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10 kV柱上售电管理(预付费)装置安装结构

来源 :农村电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l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背景近年来,为顺应互联网发展,提高用户感知,向用户提供优质的智能用电服务,供电企业将向新装用户优先推荐使用售电管理(预付费)装置。10 k V柱上售电管理装置主要由户外真空断路器(带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FTU户外控制箱、户外组合式计量装置、预付费电能表控制箱等组成。现有10 k V柱上售电管理装置一般采用单电杆安装方式,该方式又细分为单层安装和分层安装(上层为户外组合式计量装置,下层为户外真空断路器)等。
其他文献
1未遂事故作业环境介绍某35kV变电站10kV配电装置改造,将原来的敞开式配电装置改造为封闭式配电装置。为减少对用户的停电时间,施工人员临时用一个开闭所来代替原来的配电装置,重新对10kV羊三线线路供电。变电站10kV配电系统工程安装完毕后,10kV羊三线供电电源需要由开闭所供电,倒回到变电站电源供电,为了避免用户停电,采用带电作业的方法施工,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先将10kV羊三线与10kV新羊线之间的联络断路器合上,成为“手拉手”环网供电方式,然后将开闭所供电断路器由运行转冷备用;带电作业班将羊三线02号
祖屋门口,青砖铺设的隆起处,是一口百年老井。记事起,老井就是全村人赖以取水、繁衍生息的“母亲井”。井台周围两米外,三株老柳树环绕老井,和老井就像是亲密无间的四兄弟,上百年来相互守候,根脉连通。那时候,村里人依然延续着古老而又守旧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春三月,早晨晨雾还未散去,挑水的人陆续来到井台,三三两两。挑水的大多是身体硬朗的中年男人。
1实施背景随着同期线损10 kV分线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10 kV分线合格率的标准愈来愈高,国网湖北江陵县供电公司采取的传统线损治理方法收效甚微,经分析,主要原因是城区线损治理难度大,存在以下问题:(1)配网结构及运行方式复杂。当调度部门调整运行方式时,会导致环网结构线路现场和系统档案不一致,线路的售电能量统计不正确,造成1条线路线损偏高,1条线路线损为负。在治理前期,我们可以通过将“手拉手”的线路进行打包计算,保证线损率的合格,但随着线路打包率被控制,便无法进行打包计算。
1故障情况2020年6月13日,某变电站110 kV变压器有载调压分接开关在调挡时出现异常:现场主变挡位在4挡,而iES700系统与测控装置控制器显示在3挡。2故障分析检修人员在调挡过程中发现,当主变现场挡位从4挡调至5挡时,iES700系统和测控装置控制器的显示挡位为2挡。为进一步定位故障点,检修人员对测控装置控制器的挡位输入量进行测试,发现挡位输入量与控制器显示挡位一致,但与现场指示挡位不一致。
④逆相序情况下U32反接相量图如图16所示.设U32=173 V,则U1为V相,画图时,设边上的电压端子接反,如设U3接反,要画出U32,由于:U'32=U'31+U12,U'32是合成相量,U12是正常相量,所
期刊
安全生产如同一棵大树,安全隐患就像潜藏在树里的害虫.在电力企业安全管理中,对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要像啄木鸟捕捉树中的害虫一样:敢于正视问题,主动进攻,消除祸害,当好“安
期刊
浙江临安西部地区以山区为主,水电资源丰富,电网相对薄弱,输电线路长,通过母线穿越送电、输电线路T接现象较为普遍,在这些特殊接线的局部电网中,遇到的故障相对复杂.本文结合
期刊
深度智能化,不再是指单一的产品智能,实现自动驾驶或车路协同;更是一种智能化场景,让汽车成为用户的“第二生活空间”;最后让整个汽车产业链更敏捷、高效。深度智能化已是未来汽车发展的必由之路,而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凸显。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是构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其线损统计查询、用电统一视图、实时数据的召测等各项功能,可以对综合变台区每日用电能量及线损等进行采集统计,为台区日常用电管理工作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通过结合供电所日常工作管理实际,总结出低压台区引起线损异常原因:关口表计计量异常,户变关系异常,低压台区内有用户窃电,电能计量装置的计量异常,营销系统流程未及时归档,低压台区三相负荷不平衡等。
国网陕西西安供电公司市南供电分公司等驾坡供电所辖区地处城中村,流动人口多,用电环境相对复杂.通过实施线损精益化管理,2021年1月、2月等驾坡供电所均以满分的成绩成功进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