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概率与统计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不确定思维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比较习惯用一种很确定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习惯去问“它对吗?”但是,确实存在一些无法得出准确结论的问题,例如,统计与概率领域,对于一些分析统计问题的方法、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由此给出的建议,却很难用“对不对”去衡量。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这个方法好吗”“这个建议合理吗”,这就需要用一种不确定的思维方式去思考统计问题,用“好不好”作为判断统计问题的标准。本文以“概率与统计”的教学为例,简要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不确定思维。1.设置开放型的情境,
其他文献
报纸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居民个人经济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一些资金存款较为富裕的居民也开始关注个人理财方面的一些产品,因此,商业银行成立了专项的个人理财方面的业务。我国和其他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在个人理财方面的业务开展得较为缓慢,但随着个人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个人理财业务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在这个情况下,我国应该大力的支持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在满足居民个人需求的同时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经
解决统计、概率中开放性问题的要点,主要有下面两点:1.用数据说话,要有相应的数据支撑,在陈述数据时,要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或者计算样本均值等数据,不能只说结论;2.表达要到位,陈述理由不要偏离主旨,要正确看待小概率事件发生的情况,最好不要从抽样数据太少、实验次数太少等非要点出发解题。一、根据期望与方差解决问题
期刊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高考试题对概率统计内容愈加重视,凸显创新性与灵活性,试题位置(难度)也不再固定,后移趋势明显,能力要求渐高.本文对高考概率统计考查的重点题型及解题策略总结如下.1用计数方法解决古典概型问题
期刊
景观人类学的场域研究是指当地人主观上对所处的文化或环境所进行的赋义。照此理论,壮族圩就是壮族民众在地理、活动与心理上进行场域建构的结果。壮族圩因地势、河流而发展受限,但道路、村落也建构了其独特面貌。壮族圩还通过经贸、居住、文娱等进行活动建构。此外,遵守圩期、向往圩的文明、认同圩上的美食、形成共同的死亡想象等是壮族人对圩的心理场域建构。显然,探讨壮族圩的场域建构就是探讨人地关系的重要人类学命题。
增材制造与结构拓扑优化设计相结合是未来民机结构件减重的研制趋势,但是采用新工艺、新方法的结构件在应用于民机结构前必须要通过适航认证,且结构件试验验证并无有关标准和规范,均需单独设计试验方案。因此,本文以增材制造的结构拓扑优化民机舱门铰链臂为研究对象,依照适航条款对其进行静强度试验方案设计并进行试验验证,对推动增材制造的结构拓扑优化舱门铰链臂应用于民机结构具有工程价值和现实意义。首先,根据铰链臂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