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得“民心”的校长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理要管人、管人要管心”。作为一名校长,要想指挥若定、左右逢源、一呼百应,就要善于“笼络人心”。
  
  方式一:巧言妙语近人心
  
  有时,一句恰到好处的话,就能贴近与教师的距离。如,一位老师迟到了,你对他说:“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情脱不开身呀?如果有什么困难,以后尽管和我说,但不要耽误上课呀!”又如,某校长在新生面前介绍他们的老师,说他功底怎么好,指导多少学生在比赛中获奖,等等,全班学生一齐向他投来钦佩、信赖的目光。此举大大激发了这位教师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方式二:生活帮助暖人心
  
  邓小平曾经说过:“关心教师,维护教师尊严,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在政治上大胆使用,经济上大力援助,生活上关心照顾。”教师也是人,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工作上、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校长应主动给予帮助;生病了,要及时问候、照顾,而不是置若罔闻。校长要做到急教师所急,做教师所需,使他们真正体会到组织的温暖。
  
  方式三:公正无私正人心
  
  校长要做到处事公正,一碗水端平。亲此疏彼,私字当头,必然引发歪风邪气,导致人心浮躁,自己在教师中的形象就会大打折扣。相反,校长办事公正,坚持原则,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必然带来教职工心理上的归顺。
  
  方式四:以情感人“笼”人心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一个人一旦得到别人的理解,就会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校长必须清楚地了解每个教师的心理需要,以情动人,以爱换心,真心实意地去尊重每位教师,用情感手段激励他们。用诚挚的语言指导教学;用商量的口吻安排工作,用宽大的胸怀去体谅教师工作中的偶尔失误。一句话,如能充分理解教师,教师就能“不待扬鞭自奋蹄”。
  俗话说:“得民心者一呼百应,失民心者一事无成。”校长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增强学校内部的凝聚力,使全体教职工心甘情愿地和自己一起,同谋发展大计,携手创造学校辉煌的未来。
其他文献
基于大量复合材料构件无损检测数据的统计结果,总结并表征了几种与制造缺陷密切关联的复合材料结构几何要素,结合统计结果和制造缺陷的形貌分析,揭示了几何要素与制造缺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