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1^wafl 基因转染对乳腺癌细胞中心体复制和增殖活性的影响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dlf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p21^wafl11“‘基因转染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和中心体复制的影响。方法应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IRES—p21^wafl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入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MTF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乳腺癌细胞的中心体复制情况。结果p21^wafl基因转染后乳腺癌细胞生长显著受抑制,细胞周期停滞于G1期,转染组G1期、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分别为(70.52±3.21)%、(16.38±1.17)%、(9.42±0.98)%,未转染组则为(49.84±1.58)%、(36.83±1.36)%、(15.64±1.0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1、〈0.05、〈0.05。中心体复制异常的乳腺癌细胞数较转染前明显减少(P〈0.01)。结论p21^wafl基因转染能够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和中心体的异常复制,进而阻止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成为乳腺瘕治疗的一种新手段。

其他文献
微小RNA(miRNA)是一组小的非编码调控RNA,长度为21~23个核苷酸,miRNAs在物种进化中相当保守,在植物、动物和真菌中发现的miRNAs都是受到细胞类型和分化阶段严格调控的,只在特定的组织和发育阶段表达[1]。
期刊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CCF)病因不清,晚期出现距骨滑车变低平或消失,最终导致患肢残疾[1].利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制作的大鼠CCF动物模型与人类新生儿CCF有较好的一致性,我们从RA投入第2天起对子鼠的后肢芽进行组织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分析,观察受RA信号系统调控基因的表达,探讨在肢体发育不同时段综合多基因相互作用条件下最终导致CCF发生的原因。
期刊
目的 探讨大鼠脊髓锥体束损伤后多唾液酸神经细胞黏附分子(PSA-NCAM)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60只,实验组(30只)毁损胸髓T10左侧锥体束,对照组(30只)未损伤脊髓.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5-溴脱氧尿嘧啶(BrdU)、PSA-NCAM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BrdU阳性细胞数,对照组(23.4±6.3),实验组在伤后第3天(93.1±7.6),
胆道外科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与其最基本的两大疾病谱系-结石和肿瘤的斗争中,胆囊结石病无论诊断还是治疗几乎已经均在医生的掌控之中,但是按照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还有更根本的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另外一些疾病(例如肝内胆管结石、胆管癌、胆囊癌等)则在目前的胆道外科发展阶段治疗疗效仍然非常不理想;更有意思的是随着社会和医学的发展,胆道外科的疾病谱还处在一个快速变动的阶段.这些问题的解决
期刊
目前,我国临床研究的历史文献、大宗病例分析,少见病案报告或手术方式改进为主体的回顾性研究占相当的比例,同样一个问题的分析报道来自不同级别医院或不同学者的笔下差异甚大,相互间几无可比价值.并且在整个分析研究过程被报道的病者完全不知,因而也很少有人去考虑患者的知情同意等伦理学问题。
期刊
我们将聚乳酸-O-羧甲基壳聚糖乔(PLA-O-CMC)纳米粒子培养的猪肝细胞移植到急性肝衰竭(ALF)大鼠腹腔内,观察移植后血浆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受体肝脏病理改变,探讨其对ALF大鼠肝再生的影响。
期刊
目的 建立高表达人谷氨酰胺合成酶(hGS)基因的人肝细胞系.方法 克隆hGS基因及人甲胎蛋白转录调控元件(AFP TREs),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LNChGS及插人人AFP TREs的载体pLNAFhGS;经包装产生重组逆转录病毒并感染HepG2细胞,得到阳性细胞克隆HepG2/pLNChGS和HepG2/pLNAFhGS;进行细胞增殖、hGS mRNA半定量及酶活性检测.结果 HepG2/pLNC
严重的半月板损伤需要进行半月板的移植,防止膝关节的退行性变.我们以猪小肠黏膜下层(SIS)作为支架材料,通过观察兔半月板纤维软骨细胞在此载体中的生长、增殖情况,评价SIS的生物相容性,为应用SIS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半月板提供实验依据。
期刊
我们采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大肠癌组织中TGF-B1和DPC4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进行检测,探讨它们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期刊
肺移植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仍是早期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导致早期移植肺发生严重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尽管在肺的保护存方面已做了大量的研究改进,仍有超过20%的受体术后出现严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1].研究表明IRI损伤机制之一是过度的炎症反应,肿瘤坏死因子(TNF)-α是IRI炎症反应中的主要致炎因子[2].利用大鼠左肺原位移植模型,初步探讨sTNFR-Fc融合蛋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