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研究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hu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均行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护理方法不用分为两组,常规护理患者42例为对照组,护理干预患者4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 观察组开始溶栓时间(4.6±0.5)h、住院时间(11.4±2.3)d均明显小于对照组(5.7±1.2)h、(15.2±3.1)d,观察组栓塞血管再通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83.3%),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1%)明显低于对照组(3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溶栓治疗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关键词] 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20-128-02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可引发多种并发症,随着病症的发展,可造成机体血管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急性心肌梗死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而静脉溶栓是治疗的有效方法[1-3]。为了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效果,本院选取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行静脉溶栓治疗,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行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年龄为49~68岁,平均(59.8±10.3)岁,男56例,女28例。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患有其他心肺疾病、肝肾疾病、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常规护理患者42例为对照组,护理干预患者42例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的基础情况(年龄、性别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行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通过沟通和交流,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决心和信心,消除其内心的不良心理因素,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2)饮食护理。通过指导患者的饮食以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多食用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的食物,例如蔬菜、粗谷物、豆类等,还要注意各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摄入,要定时定量和少食多餐。(3)用药护理。指导患者每天要按时用药,根据病情改善情况,及时调整药物的用量,当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时要及时给予对症治疗,输液时要控制流速,保持在30滴/min为宜,减少对患者造成的过度刺激,同时还要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指标的改变情况。(4)并发症护理。对于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要提前给予预防性处理,提前准备所需的各项药品和器械。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为患者介绍医院的相关知识,讲解疾病与治疗的相关知识,保证患者病房的温湿度适宜、环境整洁、通风良好,定时更换患者的被褥和床单等。
  1.3 统计学处理
  SPSS16.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开始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栓塞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结果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21,P=0.005<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和身体机能的减弱,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成为了老年人的一种高发疾病,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预后。临床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方案为控制血糖基础上行静脉溶栓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有研究表明,同时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治疗效果显著[4-6]。通过心理护理可以增强患者配合治疗的程度,使其可以正视疾病和治疗,而饮食护理可以降低机体血糖水平,有助于控制后续并发症的发生,药物护理可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控制患者的病症发展,同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可以准确掌握患者的身体恢复状况,为后续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时,如果不能给予有效的护理,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例如心力衰竭、感染、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针对不同的并发症要给予患者相对应的护理干预,针对具体病症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通过饮食护理可以明显增强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和机体抵抗力,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通过用药护理可明显控制患者的临床病症,有助于身体的早日康复。
  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开始溶栓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说明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时间,及时的治疗和处理有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进而缩短了住院时间。观察组栓塞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有效的护理可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和积极性,可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有助于快速进行栓塞血管再通治疗。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力衰竭、感染、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综上所述,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溶栓治疗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黄新平,洪云飞,张荣华,等.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临床疗效观察[J].云南医药,2008,29(6):575-577.
  [2] 赵兴山,范丽雯,张源,等.静脉溶栓治疗对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远期效果的影响[J].中国循环杂志,2007,22(2):96-99.
  [3] 王展.2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8例静脉溶栓治疗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7):758-759.
  [4] 刘庆杰.急性心肌梗死应用静脉溶栓治疗中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7):333-334.
  [5] 李新霞,罗琼,肖亚红,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干预[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146-147.
  [6] 常志红.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26):114.
  (收稿日期:2013-08-14)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分层次教学方法在心血管外科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校2012级临床医学院本科学生108名教学资料。结果观察组学生一个学期后成绩考核选择题平均得分(2
本文阐述了如何采取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技术方法治理畜禽粪污,对资源化利用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绿色环保发展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白领高血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诊治。方法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诊治36例白领高血压患者。结果治疗后血压达标率较高,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结论应用“生物、
为保障人的身体健康,促进养殖畜牧业稳序发展进行动物检疫是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本文就当下动物检疫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寻求改变目前现状的有效措施,保障人体健康和
目前,动物疫病传播途径日趋复杂,新的病种不断出现,旧的疫病依然存在,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为提升动物疫病防控预警能力,对动物疫病发生的风险做分析并提出建议。
城镇化的发展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历程中的重要标志,体现了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质变与优化。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城镇化的发展对我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有着极其重要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即通过学习英语语言和专业知识,能够在商务背景下用英语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进行交流,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想要研
[摘要]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联合表阿霉素、氟尿嘧啶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3年2月~2010年2月收治的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索拉菲尼联合EF方案;对照组单用索拉菲尼,比较两组的总体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组在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个
层状硅酸盐矿物滑石在解离时会形成具有明显性质差异的2种表面,滑石的晶面各向异性会导致矿物不同表面表现出不同的润湿性以及不同的电荷密度。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力(AFM)曲线
“轻体育”亦称“轻松体育”或“快活体育”,属大众体育范畴。是不受任何时间,地点和形式限制的完全意义上的健身运动,轻体育有运动不拘形式、灵活多样、强度较小、耗能较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