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房地产市场有多火

来源 :幸福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ao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上,房地产市场最活跃的时代,非两宋莫属。当时的房地产换手率极高:“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为满足频繁的房地产交易,宋朝城市满大街都是房地产中介,叫做“庄宅牙人”。
  为什么宋朝的房地产市场这么活跃?不必奇怪,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化方兴未艾,人口流动频繁,跟今天的趋势一样,宋人发迹后也喜欢往大城市挤,南宋的洪迈观察到,“士大夫发迹垄亩,贵为公卿,谓父祖旧庐为不可居,而更新其宅者多矣…咱村疃而迁于邑,自邑而迁于郡者亦多矣”。一个人从农村搬到城市,首先必须解决的就是有个落脚、栖身之所,或购房,或租房,于是便雠了一个火爆的房地产市场。
  据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包伟民先生估算,北宋后期,汴京市区的人口密度约为12000~13000人/平方千米;南宋淳祐年间,临安府市区内的人口密度约为21000人/平方千米,咸淳年问,甚至可能达到35000人/平方千米。今天纽约、伦敦、巴黎、香港的人口密度大致在8500人/平方千米以下,东京与广州市区的人口密度为13000人/平方千米,北京约为14000人/平方千米。换言之,宋代特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居然超过了今天的国际大都市。
  如此之高的城市人口密度,势必导致大城市的商品房供不应求,房屋的销售价与租赁价越推越高,北宋前期,汴京的—套豪宅少说也要上万贯,一户普通人家的住房,叫价1300贯;而到了北宋末,京师豪宅的价格更是狂涨至数十万贯,以购买力折算成人民币,少说也得5000万元以上。难匿宋人要感慨说,“重城之中,双阙之下,尺地寸土,与金同价,非熏戚世家,居无隙地”。
  租房族
  由于京城房价太高,宋政府又没有为所有京官提供官邸,所以许多宋朝官员都买不起京师的房子,只好当了“租房一族”,有北宋名臣韩琦的话为证:
  “自来政府臣僚,在京僦官私合宇居者,比比皆是。”
  欧阳修官至“知谏院兼判登闻鼓院”,相当于上议院议长兼国家直诉法院院长,还是只能在开封租房子住,而且房子非常简陋,他曾写诗发牢骚:“邻注涌沟窦,街流溢庭除。出门愁浩渺,闭户恐为潴。”这套破旧的古屋,每逢下大雨就浸水。
  当过御史中丞(相当于下议院议长)的苏辙,也买不起房子,一直住在出租屋。他的朋友李廌乔迁新宅,苏辙写诗相贺,同时也表达了他的“羡慕嫉妒恨”:“我年七十无住宅,斤斧登登乱朝夕。儿孙期我八十年,宅成可作十年客。人寿八十知已难,从今未死且磐桓。不如君家得众力,咄嗟便了三十间。”直到晚年,苏辙才在二线城市许州盖了三问新房,喜难自禁,又写了一首诗:“平生未有三间屋,今岁初成百步廊。欲趁闲年就新宅,不辞暑月卧斜阳。”
  在那个时代,连宰相都要租房子,朱熹考证说:“且如祖宗朝,百官都无屋住,虽宰执亦是赁屋。”宋真宗时的枢密副使(相当于副宰相)杨砺,租住在陋巷,“僦舍委巷中”,他去世时,宋真宗冒雨前往祭拜,发现巷子狭窄,连马车都进不了,“步至其第,嗟悯久之”。
  直到宋神宗时,朝廷才拨款在皇城右掖门之前修建了一批官邸。这批官邸,只有副国级以上的宰相、参知政事、枢密使等官员才有资格入住。部长以下的官员,还是“僦合而居”。
  开发商
  由于租房需求旺盛,宋朝城市的租赁市场一直很火爆,要是在宋朝大城市拥有—套像样的房产出租,基本上就衣食无忧了,司马光做过一个估算:
  “十口之家,岁收百石,足供口食;月掠房钱十五贯,足供日用。”
  每个月15贯的租金收入还算是少的。南宋时,建康府(今南京)的“有房廊之家,少者日掠钱三二十千”,每天收到的房租至少有二三十贯。因此,宋朝的有钱人家,几乎都热衷于投资房地产(另一个投资热点是放贷业)。现在的房地产开发商基本上都是盖房子出售,宋代的开发商则是盖房子出租。
  有些贪婪的官员,违规经营房地产业,如徽宗朝的宰相何执中,“广殖赀产,邸店之多,甲于京师”,“日掠百二十贯房钱”,每日租金收入有120贯,月入3600贯,是宰相月俸的8倍。北宋“六贼”之一的朱勔更厉害,“田园第宅富拟王室,房缗日掠数百贯”。
