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方法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v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高中化学涉及的题目类型较多,知识点也比较分散,再加上解题步骤过于复杂,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出难度系数较高的化学实验题,不仅为学生带来了巨大压力,同时也使其丧失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注重对高考化学实验题进行分析和解读,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化学思维。本文主要就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方法;探讨
  一、 前言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改革和深入,化学实验题逐渐成为高考化学考查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和教师讲解的重点。为了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在实际的化学实验题讲解中,教师不仅需要将具体的操作和解题步骤呈现给学生,同时也需要用一种比较简单易懂的方式,带领学生实际去做实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实际的操作中总结化学精髓,找到实验的关键,反思自己在做化学实验题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掌握科学的解题方法和步骤技巧。
  二、 高考化学实验题的主要题型分析
  高考化学实验题一般分为选择题和综合题。通常情况下,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比较简单易懂,例如一些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化学药品的属性等,只要学生上课时认真听讲,耐心做实验,就能轻易解答出来。对于一些学生来说,综合题则比较头疼,就一般的化学实验综合题来说,所考查的内容并不一定完全是学生在平时接触到的题目类型,不仅要考查学生的基本素质,同时还要测试其应变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其中基本会涉及的知识点包括:一些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基本化学反应原理、化学计算以及探究题等,如果不能将理论掌握透彻,对于学生来说则会吃力很多。
  三、 高考化学实验题的解题思路和基本方法
  想要确保化学实验题的正确性,就需要学生掌握化学实验基本的原理、方法、目的以及注意事项等。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会举一反三,因为大多数化学物质都具有相似性,如果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遇到问题,需要及时向教师求助或是主动寻求解决方法,不能遗留到最后。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做题的过程中拥有清晰的思路。在看到题目之后,需要认真审题,因为很多出题者会在题目中设置障碍,这时就需要学生自己判断,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习惯,找到最佳的解题方法。除此之外,还需要保证作答的规范性,例如一些化学符号的正确使用、实验条件等,从而保证万无一失。
  四、 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实例
  (一) 考查化学反应原理的实验题
  将一定的镁粉倒入溴水中,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水的颜色会逐渐褪去,针对不同水褪色的原因,不同的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请试着分析:
  一些同学认为,镁和溴在水中会出现化学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Mg 2HBr=MgBr2 H2↑,Mg 2HBrO=Mg(BrO)2 H2↑。在这个反应过程中,由于HBrO会不断退化,因此最后会导致水褪色。但是其他学生却不这样认为,因此,教师这时就需要让学生自己讲解自己的见解,并由全班同学讨论哪个方案是正确的。
  生1:将镁粉投入到溴水中,一定會发生一些反应。但是如果反应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气体,就说明第一种证明是正确的。
  生2:在含有溴物质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融入镁粉,如果水的颜色逐渐褪去,则说明第二种证明是正确的。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学生应该学会对一些未知的知识点进行探索,并归纳出自己的观点,具体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读题目的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把所有的得分点都罗列清楚,从而在脑海中找到解题的思路和实验步骤;其次,结合试卷上的问题,对实验结果和实验过程进行分析,找到其中存在的隐蔽性条件;最后,通过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得出相关结论,并按照答题原则规范作答,获得理想分数。
  (二) 解决并设计创新类题型
  牙膏中的一些成分主要是由AI(OH)2和CaCO2组成,其中的一些成分遇到盐酸的时候会产生无色的气体,对AI(OH)3的化学实验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将适量的牙膏放入水中并过滤后会得到以下结论:
  1. 将NaOH溶液放入滤渣中之后,NaOH的溶液与AI(OH)3所发生的方程式为?
  2. 将CO2放入到1中的滤渣中之后,加入大量的稀盐酸,会产生什么现象?
  具体的分析为,对于这些实验性较强的问题,虽然难度系数较高,但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应对方法就是,学生要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掌握基本的操作步骤和基本的计算和误差分析能力等。离子方程式只是一些基本公式的考查,因此最终的结果应为AI(OH)3 OH-=ALO2- 2H2O。按照第2题的要求,学生要对基本知识进行转移和思考,如果NaAIO2的溶液与CO2发生化学反应会出现AI(OH)3的沉淀,同时还会生成一定的NaHCO3,加入盐酸之后会发生溶解并产生一定的气体。
  五、 总结
  综上所述可知,化学实验题在高考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和学习中,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充分注意,深入分析化学实验题解题的重点和难点,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这样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其化学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够保障学生在高考化学中考取优异的分数,从而保证化学实验教学成果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刘建华.高中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题的教学研究[J].理科考试研究,2016,23(23):77.
  [2]张劲辉.高考化学实验题的测试要求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7.
  作者简介:
  段开锐,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新《历史课程标准》的实施使得历史老师的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方式和學生学习历史的方法都相应的得到转变。同时,历史教育观念的转变还带动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师生之间的主体地位发生了变化。以往教师教学生的方式,也就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新的理念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够积极而又有效的学习已成为教师课堂教学要实现的目标。因此如何构建和谐的师
一些特殊的焊接工艺、及表面焊接修复技术,在修复旧件、强化新件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既实用,又经济,应予推广,但过去未得到应有重视。该文提到特殊焊接技术,意在提倡推动,扩大它们
随着高参数大容量机组的相继投运,电厂检修中承压部件焊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改进目前焊接技术管理的现状,是提高电厂检修过程中承压部件焊接质量的当务
从模块化设计的方法出发,提出了重型数控机床的编码系统,介绍了制定的基本原则和编码结构,并结合重型数控镗床介绍了编码的具体应用。 Based on the method of modular design,
计算机辅助焊接变形预测与控制是面向可制造性(可焊接性)设计的重要内容,实现焊接变形分析与焊接结构及工艺设计系统的集成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技术在焊接制造中的作用。该文
摘要: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现今地理案例教学中取得了哪些成效、存在的挑战、如何更好地进行地理案例教学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地理案例教学;成效;挑战;心得  一、 主要成效  1. 利于学生“区域认知”培养。地理案例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那就是区域性。因为任何一个地方出现的地理事物都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存在关联。通过对高中地理案例相关背景的学习,可以加深
研究了焊接贝氏体-奥氏体钢管贝氏体钢侧显微组织变化和残余应力分布对巴克豪森噪声(BN)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离焊缝距离的增加,显微组织可分为四个区域:粗大板条贝氏体加少量板条马
摘要:不论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是其日后的就业发展,解决物理力学问题都十分关键。要想高效解决力学问题,必须要借助对称性。下文主要结合笔者近年来的工作经验,以人教版物理力学知识为例,对对称性在高中物理力学问题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起到提升教学质量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物理;对称性;学生  “对称性”在高中物理力学问题中的效用意义:  一方面,从学习的角度分析,基于课改发展背景,教师要想开展好物
根据控制焊接变形的经验和现场实例,从结构设计和工艺措施两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
思维导图在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运用思维导图之所以能够大幅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是因为思维导图能够促进学习者的全脑工作.毫不夸张地说,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