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nli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学科,部分学生认为生物是“副科”,对于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兴趣不高,教学质量随之下降。导致高中生物教学难度非常大,那么如何使高中生物改变目前的困境,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多元化能力,已经成为生物教学工作者的一大挑战。本文将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以及创新实践能力几个方面讲一下高中生物教学。
  关键词:创设情境;幽默语言;问题意识;实践创新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促使学生去质疑问难。创设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环境,是新课改能否真正实施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节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以及前后联系,科学、合理地设置问题情境,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分析、思考问题。教师要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维动态,并给予正确的引导。教育理论指出:“学生的发展是在真实的生活中实现的,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真实的生活活动和需要。”生活世界是蕴藏着丰富的价值和意义的世界,生活世界是学生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的主要力量源泉。
  高中生物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联系实际,增加感性认识。我们在创设生活情境时,常用四个步骤:①发现并肯定学生的与知识有关的生活经验;②与学生交流、讨论相关的生活经验;③验证生活经验;④小结生活经验并指导生活。例如,教授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时,在讲完厌氧型中的乳酸菌后,告诉学生,酸奶的生产就是利用了乳酸菌的新陈代谢,并进一步提出了预先设计的问题要求:①请吃过酸奶的同学谈感受;②请注意“酸奶”不是“优酸乳”饮料;③请同学们回去后,“品偿”一下保质期内的酸奶;④正常酸奶的包装盒是不会“鼓”起来的,为什么?
  用生活实际创设的高中生物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的内容很广泛,既包括生产技术实际,也包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高中生物现象,还包括与高中生物有关的社会经济问题。解决实验问题,延伸学生的注意。当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使其感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时候,其兴奋与喜悦的程度是无可比拟的。因此可把酵母菌和霉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留给学生讨论,启发学生充分遐想。最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粮食、衣物的理想贮存方法,同时对学生进行爱惜粮食和保护衣物的教育。
  二、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感染吸引学生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如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许多教师感到概念和理论的教学枯燥、抽象。其实,只要具有幽默感,做到“雅俗结合”,用风趣的语言、材料和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繁重沉闷化为轻松活跃,将繁杂化为简洁,将单薄变为丰富。我了解到有少数男生常怀着好奇心偷偷地去学抽烟,怎么去教育学生呢?在介绍细胞癌变时,我一本正经地对同学们说:“抽烟有两大好处:一是烟草的营养丰富。燃烧的烟草中含有4000余种物质,其中有一氧化碳、砒霜、焦油和尼古丁等。二是抽烟可成为医学专家。实践出真知嘛!抽烟可亲身体会气管炎和肺气肿,还可以与癌症交朋友,因为烟草所含物质中,至少已有43种被确认为致癌物了!”这样,将急切之意化为蕴藉之语。试想,如果只是声色俱厉地训斥或和颜悦色地去开导,有幽默的教育效果好吗!
  三、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对学生的相信是一种巨大鼓舞力量。陶行知先生也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老师,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希望,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功的潜能,而教师的作用,就要唤醒学生的自信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反思,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而大进”。可见“质疑”的重要性,在生物教学中,它更是培养学生洞察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比如刚刚高一学生学习的呼吸作用知识,本部分知识与每个人的实际都很接近,也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但目前我们学生的问题意识却非常薄弱,学生课堂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随着年级的升高,变得越来越低,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具体表现:
  (1)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好奇心人皆有之,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怕所提问题太简单或与课堂教学联系不大,被老师和同学认为知识浅薄,怕打断老师的教学思路和计划,被老师拒绝,所以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表现出来,是潜在的状态。对于教师来说,就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发挥作用。
  (2)不能提出问题或不善于提出问题由于受传统教与学思想的影响,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造成学生不善于思考,思维惰性大,问题意识淡漠或没有,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针对以上情况制定其策略:①沟通师生感情,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②渗透事例教育,认识“问题”意识。③创设问题情况,激发提问兴趣。④开展评比活动,激发提问兴趣。⑤强化活动课程,促进自主学习。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但随之也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那就是课堂上组织教学出现了相应的难度,往往是易放难收,遇此情况是让其发展下去,还是把他们的热情消灭在此,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四、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创新能力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点。生物是一门能够拓展思维的课程,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课本去按部就班地给学生灌输理论,这样只会禁锢学生的思想。作为理科学生,我们需要的是拓展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将自己的能力去毫无限制地释放出来。在如今的考试中,试题越来越开放,许多都不是课本上的死知识,而是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中就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发现新的结论。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改是我国教育界的一件大事,对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物理作为学生在高中阶段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应该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积极的开展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高效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高中阶段是学生进行物理学科学习的关键时期,只有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为学生
期刊
疫情发生至今,武汉人已煎熬度过了四十七天,无论是坚守一线无法回家的医警运卫工作者,还是宅家隔离配合防控的普通人,或是已经确诊隔离医治的患者,都会或多或少出现一些心理
期刊
摘 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历史的车轮碾过。教学改革在不断的推陈出新,提高高中生的素质和能力,已经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当务之急。作为一线教师,我发现不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存在一定的障碍。因而,解决这一问题,成为首要任务。本文就如何帮助高中生突破数学思维障碍,提高高中数学课堂实效作了具体阐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  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我深知不少高中生存在数学思维障碍。因而
期刊
地理新课程正以蓬勃的生命力持续向前推进。毫无疑问,先进而丰富多样的现代教育技术,是地理新课程实现教学方法、技术与教学环境等跨越式发展及实现高效教学的强大助推力。本文以地理新课程要求的审美情趣为出发点,就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地理新课程教学的美学特色略作赏析,并提出相关思考。  一、美、美学特色及相关概念的基本解读  什么是美?基于中外古典美学而又为当今普遍认同的“美是和谐”的见解,“美是真与善和谐统一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领域改革不断,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新课程的提出,要求广大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理念,积极将教育教学转变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中心上。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说也是一样,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创新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生物教学  进入21世纪,生物技术在我国迅猛发展,生物技术人才成为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生物学成为社会所
期刊
摘 要: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高中语文的新课程也需要有一定的改变,为了更好的适应新高考制度,需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所以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改革;创新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传统的老师一味的讲、学生机械的学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渐渐赶不上时代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学中要
期刊
摘 要:教育教学模式不是固化的,而是随着社会生活发展需求,学生个体发展需求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高中体育教学作为高中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只有不断的进行教学实践,不断地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才能使高中体育教学与时俱进,脱离被“忽视”的地位,成为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方式;创新;策略  高中体育作为高中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同样承担着重要的教学任务。仔细分析一下生活实
期刊
师者,教书育人也。教书乃从师之业,育人则从师之本。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已经成为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净化学生美好心灵的重要手段,是一门比较系统而直接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的德育课程。因此,提高本学科教学效果的意义及其重要。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的内容,主题鲜明,形象生动,是社会实践活动的精品汇集。  我们要想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效果
期刊
摘 要:世界上的爱多种多样,而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却是最伟大而无私的,它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教育情操。主要体现在班主任在学习、生活、心理上的关爱和呵护。在家里,父母是孩子的主心骨,而在学校里,班主任是学生的顶梁柱,要想让每个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更离不开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作为班主任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内心世界,让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