  宋朝政府是历代少见的商业驱动型政府,眼看着房地产市场如此有利可图,也积极投身进去,在都城与各州设立“店宅务”,专门经营官地与公屋的租赁。天禧元年(1017年),汴京店宅务辖下有23300问公租屋;天圣三年(1025年),京师公租屋的数目又增加到26100问。
  宋政府设“店宅务”经营公租屋,目的有三:
  —是分割房屋租赁市场的利润,以增加财政收入。
  二是將公租屋的租金设为专项基金,用于维持当地的公益事业。
  三是为城市的中低收入者提供基本住房。
  相对于私人放租的高档房屋,“店宅务”的房租比较低廉,天禧元年开封府一问公租屋,每月租金约为500文;到了天圣三年,在物价略有上涨的情况下,租金反而降为每间每月430文。当时一名摆摊做小买卖的城市底层人,月收入约有3000文,每月四五百文钱的房租,还是负担得起的。
  房市调控
  房子不仅是开发商与政府的摇钱树,更是居民生存于社会必不可少的容身之所,因此,宋政府也不敢放任房价一再飙升,动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是少不了的。
  今人见识到的“限购”政策,其实宋朝政府已经在使用了。宋真宗咸平年问,朝廷申明—条禁约:
  “禁内外臣市官田宅。”
  即不准中央及地方官员购买政府出让的公屋。希望将申购公屋的机会留给—般平民。宋仁宗天圣七年,宋政府又出台“第二套房限购”政策:
  “诏现任近臣除所居外,无得于京师置屋。”
  现任高官除了正在居住的房产之外,禁直在京师购置第二套房。
  由于两宋时期大城市的房屋自住率不高,“租房族”数目庞大,宋政府将房市调控的重点放在房屋租赁价格上,时常发布法令蠲免或减免房租,如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正月。
  “诏:以雪寒,店宅务赁屋者,免僦钱三日。”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二月,这里的“官合”,就是“店宅务”经营的公屋。公屋具有“廉租房”的性质,租住者又多为城市的中低收入群体,因而,宋政府在极端天气时节(雪寒)或重要节日免除租户数日房租,合拾理。
  不过,有时候宋政府也会要求私人出租的房屋与公屋一起减免租金,如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二月,仁宗“诏天下州县自今遇大雨雪,委长吏详酌放官私房钱三日,岁毋得过三次”;这里有一个“度”需要政府把握好,否则势必受到业主的抵制、市场的报复。南宋末有一位叫做胡太初的官员,就对政府频繁放免房租的做法提出非议:
  “不知僦金既已折阅,谁肯以屋予人?积至塌坏倾摧,不复整葺,而民益无屋可居矣。是盖不知贫富相资之义者也。”
  意思是说,官府老是要求业主将租金打折,那今后谁还愿意将房屋租给别人居住?就算租出去,房屋坏了,业主也必不愿意掏钱修葺,最后租户将“无屋可居”。官府的做法看似是恤民,其实是不知道“贫富相资”的道理。
  宋朝毕竟是商品经济很发达的时代,人们对市场的定价机制并不陌生,如叶适认为,“开阖、敛散、轻重之权不一出于上,而富人大贾分而有之,不知其几千百年也,而遽夺之,可乎?”对富人的财产权,宋人也明确提出要给予保护,如苏辙痛骂王安石:
  “王介甫,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平民,不知其不可也”
  所以才有明白人站出来非议政府的减租政策,强调“贫富相资”的道理。
其他文献
新年伊始,你是否已经为自己的健康饮食做规划了呢?近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公布了2018最佳饮食榜单。专家从操作便捷、避免肥胖、营养均衡、预防慢病等角度,对全球40种流行的饮食搭配进行了评估和排名。结果显示,得舒饮食和地中海饮食排名前列,弹性素食、减肥饮食、健脑饮食等位列前10强。得舒饮食  得舒饮食已连续8年蝉联全球健康饮食首位,由美国心肺及血液研究所为高血压患者设计。  其主张多摄入蔬菜、水
在中国,儿女满堂,妻贤子孝,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裕等等,如果拥有这些,都可以讲这个人有福气。  我现在所处的年龄阶段还没有资格谈福气。有时,我又觉得自己挺有福气的,我所指的“福气”可理解为“幸运”。跟我相熟的朋友,都觉得我有点傻,也许正应了那句话“傻人有傻福”。  现在人们的生活成本上升,医疗保健开销大,老年人在这方面的花销更大,好似无底洞。所以说,父母身体健康就是小辈的福气。  每年,父亲
