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阵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27202044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书法是近二十年中国书坛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现代书法的发展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从外部切入,以1985年的“现代书法展”为标志。参与者多是画家,借用了绘画的观念和手法。在书坛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强行切入,犹如强暴,让书坛震惊,同时感到愤怒,并且报之以蔑视,二十年来,重大的国展将这种现代书法拒之门外。然而。它强调作品的可看性,反映了现代人的审美观念,符合现代文化的发展潮流。可以说是应运而生,具有不可摧折的生命活力。因此尽管先天精血不足,后天营养匮乏,但是仍然能够艰难并且健康地成长,作品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另一条发展线索是从内部蜕变的,传统书法在帖学碑学之后,进入碑帖结合,其创作方法特别强调对比关系,利用对立双方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来整合局部造型元素,尤其强调体势,打破了每个字的结体平衡,使其不稳,不得不依靠上下左右字的顾盼呼应的来重建平衡。这些办法不仅提高了作品局部的表现能力,而且引导作者对各种对比关系的重视、理解和追求,墨色的枯湿浓淡、点画的粗细方圆,结体的大小正侧、章法的疏密虚实等等,把一组组对比关系发掘出来。赋予独立的审美价值,并给予充分表现,结果大大强化了作品的视觉效果,成为迥别于传统的现代书法。
  这两种现代书法差别很大,但是都强调视觉效果,因此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之间也有所借鉴和融合,“龙门阵——中国现代派书法十二家作品展”就反映了它们的异同和融合。展览有七十二件作品,大致分三种类型。
  一种是从传统中蜕变出来的,如袁绍明的作品,借助传统书法的造型元素,在章法上进行重新处理,强调空间关系,上下相形,左右相应。所有造型元素作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同时作用于人的感官,既有很强的视觉效果,而又改变了传统的审视方式,变上下连绵的阅读为上下左右四面发散的观看。另一种是从外部切入的.如魏立刚和刘毅的作品,突破了书法的两条底线:汉字和书写,但是在空间分割、造型处理、点画质感和肌理上作出了许多很有意义的探索。还有一种为融合类型,即少字数作品。内部蜕变的现代书法为了进一步强调视觉效果,就尽量省略重复的造型元素,让所有的对比关系更加突出和夸张。外部切入的现代书法要表现它的空间分割和形式构成,最好也是采用少串数。少字数作品是两种现代书法的融合,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因此得到参展者的青睐,在展览中占了绝大多数。
  “龙门阵”展示了现代书法概况,并且揭示了这样一个重要理论:现代书法不是某种风格样式,也不是某些团体流派,而是现代文化的审美表现。二十年中,传统文人的消失,书法作品已不再是自作诗文;审美功能的改变,越来越强调作品的可看性;展览会的盛行,作品不得不强化视觉冲击力,所有这一切都促使书法艺术不得不从读的文本转变为看的图式,不得不强化视觉效果。可以这么说,现代书法就是强调视觉效果的书法。
  “龙门阵”还提出了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问题和现象。魏立刚和刘毅的作品,如果泛称为视觉艺术,没有异议,只要好看,能感动人就行,如果确指为书法,则叫人难以理解,因为书法既然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就有它特定的内涵和外延,有它的边界和底线。长期以来,我一直认为他们的作品有许多独到表现,不仅能启发对基本理论的思考,而且能深化对书写技法的研究,在强调创新发展的今天,承认它们显然比否定它们更有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打个比喻,一桶黄鳝中加几条泥鳅能够保持和增加它们的活力,何况泥鳅也有被称作“土鳝”的,我们就姑且称这类作品叫“后现代书法”好了。我这样想是希望借助它们的前卫探索来促进书法艺术发展。但是在“龙门阵”中,发现有许多取名为墨象和文字印象的作品,弥漫若非文字化的倾向,这让人感到忧虑,因为非文字化不是书法现代性的标志。如果说非文字化只是想在空间分割和形式构成上有更大的随意性,那就是偷懒和取15,会削弱书法艺术的魅力,因为汉字同样可以进行空间分割和形式构成,只不过难度更高而已,好的艺术应当是有难度的,艺术就是戴着枷锁的舞蹈:总之,我觉得一窝蜂地趋向非文字化,肯定不利于现代书法的发展。
  以上是我在看“龙门阵”时的一些想法,希望能引起人们对展览作品的重视,并由此思考一些现代书法的问题。我相信这个展览所含有的丰富的信息量一定能使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见智见仁,切磋砥砺,对现代书法发展产生一定的积极意义。
其他文献
一、主题意蕴的荒诞美  (一)荒诞的审丑特性  荒诞与丑都是偏离常规审美范畴的一种状态,丑甚至完全对立于美。但历史上文艺作品却证明丑与美并行不悖,《巴黎圣母院》的钟楼怪人卡西莫多虽然外表丑陋不堪,但其真善美的品质在丑陋皮囊的衬托下更显难能可贵。荒诞与丑的美学属性都指一些不和谐的状态,两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意大利导演塞尔乔莱昂内在“金钱三部曲”之《好坏丑》中设计三种角色,在好与坏之间加入第三种元素
