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帆高张 昼夜星驰

来源 :户外探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户外金犀牛奖
  提名

DK人类探险史


  关于毅力与探索的伟大故事
  作者
  皇家地理学会/DK公司
  谭者
  徐菊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提名理由
  《DK人类探险史》在中国出版前,国内关于户外探险的书籍,大致可分为三类,即实用工具类、科普百科类、探险文学类。《DK人类探险史》打破了这个格局,以人物为纲,将科学与历史完美融合在一起,辅以大量精美图片,以其深度、厚度面向成人读者,开拓了户外探险书籍的新门类。它赋予户外这一新兴运动以历史背景和人文温度,代表了未来户外题材向融合出版、深度阅读发展的方向。更何况,它远非将目标读者局限在户外人口,而是可以将更多普通读者的目光吸引到这项从前被认为“属于少数人”的运动中来。

  “在一个旅行者跌倒的地方,另一个旅行者已经准备好拿起他的行李,继续往未知的方向前进。”
  这是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前主席迈克尔·佩林写在《DK人类探险史》序言中的一句话。我们从中起碼看到了两层含义。第一层:探险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第二层:拓宽人类认知的边界需要一代又一代探险者前赴后继,其中的勇气、无畏与牺牲或许与实际达成的发现本身同等重要。
  人类为何要探险?如果我们回溯历史这条线,会发现人类从古至今的探险活动最初大多由某个实际的、“功利性”的目的驱动。比如,关于有组织探险活动的最早记录来自四千多年前古埃及的第六王朝,其动因源于埃及控制邻国努比亚资源的企图。又如,13世纪,为了寻找被阿拉伯帝国阻断的东方贸易通道的替代路线,欧洲遣使前往中亚。再如,1803年路易斯安那购地案后,刘易斯和克拉克组织探险队对这一广阔的新区域进行了勘探。
  探险拓宽了世界的版图。在探险者走出家门,驾船远航或踏入荒野之前,地球对于每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而言,都只是自己生活的一小片区域。唯有远行者带来的外部消息,仿佛揭开蒙眼的黑布,使人们看到更广阔的天地。早在公元前,腓尼基的航海家就到达了西非,希腊航海家皮西亚斯航行到不列颠群岛,中国通过丝绸之路经中亚与西方产生联系。14世纪时,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家开始沿西非海岸探险,而到了15世纪末,哥伦布向西航行,寻找通往亚洲的路线,竟偶然发现新大陆,从此将美洲与世界其他地区相连。
  探险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可以说,在全球历史发展的几乎每一个重大转折点上,探险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比如,在西班牙人首次登陆巴哈马群岛的短短几十年后,对南美洲和中美洲大部分地区的殖民活动就大量展开。到19世纪中期,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已为人们熟知,探险遂转向极端和偏远之地,并在20世纪下半叶转向太空,促成了尼尔·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迈出了“人类的一大步”。
  探险是文化传播、科学进步的助推器,也是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因为探险者的现实需要,导航仪器、制图标准、医学医药、通信技术、材料工程、纺织工艺、高山科学、船舶交通、航空航天等各领域均得到促进和发展。古代中国的文字随遣唐使的脚步去往邻国,促进了东亚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威廉·鲁布鲁克、马可·波罗关于东方奇迹的记述,开启了东西方的接触和外交。《佛国记》《西游录》《瀛涯胜览》……玛丽·金斯利、查尔斯·蒙塔古·道蒂、格特鲁德·贝尔、弗雷娅·斯塔克的游记,托马斯·贝恩斯的素描,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的生物标本,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的地质观察……这些,不仅是探险家的记录,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瑰宝。
  以上种种——从古至今近百位伟大探险家的人物小传、对人类文明有深刻影响的探险活动、按时间顺序梳理的大事记、各时期科技文化发展成果的图解说明——您都可以在这本《DK人类探险史》中看到,辅以近千幅高清图片,可谓一本书了解改变历史进程的大事件、大发现。
  这本书由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和DK出版公司联合编著。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学术机构,在地理、探索等领域具有顶级权威。它成立于1830年,旨在推动英国国内和全球的地理研究,加深人们对这一共生世界的认知。DK公司创立于1974年,40年来已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图书出版社。DK图书除了强调知识性,更以“革命性的美术编辑”著称,堪称业界一流,成为百科全书门类权威性、艺术性的代名词。

