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小组合作优势,优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sw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課堂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生在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的氛围中学习,既能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与人交往能力,又可以合理利用课堂上普遍存在的个体差异性资源,不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也是学生取长补短,展示个性的舞台。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开展好小组合作学习,就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合理分组,优化小组学习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存在由于非智力因素而导致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例如:一部分学生初中阶段学校信息技术条件较好,基础比较好,对信息技术课比较感兴趣。而另一些学生电脑基础知识比较差,计算机基本操作都有困难,甚至有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有一种畏惧感。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的差异要求我们小组学习分组时要按照优势互补原则把班级成员进行合理的分配组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互补的前提下尽量合理组成在协作、竞争等能力方面水平均等的小组,小组人数以4~6人为宜,一般选拔一学生为组长,小组长不但要积极主动参与合作交流、讨论,协助老师落实小组任务,调动组员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经常组织开展组际竞赛活动等。
  每个小组中把计算机操作能力不同的人搭配进去这很重要,还要注意性别、语言表达能力、管理组织能力不同的学生的搭配。使每个合作小组成员尽量都各有所长,认为自己在这个组内是不可或缺的一员。分出来的小组要尽量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从而调动起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以任务推动小组合作学习
  目前,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以课堂操作实践为主,多数教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实践也证明,“任务驱动”这一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体现出了其独特的优势。但是如果简单地实施“任务驱动”的方法,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在布置课堂操作任务后,一些学生可能只用五分钟就完成了,而另一些学生可能直到整堂课结束也还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由于主要看重结果,往往会忽视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和协作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任务驱动”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必须辅之以科学的设计和实施方法,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经过教学探索和实践,我认为,“任务驱动”的课程设计,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 实际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的质量。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中有很多优势,但小组合作学习要取得成功,需要教师设计的任务科学合理。因此,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必须充分重视课堂任务的设计,使之从各方面得到优化。
  首先,任务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具有典型性。
  “任务驱动”是通过让学生去完成一个包含一定具体知识或能力训练的实际任务,从而达到某个教学目标。在任务的设计时,一定要有非常明确的教学目标,使设计的这个任务是一个典型的任务。任务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按照“从大到小、逐步细分”的思路,每一个教学目标有相应的任务与之相对应,并形成一个训练主题互不重复的系统整体的一个任务框架。
  其次,任务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并有一定的启发性。
  任务最终由学生去完成,因此应多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诸如现有的知识水平、操作技能等,避免由于任务的过于简单或复杂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任务的重点和难点不可过多,一般只能是一至二个;规模应适中,要以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为衡量标准。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要注意机房等实际情况。如在设计“利用搜索引擎查找网上资料”的任务时,要先考虑机房电脑和学生家庭电脑的上网速度,并预先进行尝试,一般不可设计在网上根本无法查到或是很难查到的内容。有的任务在学生完成后,学生的思维往往到此为止,那这个任务所起的作用仅仅是任务本身的内容;而优秀的任务却能在学生完成这个任务后,或是激发起学生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或是给人以启发,从中悟出学生终身受用的学习思维或方法。好的课堂任务设计既能让学生在与实际的学习生活相联系的任务完成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兴趣,又能使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最后,任务要注重分工的需要,具有合作性。
  由于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因此任务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小组各成员的分工需要,要让任务的完成必须依赖于小组内全部成员的努力,并能把总任务分解成小组内不同能力类型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的分任务。这样可充分调动小组内每个成员的积极性,让他们体验到合作带来的效率,并促进小组成员间情感的交流,从而促进合作意识的增强和合作能力的提高。
  三、以评价深化小组合作学习
  评价在课堂上的作用是不言而遇,但要有一个合理的评价确实比较困难。传统的教学评价关注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这种竞争性的评价是有局限性的,它把是否“成功”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惟一标准,脱离了大多数学生的实际,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有效的过程性评价非常重要,对学生的局部的操作过程及时进行肯定表扬,而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另外评价还要多元化,就是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评价,要从课堂内外的有效合作、组员作品、组间互评、小组自评等方面去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对每个组员的评价,要一改过去的以作品定论的方式,要从作品修饰、作品效果、作品技术、与他人的合作、组长的评价、其他组的评价等方面去综合评价。通过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对合作小组的最终评价,促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学习。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意在通过小组合作探讨,相互启发,实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基于“任务驱动”的小组合作学习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好学生自愿主动地帮助差生,也让原本不自信的学生找回了自信,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积极努力地进取,同时,提高了课堂效率,使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得以顺利地完成。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好学生的发展,更有利于激发弱势群体的学习热情,也是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和团队协作的能力开发重要工具。
其他文献
复习课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 在复习课中,整理、复习基础知识,使全体学生的基础更扎实,才能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使复习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网站成为人们获取消息的重要途径,而网页缓冲界面设计在网站设计中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好的缓冲界面设计可以吸引用户,为网站增彩。本文从用户体验出发,分别从界面表现形式,
通过对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八矿多煤层采区同采条件下,下部煤层开采对上部煤层开采影响的相似材料模拟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出了下组煤层开采时上覆岩层的移动及变形规律、有关岩层
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口语交际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运用现代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在小
通过对超声珩磨油石专用工装的设计、制造及修整参数试验,给出了磨削工程陶瓷等超硬材料时超声珩磨油石修整的工艺规范.同时,借助电镜和表面轮廓仪考察了不同参数下超声珩磨油石
腭式破碎机的肘板除推动腭运动之外,还起着破碎工作时的过载保险作用,即当破碎腔中落入不易破碎材料如铁块时,肘板应立即断裂,从而起到保护其它部件的作用.针对腭式破碎机过载时肘
通过正交设计实验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进行条件优化,并对常人尿中的镉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优化分析条件下,镉的检出限为00062ng/mL,平均回收率9810%;对1000ng/mL的镉溶液进行10次平行测定,变
在对不同开采方法覆岩破坏高度实测资料分析对比的基础上,研究了冒落岩层高度及碎胀性与覆岩破坏高度的关系,探讨了开采方法对覆岩破坏高度的影响,其结论对于覆岩破坏理论研
扼要叙述了室内试验的方法,介绍了用声波测井数据预测地层可钻性及钻速的试验研究概况.在详述对试验数据分析处理过程的基础上,给出了室内声波速度与岩石可钻性级值之关系式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