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制造理念的传统肉制品安全性研究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健康问题和环境问题高度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致癌化学物质和排放污染物。本文针对我国传统肉制品加工现状及传统肉制品在加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肉制品绿色制造的实际技术原理和实际应用,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从而有助于实现传统肉制品在加工过程中对健康友好,对环境友好的双赢局面。
  关键词:肉制品绿色制造;健康;环境
  我国是肉类生产大国,肉类产量约占世界总量的25%。传统肉制品的发展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是中国传统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肠类、酱卤类、熏烤类和干制类等。这些产品以独特的色、香、味、形,深受消费者喜爱并形成许多名牌产品,获得了中华老字号的声誉。然而,人们发现这些肉制品在传统加工模式下,会产生大量对人体健康和对生态环境有害的物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食品安全、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传统肉制品既要保证消费者的感官要求,还要避免对人们的健康以及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而肉制品绿色制造技术满足了这些要求,有望成为未来传统肉制品生产加工的主要方式。
  绿色制造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1]。肉制品绿色制造是指以优质肉为原料,利用绿色化学原理和绿色化工手段对产品进行绿色工艺设计,从而在加工、包装、贮运及销售过程中,把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降到最低,并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协调优化的一种现代化制造方法或途径[2]。
  1 传统肉制品目前所存在不利于人体健康和环境的主要问题
  1.1 传统肉制品加工过程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传统肉制品大多采用油炸、烟熏、卤煮、烧烤等加工技术,这些加工方法对产品风味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上述加工方式在肉制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较多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如肉类食物的烧烤会产生较多的3,4-苯并芘,3,4-苯并芘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可诱发皮肤、肺和消化道癌症;大量研究表明油脂的反复高温处理会产生较多可导致肥胖症、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反式脂肪酸;杂环胺类化合物具有强烈的致癌性、致突变性和心机毒作用,可导致基因突变、肝脏和人体其他部位的肿瘤以及心肌损伤;研究表明,用过20次的烧鸡老卤中杂环胺含量可达102.45 ng/g,远超人类健康标准[3];一些传统烟熏肉制品被检测出含有较多的甲醛,甲醛可能会引发癌症、白血病、儿童发育畸形、免疫力下降、不孕不育、妊娠综合征以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1.2 传统肉制品加工过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对肉类进行烟熏,油炸等加工过程中,大气质量会产生危害。据研究报道,烤鸭烤制时排放的烟气中的PM 2.5检测浓度可达1 800 μg/m3,烧鸡油炸时排放的烟气中PM 2.5浓度可高达2 440 μg/m3,超过国标31.5倍[3]。传统肉制品加工方式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并且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气温变暖的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肉类在食用油中反复加热后所排放出的废弃油脂会严重污染水资源,对生态环境有严重危害[4]。
  1.3 滥用食品添加剂现象比较普遍
  滥用食品添加剂现象比较普遍,主要表现为超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及使用非食用物质。如亚硝酸盐过量使用会有致癌性,过量使用苯甲酸防腐,违规使用工业染料和双氧水处理肉制品,用沥青去除动物皮毛等,上述现象造成严重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2 基于绿色制造理念的传统肉制品安全性研究
  2.1 非热力加工技术代替传统加工技术
  非热力加工技术主要包括制备增香液、腌渍入味、热力场干燥及喷淋风味料包技术代替传统的油炸和卤煮,能有效提高加工肉制品的色泽和风味,显著减少致癌致畸物等有害物质的产生,大大降低PM 2.5的排放量,节省能源。提高加工肉制品的安全性、卫生性和食用品质,符合消费者健康、安全的饮食需求,绿色制造非卤煮技术在确保畜禽肉制品传统风味的同时,采用腌渍入味和热力场干燥技术极大地减少了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形成[5]。烟熏技术制作的肉制品在色、香、味方面与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的烟熏肉制品基本一致,甚至更优;同时降低了甲醛及3,4-苯并芘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提高了产品质量,简化并优化了传统烟熏工艺,缩短了工艺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绿色制造非烧烤技术是将原料肉置于110~120 ℃范围内的热力场干燥条件下,基于美拉德反应定向控制的基本原理,使原料肉中的烧烤香味前体物与底物混合物生良好色泽和特殊烧烤风味的过程。前体物的添加和美拉德反应的定向控制能够使非烧烤肉制品保持传统烤肉的色泽和质构品质,具有良好的烧烤风味和传统特色烧烤产品的感官品质[6]。非热力加工技术,秉持“不用油、不产烟、不用化学合成香精色素”的绿色环保理念,是真正可以做到对环境友好,对健康友好的绿色技术。
  2.2 传统肉制品绿色制造技术的实际应用
  加工禽肉制品时,利用无添加任何香料和色素的料包,使其在较低温度下与禽肉中成分发生反应,产生特有风味;加工熏鱼时,在鱼体表面喷淋专用增香液,产生与传统熏鱼相同的色泽和独特的风味;加工熏肉时,基于烟熏风味的呈味机理,以特制烟熏液代替传统烟熏,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
  3 實现绿色制造技术在肉类工业中的发展
  3.1 企业加快构建肉制品生产安全保障体系
  企业的发展和管理层的有效指导息息相关,需大量引进人才,加强管理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企业应建立HACCP、GMP、SSOP等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在应对安全隐患时及时有效的进行控制和预防[7]。
  3.2 加强群众、社会和企业的绿色环保意识
  ①绿色制造可以有效预防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排放,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增强员工身体素质,绿色制造对企业员工和消费者来说是有益的。②绿色制造在加工方法和观念上摒弃了传统的加工理念和加工方法,企业通过生产对环境友好,对健康友好的产品,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获得最大利益。绿色制造无疑给企业创造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因此,要扩大宣传,使企业、社会和人们意识到绿色制造理念的重要性。
  3.3 开辟绿色制造技术邻域的新天地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我国一直致力于肉制品绿色制造在工艺条件、工艺设备、工艺方法以及工艺原料方面的研究,同时也在研发一些安全有效的生产辅助原料促进肉制品绿色制造技术的发展[8]。
  3.4 政府完善绿色制造方面的法律法规
  对企业和来说,绿色制造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的引领,尽管ISO14000系列标准的陆续出台为绿色制造的全球化研究和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这些标准不足以完全支撑绿色制造产业的发展,关于绿色制造的法律法规需要政府的进一步完善。从绿色制造在未来的发展空间看,政府对法律法规的颁布和整改,将推动我国肉制品绿色制造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长留,侯继红.基于绿色制造概念的高压水射流技术[J].煤矿机械,2005(7):3-4.