  《DK人类探险史》的出版,缘起于2017年我们对DK公司北京办事处的拜访。办事处的首席代表郭志平先生向我们推荐了两本书:《EXPLORERS》(探险者)和《MOUNTAINEERS》(登山者)。一方面,是因为这两本契合我们的出版方向。作为一家以大众文化非虚构选题为传统强项的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的引进版图书板块同样以历史、文化类选题为主。DK公司的图书中,科普和人文二分天下,但像探险史和登山史这样融合科普与人文的题材并不多见。这两本书在国外都是多次加印,属于DK公司的经典书目,但在中国却迟迟未有中文版。翻译编校的难度大固然是一个原因,但究其根本,恐怕在于这类题材前几年尚不具备足够的读者基础。总人口中户外运动的参与者比例与经济发展水平、可支配收入、城市化进程和休闲观念的更新息息相关。根据2019年6月亚洲户外展览会上发布的《2018中国户外用品市场报告》,2000至2018年间,国内核心户外市场规模从1亿元增长到了198亿元,泛户外市场规模已达到595.9亿元。高质量户外期刊、新媒体的涌现,同样也反映了这一特定人群对于获取资讯或进行深度阅读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DK人类探险史》中文版的推出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水到渠成的。
其他文献
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被认为是最晦涩难懂的文学著作。小说题目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奥德修斯(拉丁名为尤利西斯),《尤利西斯》的章节和内容也经常表现出和荷马史诗《奥德赛》内容的平行对应关系。因此,现代“尤利西斯”常常指神一般的人物,虽然遭受过种种阻碍和局限,却有极高的天赋,取得非凡的成就。  2019年9月底,攀登圈的现代尤利西斯们汇聚波兰南部小城兰德克山地文化节,被誉为登山界“奥斯卡”的金冰
法国当地时间2017年9月3日上午9:13,历经整整六天六夜,我与队友何浪、肖霄穿过位于霞慕尼镇终点的巨大拱门,完成了一个轮回,从起点又回到起点,我发现这里并没有终点。  这场令我们备受磨难的比赛便是UTMB(环勃朗峰超级越野赛)的PTL(Petite Trotte à Léon),也称作“里昂长征”,是UTMB五个子赛事中最艰难的一项,比赛时间为2017年8月底,关门时间151小时30分。赛道中
提名NOMINATION  欧阳凯KyleObermann 自然保护摄影师提名理由  欧阳凯,在中国从事环保与探险的90后美国摄影师。3年来,热爱自然的他致力于横断山脉和太行山脉的探险、拍摄,通过镜头和写作分享中国山野的奇妙和保护价值,将自然保护与主流社会连接起来。在他的作品里,自然很大,人类很小,和谐而美好。作为一个又能爬又能拍的摄影师,他倡导“为自然保护而探险”的理念,用作品和行动时时提醒着大
任何一种潮流趋势的盛行背后都有一股推动它发展的文化,例如由美国东北部地区的8所私立大学组成的常春藤联盟,衍生出来的复古校园风Ivy style 。  又或者Urban Outdoor(都市户外) 背后蕴含的户外文化,让户外品牌再次扎根于年轻人的视野中。户外老牌的“吸引力法则”之单品制胜  不同国家对待户外和生活方式的理念都有所不同,日本便是其中典型。因其得天独厚的地形条件,使得户外文化在日本迅速兴
Jon Krakauer根据自己亲身经历的1996年珠峰山难,写了一本著名的全球畅销书《进入空气稀薄地带》。这本书在1997年出版后迅速登上各大畅销榜榜首,并长踞排行榜52周,英文版銷量过百万,并被翻译成25种语言传播到世界各地。  这位全美最好的杂志专栏作家,并没有因这本书惊人的销量和巨额的版税而狂喜。亲历者纷纷出面指责文中的疑似失实错误。他陷入了山难之后的罗生门。  事后,Jon总结道:你无法
懂得谣言的奥妙是件相当重要的事情。聪明人并不嘲笑谣言,因为尽管它们常常显得荒唐,却绝少属于无中生有。除非存心欺骗,人们轻易不会捏造谣言。而欺骗背后也总有它的动机,或者有相信它能够骗取信任的理由。  谣言是由当时的新闻挥发出的一种气息或智力香水味儿。有些事件比另一些事件香气更浓,早在它们发生之前就会被训练有素的猎犬嗅出味道。当事件引起强烈震动并继续发展的时候——外国记者喜欢把这种震动称作“反响”,它
在我眼前,是勒多曼因峰巨墙般的北壁,立冬前夜的大降雪让这里变得危机四伏,不时而来的流雪崩从千米高差的顶峰轰然而下,席卷夹带的雪块在滑动中破碎开来,倾泻在那片暗藏裂缝的粒雪盆之上,激荡起漫天白雾。这里,位于川西高原贡嘎山区腹地的北侧,接踵比肩的高山环绕,堪称攀登的极乐园。自由攀登的情怀  7年前,在这片山域中,国内最优秀的攀登组合—严冬冬和周鹏的“自由之魂”完成了一系列充满信心、勇气与想象力的攀登,
去北海道滑雪,肯定少不了谈粉雪,也少不了谈美食。北海道由于地处日本列岛最北端,冬季的西伯利亚寒流从海面带来的高水分遇到了岛上的高山,马上变成雪花。雪花在空中飘落的时间越长,就会被冰冻得越大,在寒冷的三九天落下鹅毛大雪就是这个原因。由于海面的寒流处于低位,再加上高山海拔较高,所以降在北海道的雪花还没有充分发育就落到了地面,雪成颗粒状,结实、饱满,捧在手里,像捧着白色的面粉,雪可以从手指缝滑落,因此被
最近又看了一遍Brook Larmer的《姚明行动》,虽然简体中文版明显经过阉割,但这也丝毫不影响这本书成为最棒的国内体育人物传记。扎实的采访,精巧的结构设计,阅读到痛快之处,常常会猛地站起来在房中来回踱步。  正如一位读者评价道:或许世界上只有姚明的母亲和Brook Larmer才会关心,姚明母亲分娩时生下姚明的痛苦。除了如此让人共情的细节之外,作者把姚明放在了更大的文化框架之中:崇尚以和为贵的
提到以色列,人们脑海中联想到的通常是耶路撒冷、宗教圣地、中东战争、犹太人,似乎除了死海,对这个国家的自然风景没有任何印象。以色列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最具多样性的一个国度,古代丝绸之路从伊朗德黑兰之后分出一条支路从以色列经过,通向地中海和欧洲。无论从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的角度,还是从自然景观、可玩性的角度,以色列都值得一再前往。它就像一个万花筒,每次转身,看到的都会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