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RS-CoV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来源 :病毒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bianwo6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最早发现于2012年,是继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SARS-CoV)之后,引起人类严重感染的又一种重要冠状病毒。对于该种新发现、致病性强、病死率高的感染性疾病,开发有效的动物模型对于研究疾病的发病过程、致病机理、评估预防与治疗措施的效果等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到目前为止,非人灵长类动物如恒河猴、狨猴,小型动物如小鼠、仓鼠、雪貂、新西兰白兔等均被尝试作为MERS-CoV感染的动物模型。其中一些已经用于评估疫苗或药物的干预效果。本文就MERS-CoV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选用无毒、无免疫原性的高分子化合物聚乙二醇(PEG)为修饰剂,以活性酯法制备出PEG-重组人超氧化物歧化酶(PEG-rhSOD)共价结合物。修饰酶的生物半衰期为15h,比修饰前延长了90倍,对酸、硷、热的耐受力明显高于修饰前。用照射小鼠活存率评价了PEG-rhSOD的辐射防护作用。小鼠受8.5Gyγ射线照射前1h腹腔注射30万U/kgPEG-rhSOD,可提高活存率42%,与未修饰的rhSOD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