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氮素矿化与土壤供氮能力——Ⅱ.矿化氮量与作物吸氮量的关系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xx20090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土壤氮素矿化势和氮素矿化累积计算了不同时期土壤氮素矿化量。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出来的矿化氮量均与作物吸氮量有良好相关,而前者效果更优。作物吸收的氮素大约等于土壤矿化氮的2/5,等于土壤中起始NO<sub>3</sub><sup>-</sup>-N和作物生长期间矿化氮之和的2/3。这一结果为定量预测作物不同生长时期土壤供氮和确定氮肥适宜用量、施用时期提供了有用依据。
其他文献
在盆栽条件下,小麦吸氮有两个高峰:一是播后1月(分蘖期),二是来年2月(返青期)。小麦生长后期,植株吸收的氮素不但无增,反而明显减少。种与不种作物,土壤矿质氮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
旱地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单施N、P化肥,能够明显地提高小麦产量,并可给耕层土壤积累一定数量的有机质和N素,增长幅度10%左右;单施有机肥虽能很快地培肥地力,但在增加产量上
用FSH+PGF<sub>2</sub>对16头黑白花奶牛进行超数排卵处理。超排前4d和超排1~10d日均产奶量差异不显著(P】0.05)。超排采胚后1头因年老淘汰,1头冲胚时发现患有慢性卡他性脓性子
分别用EUF,KCl和水析滤浸取了肥力不同的12种土壤中的氮素,并研究了不同方法浸出的氮素与黑麦草吸氮量的关系。研究表明,EUF法析滤出来的NO<sub>3</sub><sup>-</sup>-N与KCl
利用Bowman和Cole提出的土壤有机磷分组方法,对长期施用有机肥的24个土样和有机肥进行了分析,同时,用3种纯有机磷试剂进行了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在各土壤样品中,有机磷组分都
用FSH+PGF<sub>2</sub>超排黑白花奶牛,以非手术方法采得7日龄早期胚胎。应用含10%甘油卵细胞培养液作为胚胎冷冻保护液,采用自制简易胚胎冷冻器冷冻,在-196℃液氮中保存。冻
将奶牛7日龄胚胎,常温下在含128.9g/L甘油PBSS肉孵育20min后移入193.2g/L甘油+85.6g/L蔗糖PBSS内孵育7min,装管后即投入液氮内冷冻保存。182d后解冻8枚,用含342.3g/L蔗糖PBSS
用全氮、有机质、pH、碳氮比及质地不同的12种土壤进行了大麦、燕麦和黑麦等3种作物的盆栽试验,并以KCl煮沸法测定了其可矿化的氮素,以估计土壤潜在的有效氮素。试验表明,KCl
根据一级化学动力学反应方程,利用数值解的电子计算机优化程序,把矿化氮分为易矿化氮和难矿化氮两部分,分别求出了他们的矿化数量(N<sub>1</sub>,N<sub>2</sub>)及其矿化速率常
选用昆白.CI<sub>57</sub>及B/L<sub>615</sub>三个品系小鼠,对其8细胞期(8C),桑椹期(M)和囊胚期(B)的全胚和半胚(半)进行聚合,培养和移植试验。8细胞期及桑椹期胚胎的聚合发育率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