桌上经常见到的果酱、果汁、汉堡包、薯片、脆黄瓜、萝卜,这些不起眼的食物,看起来那么普通,这些食物怎么可能和竞争激烈的职场风云有所搭边呢?其实,对于美食,只要你善于发现,懂得品尝,就会有好口福。就像在工作中,有些工作是清闲的,但做不出业绩。有些工作虽然劳累,但容易提升你的能力,业绩也能做出来。  当然,有些美食的烹饪或者吃法中也有奥妙,如果能仔细咀嚼其中关联,你会发现某些食物的特性中寓含了很多相似的
十字路口,一长串由宝马和奔驰组成的车队在红绿灯处停了下来。领头汽车的引擎盖上铺满了鲜花和彩带,尾随其后的车辆也都挂满了粉红色气球,装点得煞是喜庆。  我跟妻说:“今天应该是个好日子,又有一对新人要步入婚礼的殿堂了。你看看这车队可真够气派的。”谁料,妻听了说:“气派又能说明什么呢?我们单位有两个年轻人,上个月结的婚,婚车阵容比这还豪华壮观呢,可他们今早离婚了。哎,不明白现在的年轻人到底怎么了,视婚姻
明天和死亡,谁先到来?对于“渐冻人”杨建林来说,他现在的每一天都是“赚来的”。因为,当年被确诊为患有“渐冻人症”时,医生曾说他只能活3年,可现在,他已经活了10年。发病的那一年,他才38岁,儿子13岁。他说:“我要活着陪儿子考上大学。”如今,儿子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而杨建林,面对生死更加从容不迫。    “它就像一张无形的网,最终把我们囚在一张不足两平方米的床上。一开始是手臂和腿部丧失行动力,渐渐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传统婚姻观正面临着新的挑战。  2018年结婚率仅为7.2‰,这个数字创下了近十年来的新低。经济越发达地区的结婚率越低,2018年全国结婚率最低的上海只有4.4‰。  现在的年轻人怎么了?从事人口学研究已经30多年的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分析,结婚率普遍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结婚人数的结构性减少,与此同时,全社会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房价高企、就业竞争激烈,以及年轻一代
猴年生猴宝宝是不少家庭的心愿,特别是“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微信朋友圈关于“二孩”的科普文章经常刷屏,那么,这些所谓的科普真的靠谱吗?请看专家怎么说。  二宝没有大宝聪明优秀  朋友圈传言:有国际机构做过研究,哥哥姐姐的智商比弟弟妹妹的高3.28个百分点,说明大宝比二宝聪明。  不知是否真有这样的研究,如果有的话也是统计学上的结果,不能说家里的二宝绝对没有大宝聪明。比较客观的现象是,生育大宝时候父
小孩干吗要让小孩  小菜做了整整6年的独生子女,弟弟航航出生后的那段日子,小菜着实高兴了好几天。她经常目不转睛地望着在我怀中吃奶的航航,看着这个肉肉的小人伸展手脚、打喷嚏、皱眉头,或是哭闹,她都感到有趣极了,有时还会“哈哈”笑起来。当小菜把航航抱在怀里轻轻摇晃的时候,那神情极像一个小妈妈。  但渐渐地,我开始感觉到了小菜对弟弟的敌意。这大概是航航出生10个月以后的事情,那时航航刚学着蹒跚走路,有时
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习惯形成和培养的关键时期。在“互联网 ”时代下,广大教育工作者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综合水平的提高。家校共育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其非常有助于教学资源的充分发掘,教育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互联网 ”时代小学家校共育。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备受人们关注。纵观实际,我们发现在之前的小学教育管理实践中学校与家长是严重脱离的,
阿梅离婚了。  毫无预兆,把一众亲朋好友的下巴震得全部掉到地上。  没有第三者,没有家庭纠纷,甚至没有夫妻口角,和平分手。  “我还不到40岁,已经预见到了60岁以后的生活,”阿梅语调平缓,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我只是想换一种活法,不想就这样一天天直到老去。”  凡事皆有因果,阿梅之所以选择离婚,其实早已有些迹象。  阿梅的丈夫老唐是大型企业的技术骨干,典型的工科男,不善言辞,工作勤勉,把工作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