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太阳诱拐来的星球

来源 :大科技·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zh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阳系的诞生
  很久很久以前,一大片星际云团开始坍塌、收缩,接着云团开始更快速旋转,它的中心被“点燃”——太阳诞生了。剩余的边角料变成一个盘状物,围绕新恒星的中心旋转。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靠近太阳的地方,边角料将凝聚成越来越大的岩石,成为了太阳系的岩石类行星。而在远离太阳的地方,温度越来越冷,冷了以后,物质就想要抱团取暖,于是许多较轻的物质凝聚起来,形成木星等气体巨行星。在距离太阳更远的地方,有一些没有机会结合成大行星的物质,它们是相对小的冰和岩石碎块。它们成群结队地在太阳系里转呀转,组成了外太阳系的柯伊伯带。
  柯伊伯带距离太阳约40~50个天文单位(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个天文单位)。自1992年人们找到柯伊伯带天体以来,如今被发现的柯伊伯带天体已有1000多个。早前,人们认为柯伊伯带是太阳系的尽头,后来发现,柯伊伯带再向外延伸还有由千亿颗冰冷天体组成的奥尔特云,而且太阳系的边缘还会更远,也许有几千个天文单位。
  遥远区域的“蠢蠢欲动”
  奥尔特云也被称为原彗星云区,一些具有长周期的彗星就是来自奥尔特云。奥尔特云的小天体(原始彗星)不太安分,它们蠢蠢欲动,由于这里远离太阳,处在太阳和其他恒星之间,所以有些时候,来自附近的恒星引力或银河系内引力的波动会打扰奥尔特云小天体的平静生活,将它们“驱赶”到太阳系内层,地球上的我们就看到了它们一掠而过的美丽身影。
  同样,柯伊伯带内的天体也发生类似的事情。通常情况下,太阳系外层的气态巨行星(比如天王星和海王星)会对柯伊伯带天体“动手动脚”,被“巨人”欺负的柯伊伯带天体没有反抗能力,为了保持自己的平衡,只能默默改变轨道,形成一种偏心率较高的椭圆轨道。像位于柯伊伯带的阋神星(目前已知的太阳系第二大矮行星)就是这样,它和它的小卫星“戴丝诺美亚”,就被海王星这颗巨行星欺负,导致阋神星和小卫星的轨道极为倾斜。如果这种干扰过大,柯伊伯带天体也会被拉向太阳系内层。
  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之间还有一片区域,此处也有天体,它们距离太阳足够远,也不太靠近其他恒星系统。早前,对于天文观测者来说,这片区域非常神秘,因为那时人们还无法看到这里有些什么或者发生什么事——直到2003年。
  古怪的偏心轨道
  那时,美国天文学家在这个区域发现了矮行星塞德娜。塞德娜的轨道是很古怪,非常细长,离太阳最近的距离接近76个天文单位,但离太阳最远的距离可能有940个天文单位。只有当它比较靠近地球时,我们才可以看到它的身姿。
  在当时,塞德娜是所发现的太阳系中离地球最远的天体。它比月球小很多,但它的表面对光的反射率很强。如果塞德娜待在月球的位置,会比月球还要明亮。而事实上,塞德娜的距离是地月距离的3万多倍,所以我们很难发现它,加上它移动得太慢了,以至于它几乎被茫茫太空埋没了。还好它的表面不像普通小行星那么黑暗,要不然它可能仍属于“隐身星球”行列。
  科学家已经在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之间的区域发现了十几个这样的天体,它们都有一个非常奇怪的举动——几乎都是在相同的平面内运转,这个平面和太阳系主要行星所占据的平面并不相同。而且,从太阳的角度上看,它们在近日点大致处在同一个方向上。一些科学家判定,塞德娜等天体可能不是在太阳系早期被柯伊伯带赶出去的天体,也不是来自奥尔特云的天体——它们最初就不属于我们的太阳系。
  太阳的兄弟姐妹
  我们知道,宇宙中有很多星团(由十几颗到几十万颗的恒星所构成),说明恒星通常不是孤立的。它们一窝一窝地待在一起,然而,一颗超新星的冲击波就能立即动摇这种安好平静的状态。而在银河系引力的干扰下,恒星家族也会被拆散,分道扬镳并开始各自的生活。
  太阳现在是一颗孤立的恒星,但是科学家猜测在它出生时并不“孤独”,只是引力将它的兄弟姐妹拉扯走了。后来,太阳有可能会和自己家人再次近距离相遇。那么家族重逢会在太阳系留下怎样的印记呢?
