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进校园给孩子播下本土文化的种子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wei0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土资源”的挖掘与利用,正好为弥补和缓解新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不足提供了有效平台。丰富的本土资源正是幼儿园教育很好的补充材料。开发本土资源实施教育活动能有效促进幼儿园教育向生活回归,能开阔孩子们的眼界,丰富孩子们的经验;从而也拓展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使幼儿更加关心社会、了解家乡,并在了解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得以自然而然、轻松愉快地融入社会,从中体验并形成对家乡的良好情感。
  我们的家乡——凤阳,蕴含着许多丰富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地方资源、人物资源。该如何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有利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本土资源,应用于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呢?在教学实施中我们进行了这样的尝试。
  一、回归自然亮出家乡的风采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是我们的知识宝库,是我们的活教材。”《纲要》也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促进幼儿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幼儿园周围的本土资源是很好的课程资源。我们鼓励教师和幼儿走出幼儿园,到大自然中去,引导幼儿关注大自然中独特的有关兴趣的现象及事物大胆探索,在直接感知中学习。如组织幼儿到大自然中亲身感受季节的变化和自然界有趣的现象。春天,带孩子们到田野踏青,采野花、捉蝌蚪;夏天,带孩子们观察种植地里的黄瓜、茄子,组织幼儿开展摘瓜、玩瓜、尝瓜等系列活动;秋天,采摘形色各异的叶子,激发了孩子无数生动的想象和有趣的创意。稻花飘香的季节带孩子们去田野兜风,观察农民收割,了解粮食的来源、种植过程以及粮食与人类的关系。
  二、主题墙饰——本土课程的另类风景
  在主题墙的设置中,我们提倡幼儿利用多种农村独特的自然材料来进行创设。在主题“家乡的秋天”中,用花瓣串的项链,用树叶粘的小虫子等等。孩子们在制作欣赏中了解了这些自然物的特点,也了解了它们本身的使用价值,更有助于幼儿探索,便于幼儿合作。
  当然,我们不可能每天都把孩子带到大自然中去,于是幼儿园的主题墙饰里出现了“农家乐”“美丽的家乡”等等,为幼儿创设了自然和社会鲜活的课堂。
  三、引领孩子利用“自然情景”,拓展幼儿活动空间
  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园回归大自然的环境,是《纲要》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符合新课程观提出的教师要倡导“低成本、高质量”的教育。活的教学不在于呆板的课堂教学几十分钟,而在于生机盎然的大自然,大自然才是孩子们探索的宝库。例如:在认识“色彩斑斓”活动中,教师就打破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走出“课堂”,带孩子去广阔的大自然,开展教学活动,当孩子们一个个欢呼雀跃,兴奋地发现;“黄黄的油菜花开了”“蚕豆花有三种颜色,白的、黑的、紫的,真漂亮”“马兰花开了,白白的”……在这样感受的基础上,教师事宜抓住教育契机,丰富词汇,引导孩子说自己的发现,孩子就会觉得有趣、感兴趣;他们就像快乐的小天使,甚至有的孩子还会自发地把自己最喜欢的花画下来,尽管他们笔下的花千奇百怪,但那是他们真实情感的表达。
  四、捕捉有益的“游戏”资源,拓展幼儿的游戏天地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孩子们的主导活动。“挖掘本土资源、利用废旧材料,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游戏活动材料、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能让教师再次拓展思路,改变原有的教育资源观。用木料、沙泥、石头、轮胎等废旧资源自制一些玩沙池、滑梯、浪船、跷跷板,能为幼儿开展体育游戏活动充实材料、丰富内容。带孩子们去田间走乡村里的沟、埂、溪都是对孩子们有益的户外锻炼。还有“跳房子、捉迷藏、丢手绢、切西瓜等都是孩子们十分喜爱的户外游戏。当然,教师更不能忽视传统的民间游戏资源。如“炒黄豆”“抬轿子”“斗公鸡”等,不仅能丰富幼儿的自由活动和户外活动,更重要的是幼儿在游戏中互相交往,能培养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能力。
  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在教学实现中“选好”“用好”本土资源,充分挖掘本土资源蕴含的教育价值和教育功能,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从孩子的兴趣入手,以“让孩子获得发展”为根本目的,充分依托主题活动,让本土资源与课程有机整合,为孩子的有效学习和健康发展提供适宜的、多样化的活动平台。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婚姻解体数目的增加,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儿童数目在不断的增加。作为离异家庭儿童生存圈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机构,应考虑为离异家庭儿童提供系统的补偿教育,尽可能地减少父母离异对其人生发展的不良影响。  关键词  离异家庭儿童 补偿教育 幼儿 教师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离婚率逐年上升,据民政部门统计,1980年离婚和结婚的比例为4.74:100。1997年,中国内地离婚和结
期刊
新小班幼儿从家庭进入了幼儿园,迈出了独立生活的第一步。离开了父母,面对新的环境,入园时幼儿情绪波动,在园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指南》明确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指南》同时在健康领域教育建议中指出:“要鼓励幼儿多喝开水,少喝饮料。”“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论幼儿做得好坏都给予适当的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
期刊
摘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积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活动环境对现在的孩子是非常必要的。如我园有绿茵如锦的草坪,坚实平坦、宽阔的操场,万紫千红的小植物园,绿树成荫的小乐园,还有沙池、戏水池、供幼儿跑、跳、钻、爬、攀的大型运动器械和多功能大型玩具。由于户外场地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内容丰富,色彩协调,
期刊
摘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强调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自主性游戏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的游戏,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在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能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模仿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的干扰,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良好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
期刊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80后逐渐成为幼儿园中最庞大的家长群体,家园交流合作的难度增大。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用爱来搭筑新时期下家园沟通的桥梁:一腔真诚的爱永远是家园沟通的基础;对孩子无私的爱是工作之根本;新时期对家长宽厚的爱是工作之升华。  关键词  80后 爱 家长工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期刊
摘 要  针对幼儿普遍存在的恐惧心理、自私心理、独占心理严重的问题,结合新《纲要》的学习,将新观念转化为相应的教育行为,从创设和谐环境、健全教师心理素质、探索教育教学新模式、家园合力等多方面走进孩子们的世界,顺孩子之天性,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让他们感受到每天的快乐。  新课程背景下,我们要注重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它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内
期刊
摘 要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是幼儿科学探究中的首要目标和前提性目标。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环境中常见的植物,更多地接触小动物,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关爱之情。在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和操作的过程中自然地融入数学的教育。在玩中亲身感知冰、雪等自然现象。  关键词  亲近自然 探究 学科学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是幼儿科学探究中的首要目标和前提性目标。自然的、身边的、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是幼儿最感兴趣的,对
期刊
当前,学前教育的发展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各个国家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以规范和发展本国的学前教育事业。法国在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下,承续其人文教育传统,在学前教育的发展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据统计,1985~1986年法国幼儿教育入学率为:2~3岁32%,3~4岁94%,4~5岁100%,5~6岁100%。本文立足于实地考察,结合相关文献、访谈以及见闻,对法国学前教育的特点进行分析
期刊
幼儿园区域活动也称活动区活动、区角活动,它主要的教育精神源于福禄贝尔的游戏法、蒙台梭利的启发式学习、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赫恩的合作学习等理念,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观摩的活动。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从而发挥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提高。  一、区域活动能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增强幼儿自信心  幼儿有自己的
期刊
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民间体育游戏是在民间代代相传的体育活动,它以生动有趣、雅俗共赏的活动形式深深吸引着广大幼儿。  凤阳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