  [2]吕慧超,彭增起,刘彪.绿色制造技术在我国肉类工业中的发展[J].肉类工业,2013(6):45-49.
  [3]彭增起,吕慧超.绿色制造技术:肉类工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食品科学,2013,34(7):345-348.
  [4]任晓镤,朱玉霞,鲍英杰,等.绿色制造技术在传统肉制品现代化加工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肉类研究,2017,31(11):60-64.
  [5]李兴武.论肉制品的传统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型的可行性:书评《肉制品绿色制造技术:理论与应用》[J].肉类研究,2020,34(5):113.
  [6]刘世欣,张雅玮,郭秀云,等.肉制品绿色制造:低钠干腌肉制品研究进展[J].肉类研究,2020,34(3):82-87.
  [7]张德权,惠腾,王振宇.我国肉品加工科技现状及趋势[J].肉类研究,2020,34(1):1-8.
  [8]彭增起,吕慧超.绿色制造技术:肉类工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食品科学,2013,34(7):345-348.
其他文献
On June 30,2021,Clarivate Analytics released the 2020 SCI journal citation report.The SCI impact factor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s 3.803 and creates a new historical record.Ranked 3rd in the global petroleum engineering SCI journals,it co
“Generalized mobility”is used to realize the unification of tube flow and seepage in form and the unification of commonly used linear and nonlinear flow laws in form,which makes it possible to use the same form of motion equations to construct unified g
总结1例脊髓性肌萎缩Ⅰ型患儿鞘内注射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的护理体会。鞘内注射前评估病情,做好人员、药品、物品准备,注射过程中配合医生用药,做好病情观察和安抚患儿,注射后做好病情观察和交接班,同时做好健康指导。患儿鞘内注射诺西那生钠4次后出院,出院后1个月随访,患儿运动功能改善。
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强降水的发生概率逐渐增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不透水面的增加和水面率的下降使城市面临着更大的洪涝风险。仅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受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造成1.3亿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3135.5亿元。2021年7月,河南省突发极端强降雨,导致特大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142.69亿元。
目的观察改良密闭式回流负压灌肠装置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需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密闭式回流负压灌肠装置灌肠,对照组实施传统灌肠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灌肠进出量准确率、腹围减小率、肠道清洁度,单次灌肠时间、术前灌肠次数,灌肠发生出血、腹痛、低体温、肠穿孔等并发症情况,床单位清洁度等。结果观察组进出量准确率98.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肠道清洁率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肠道清洁率(80.0
为进一步提高餐饮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全面提升餐饮食品安全治理水平,着力打造“食在广州 食得放心”金字招牌,8月18日,廣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广州市广播电视台举行了战略合作暨安乐“查”饭监管品牌行动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双方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出安乐“查”饭监管品牌行动。  据介绍,安乐“查”饭监管品牌行动以消费者满意放心为目标,将针对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热点问题,每周三通过随机抽取全市餐饮服务单位
目的观察预见性血糖管理在改善糖尿病血液透析患者血糖波动的效果。方法选取42例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预见性血糖管理前后分别收集3个月的血糖值,并进行分析。结果实施预见性血糖管理后血糖水平的标准差(1.52±0.63)mmol/L、血糖波动系数(0.18±0.06)、最大血糖波动幅度(5.15±2.35)mmol/L、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1.55±0.72)mmol/L、糖化血红蛋白(6.77±0.99)%、总糖化血红蛋白(8.79±1.02)%,均低于实施预见性血糖管理前的(2.30±
摘 要:目的:为了掌握和田地区生产和市场环节蔬菜中农药残留污染现状,评价其污染水平,为生产监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隨机采样方法,2021年1—4月间于种植环节、流通环节共采集样品338份,参照《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的测定》(NY/T 761—2008)等标准中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45种农药残留的检测,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
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破坏,森林大火频发,对于人类和自然资源的威胁也越来越大。林火具有发生突然、蔓延迅速、防控困难、危害性大等特点,高效扑救森林火灾成为世界性难题。加强森林保护,快速有效应对森林火灾,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贵港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广西贵港 537100)  摘 要:目的:通过参加全区饮用水中亚硝酸盐测定能力验证活动,提高实验室对亚硝酸盐的检测水平。方法: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GB 8538—2016)和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饮用水中亚硝酸盐进行能力验证考核。结果:饮用水中亚硝酸盐能力验证结果为满意。结论:能力验证提高了实验室实验人员的检测水平。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