  科学家通过计算和模拟,设想出了以下场景:一颗大约是太阳2倍重的恒星越来越靠近我们的太阳系了,最近时离太阳大约有230个天文单位,速度约4.3千米/秒。这是相当吓人的场景,但幸运的是它只是从旁边掠过,如果它继续靠近太阳的话,就会打乱太阳系内主要行星的运行轨道。但这颗恒星还是对遇到的微行星产生干扰——一些微行星会被抛到星际空间中。
  被诱拐来的天体
  除了干扰太阳系的外围区域,模拟结果还表明,会有2000多颗环绕这颗恒星的微行星会因此转换身份,被年轻的太阳诱拐过来,变成太阳系家族的成员。其中大约一半的微行星的命运将和塞德娜类似,停留在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之间,但由于大多数微行星体积微小,亮度比塞德娜低得多,很难被我们找到。
  在另外一半中,大概有500个外来的微行星会留在太阳系边缘,分布在1000个天文单位和5000个天文单位之间,或许会处在奥尔特云里。而剩下的微行星将在海王星的轨道附近转悠,它们算是“入侵”到太阳系内部的外来天体了。不过,这还不是这些“被诱拐”而来的天体的最终命运,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它们之中的一些可能会受到太阳系巨行星的引力影响,也许会被一次性抛出太阳系,过着我们还不知晓的隐秘生活。
其他文献
机器人的未来  大科技网友 sam0301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越来越先进,有人甚至已经提出,未来的世界霸主将是机器人,我对机器人的发展有自己的想法:  1、100年内机器人智力必然超过人类,人的工作逐渐被机器人取代。人类开始不需要工作,而只是享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结果智力逐渐退化,沦为机器人的玩偶,人的作用就是人的基因被用于制造生化人。1000年后机器人与人的智商差别估计相当于今天人
期刊
地球制造了月海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刘汉生  众所周知,产生月球正面和背面巨大区别的起因是一个学术界尚有争论的问题。由于地球的潮汐锁定,月球始终是同一面朝向地球。科学探测表明,绝大多数月海(月球上的暗色部分,主要由玄武岩构成)集中在面向地球的月面,仅有3个很小的月海在月球背面。  我认为,月球正面与背面地质环境的巨大差异,与地球引力的影响关系极大。有科学家认为,月球是由40亿年前从地球飞溅而来
期刊
没有生命的物质遵循着简洁的物理化学规律,然而,一旦物质变成生命,却表现出一些迥然不同的独特性质。这是一个生物学的难解之谜。  生命的坚韧性质  1986年1月28日是寒冷的一天,这天早晨,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卡那维拉尔角,成千上万名参观者聚集到肯尼迪航天中心,等待一睹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腾飞的壮观景象。上午11时38分,耸立在发射架上的挑战者号点火升空,直飞天穹,看台上一片欢腾。但航天飞机飞到73秒时,
期刊
图中是一种寄居蟹,叫做金环寄居蟹。寄居蟹自己不能长出贝壳,但是它会升级改造那些死去的软体动物的贝壳,然后自己躲进去。你可以注意到,图中这个贝壳已经有些磨损的痕迹了,而且还被其他动物所寄居:贝壳的左边和右边寄居着海葵,另外藤壶和管状蠕虫也附着在上面,但寄居蟹仍怡然自得地藏在里面。  这是难得一见的没有贝壳的寄居蟹。只有眼前出现新的可寄居贝壳时,它们才会迅速地更换自己的贝壳。因为没有贝壳,它们就是一个
期刊
孟子说理想的社会应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但最新研究发现,那些社会性的哺乳动物才不屑于照顾其他幼崽,它们最常用的方式是——直接杀死!  英国剑桥大学的科研人员对260种哺乳动物的生活史进行研究后发现,较之一夫一妻制的哺乳动物,在其他社会性哺乳动物的种类中,谋杀同类幼崽的行为是非常普遍的。而且越是在雄性占据垄断地位(一小撮雄性占有一大群雌性,如狒狒)的社会结构中,杀婴行为发生的频率更高。为什么会这样
期刊
在火车上为什么手机信号那么差?有人可能会说,因为沿途基站少、火车移动太快等等。但是其实导致火车上手机信号差的是车窗玻璃。  研究显示,火车的能耗1/3用于控制车厢内的温度,其中3%左右的能量会通过车窗流失。为了减少热量的流失,保持车厢内的温度。火车车窗的玻璃上通常会涂上一层超薄金属涂层。这层金属涂层允许光线通过,但能阻止车厢内的热量逃到外面。  但是,这层对节能非常有用的涂层却有一个缺点——阻挡手
期刊
看到一个人,我们不会把他错认为是其他动物,因为人类主要的外貌特征是一样的。不过,根据肤色,我们还是可以分出这个人是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还是棕种人。如果让我们来看一群长颈鹿,我们是否会注意到它们有什么不同?  纳米比亚和德国的研究人员对非洲190只长颈鹿的DNA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这些长颈鹿在遗传学上可以分为4个种类,分别是南方长颈鹿、马赛长颈鹿、网纹长颈鹿和北方长颈鹿。研究显示,这4种不同的长
期刊
膝关节是人体承受重量最大的关节之一,对支撑我们的身体和使我们能灵活地行走都很重要。但是膝关节又很容易受伤,尤其是经常运动的人,膝关节更容易出现问题。更不幸的是,膝关节的伤很难痊愈,为什么呢?  在我们的膝关节处有膝关节软骨,这是膝关节中最容易受伤的部位。膝关节软骨中有胶原蛋白,能让软骨富有弹性,保证软骨的拉伸强度。然而研究人员发现,人在成年之后,软骨中就不再出现新的胶原蛋白。也就是说,成年之后,人
期刊
世界上大多数动物都有肛门,肛门和消化系统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也关系到了动物们的生存。动物们吃下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之后,剩下的废物通过肛门排出体外,这保证了动物们能不断地摄入食物,获得能量。  然而奇怪的是,有些动物没有肛门,只有肠囊,比如海葵、珊瑚等动物;有些动物的嘴巴同时具备肛门的作用。此外,有些动物的肛门在它们的生长过程中曾出现过,但后来却消失了。那么,为什么在不同的动物身上,肛门的表现如此
期刊
如果人类在未来拓展到了整个太阳系,那将会怎样?瑞典数字视觉艺术家Erik Wernquist根据科学事实,以及相关的真实照片和数据,制作的一部名为《漫游者》的短片,描绘了人类在未来漫游太阳系时的壮丽且逼真的场景:在土星环遨翔,在土卫六的天空中飞行,在木卫二的冰盖上漫步,在天卫五上蹦极等等。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片中的一些剧照。  在天卫五上跳下悬崖  图中描述的是一群极限爱好者从太阳系中最深的断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