉默发挥作用
  
  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在喋喋不休,许多人试图仅仅通过说话—而不是对话,试图通过连篇累牍的话语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苏珊·斯科特告诉我们,最好的对话是交谈,是留给对话对象足够“缓冲空间”的交流。惟其如此,你才能循着强势对话的导引,走向你期待的佳境—对话目的地。
其他文献
李绍唐  1983年进入IBM台湾公司,2000年,任甲骨文台湾地区总经理。2003年6月出任甲骨文公司华东暨华西区董事总经理。2005年任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COO(首席运营官)。    《职场》杂志的出版填补了一个知识空白,我相信《职场》杂志将会为大家的职业发展带来强有力的推动。我很愿意和大家谈一谈我在这方面的感受和判断,因为:首先,我自身是一个从艰苦环境中奋斗出来的,我很愿意把自己的理念与大家
期刊
63沃尔玛人力资源总监王培:多做一点点     作为沃尔玛的人力资源负责人,我始终要求多做一点点。比如招聘,一般企业里的HR会在接到某个部门的人力需求表后,提交给上级主管审批,批准后开始对外招聘工作。我则要求自己的下属不仅要懂HR,还要对沃尔玛各个业务部门的基本业务情况有一定了解,在接到业务部门的人力需求表后,根据自己对该部门业务的认知首先对该部门的“组织健康度”进行评判,如果提出来的人力需求和其
期刊
Taming The Alpha Exec    Ambition, self-confidence, even a little bloodlust-all can be part of a great biz leader.  They can also wreak havoc on an organization.  Now, for the executive from hell, hel
期刊
迈克·贺明思(Michael Holmes)  DDI亚洲地区首席咨询顾问    人们往往更关注高层领导者制定的战略决策;然而,一类有别于高级管理层的一线主管(或称之为“员工主管”)的工作却被大多数人忽略了。一线主管是企业内操作性管理层,他们的日常绩效推动企业走向成功。一线主管必须掌握领导的技能,无论你现在是组长还是部门负责人,相信这都将是工作的关键点。  我们常常发现这样一个令人困扰的事实:即使
期刊
杰克·威尔纳  (Jack D.Wilner)热门销售书《成功销售管理的7大秘决》的作者,拥有30多年的高级营销管理经验,并首创了绩效导向(results-oriented)的销售培训模式。    在玩魔术的时候,魔术师的诀窍在于运用四种魔法或者说技巧—他需要动作敏捷;手眼身法步到位;自如地隐没物件;最后还要善于支开观众关注的目光,不让观众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这四种技巧有机地、精准地糅合在一起就构
期刊
“大五”的“社会新鲜人”——目前正开始离开学校、投入工作的年轻人,面临进入职场的时机,虽然短期还可以不汗颜地依赖父母,但人生长长的一辈子,到头来还是要由自己来扛人生的担子。经济、财务的独立是社会新鲜人必要的学习与规划,那么现在开始就为自己拟定理财计划吧!   对大多数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而言,依赖固定的收入,在短时间内,如何自给自足还是一大问题,谈到投资理财,我建议社会新鲜人,尽管年纪轻轻,风险承受
期刊
蒂莫西·巴特勒  蒂莫西·巴特勒博士是心理学和经济学交叉领域的专家,哈佛商学院MBA职业发展项目现任负责人;他也是职业测评项目的创始人。迄今为止,这一先进的商业职业自我测评项目已被全球300多家顶尖MBA学院和企业所使用。著有《哈佛职业生涯设计》、《别与成功擦肩而过:十二项你必须克服的职场弱点》。  琳达·莱  琳达·莱女士毕业于哈佛商学院,同时为哈佛商学院职业咨询师。她是Career Solut
期刊
远在北京东边的大山子,每日DHL都在城市网络中递送他们的热力,然后,再在城东这个泵站发送出去,作为源头,它的作用好像心脏。  DHL这个名称来自于三个公司创始人姓氏的首字母,他们是Adrian Dalsey、Larry Hillblom 和 Robert Lynn。于1969年在美国旧金山成立后,这家全球快递和物流行业的先锋就从未减慢过他的脚步。自1986年进入中国成立合资公司以来,如今中外运敦豪
期刊
想起很早以前的一首歌,“我想去桂林啊,我想去桂林,当我有时间的时候我却没有钱,当我有钱的时候可是没时间……”在职场打拼的人,尤其是一个领域纵深、责任感又比较重,还渴望做出点成就的人,很容易成为一个飞速轮转的螺丝钉,被迫随着飞轮旋转,停不下来。  职业经理人比尔就是如此。日复一日在职场上轮转,每天睁开眼就是工作。问题永远是那些,问题永远那么多,问题越解决越堆积如山。没有成效及时凸显加剧了压力的膨胀,
期刊
没有办法踏遍所有的土地,就踏遍所有的博物馆;没有办法踏遍所有的博物馆,就踏遍所有的博物馆网站。  或者在不远前的上个世纪,你可以说博物馆是巨大的遗物展示馆,你的记忆停留在恐龙朱红色的骨架和玻璃罩后的破碎砖瓦之上,博物馆静默于城市边角;而今,世界三大顶级博物馆成了来自世界各处观赏者的朝圣之地,博物馆开始展开它们的文化扩张版图,我们发现博物馆越来越成为一个集展览、学术、娱乐、约会、购物、会所、旅游胜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