摘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信用缺失行为时常出现,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大学生信用教育机制,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观念的培养,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和信用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信用教育机制 必要性 构建    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充分,市场信用交易不发达,人们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比较淡薄,加之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失信惩罚机制不健
摘要:文化与语言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文化包含并影响着语言,而语言则是保存、交流和反映文化的重要工具。宗教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语言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文化系统,不同的宗教文化使两者存在巨大的差异,语言学习者应谙熟这种文化差异,才能更加准确地理解和使用语言,做好翻译工作。  关键词:宗教文化 语言 文化差异    引言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
[摘要]现在国内相亲类电视节目发展迅猛,以《非诚勿扰》等为主的相亲类电视节目对现代年轻男女的婚恋观及其形式有着很大的影响。从相亲完全公开的形式上,拿相亲事件来赚钱、赚取收视率的模式上,以及其相亲过程中恋爱对象角色和位置的转换上来说,都是对传统婚姻恋爱观及其方式的一种颠覆。  [关键词]电视相亲 婚恋观 颠覆  婚恋观是人们价值观在婚姻、恋爱问题上的体现,是家庭道德观的重要内容,指人们对婚前恋爱、婚
20世纪后半叶,发生在西方学术界“空间转向”(spatial turn)开辟了当代科学的“空间化(spatialization)”理论研究视域,为人们理解现代工业社会空间生产提供了重要研究视角。其中法国哲学家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著作《空间的生产》对之后的空间理论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亨利·列斐伏尔结合历史演变过程,以历时性的维度考察了过去人们对于空间的认知,创造性的在已存
摘要:大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政治中的理想社会观,也是一种最高层次社会理想的政治设计。人类大同思想与现实社会之间的深刻矛盾。是当代人类的一个重要课题,大同思想作为一种积极的思想资源,其现代意义日见明显。  关键词:大同思想 社会经济 社会政治 社会文化    探索和构建一个理想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中一直存在的古老问题,同时也是理想主义精神一个最集中的体现。在现代,思想空虚、精神颓废等许多社会病症日益
摘要:冰心是“五四”时期问题小说的“首席作家”,其问题小说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广泛地深入社会提出问题。本文从冰心的问题小说入手,认为冰心是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去关照社会,呈现出人道关怀型现实主义的精神色彩。但也由于其人道主义的立场,减弱了冰心问题小说批判现实主义的力度,呈现出一定的矛盾性。  关键词:冰心 问题小说 现实主义 人道主义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无论是作为文学思潮还
摘要:温庭筠作为“花问鼻祖”,其在词曲创作方面对五代及宋文学有着重要影响,而其作为晚唐重要诗人,在律诗绝句上的成就往往因其词曲和乐府诗的艳丽而被人忽视。通过对温庭筠的七律和七绝分析,阐述其诗歌创作中所表现出的苦闷、悲怆的意境和对晚唐诗坛的影响。  关键词:温庭筠 律诗 绝句 晚唐诗风    温庭筠作为晚唐重要的诗人之一,尽管有“温李”之名,尽管《全唐诗》收录的温诗有三百余首,而《花间集》中仅有其六
摘 要: 春秋战国时期,漆器日用品在许多方面取代了青铜器,楚国漆器装饰纹样的造型与色彩尤为独特,本文对其造型与色彩的独特之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楚漆器 装饰纹样 造型 色彩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都进行着史无前例的大变革,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里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改变了以前固有的社会意识,以实用功能为主的漆器日用品在许多方面开始取代了以意识形态功能为主的青铜礼
摘要:自古以来。麦克白夫人始终被认为是邪恶女性的代表。但如果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麦克白夫人的形象,就会发现她不再是被钉在历史审判柱上的罪人,甚至可以成为女性进步思想启蒙的代表。她在性格、品质、爱情观等方面都具有现代新女性的特征。在她的身上也更是体现出了女性在男权时代被压迫的悲剧意义,更能引发人们对女性社会地位的思考。  关键词:麦克白失人 新女性 社会地位    在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中,有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