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理念在我国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do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1-000-01
  罗雄波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在国家教育政策当中越来越重要,对我国高中体育教学当中教育理念的创新也在不断开拓,文章以创新教育理念来改变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的教育模式为重点,阐述了我国体育教学引入创新教育理念的必要性,这也为我国未来高中体育教育的模式创新提供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学 创新教育理念 必要性
  随着人们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体育课程的需要,自新课程实施以来,体育教学当中新教材、新理念与新评价等都是针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也是对新型教育模式的尝试与探索。新的教育理念也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高中体育教师需要更快的融入到新课程当中,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总结教学当中出现的问题,以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与水平。
  一、高中体育教学融入创新理念的必要性
  我国高中体育教学当中亟需新教学理念的融入,其必要性主要表现在:其一,我国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相对落后。目前,针对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仍然以传统的竞技项目为主要授课内容,虽然这能够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但从长远的效益看,这种体育教学忽视了强身健体的内容,单独注重其短期效益,在培养与增强体质的基础上,忽视了体育教学锻炼身体为主的目的以及学生体育意识的养成;其二,教学方式相对单一。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方式仍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一种授课过程,虽然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对体育教学的改革微乎其微,虽然部分学校进行了试点改革,但其中暴露的问题仍然很多。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缺乏参与体育运动的独立性,其学到的知识也与社会实践应用相脱节;其三,教学目标含糊不清。我国体育教学没有实现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在学校接受体育课程,但步入社会后似乎就与体育绝缘,教师只注重了基本技能的培训,对学生体育思想的养成仍不到位,教学过程中多数没有做到通过健身知识来培养学生的体育思想,进而造成的是对学生体育理念塑造的缺失。最后,对学生体育情感缺乏培养。现阶段,我国高中体育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培养学生刻苦锻炼,忽视了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得到愉快和成功的体验,对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缺乏自觉性。
  二、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教育理念
  (一)全面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
  在高中体育教学当中要注重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通过体育情感的培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动机与兴趣,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关的体育运动技术,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展现自我,促进学生个性的养成,熟悉体育项目中正确的体育活动的养成。比如,寄宿制学校的晨练中,一般多以传统而陈旧的跑步为主要内容,这就扼杀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采用有氧健身跑等多种形式的晨练来丰富学生们的体育诉求,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而使得学生愿意主动参加到晨练中来。
  (二)扩展课堂设计思路
  传统的高中体育教学多数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式进行,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对学生更易于管理,并且能够增强体育课堂的严肃性,但这种传统的教学思路必须得到改变,这种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体育教学的要求。在现行的体育教育体制中,体育教学的思路必须与时俱进,以学生为体育教学的中心,注重体育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通过拓展课堂设计的思路,能够在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大大提高其学习体育的积极性,转变学生的消极态度,用以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师理解其职责就是更好的引导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在实际的体育教学当中,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并且针对学生兴趣的养成制定相关的体育教学措施,如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们上台当老师,给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机会,增加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这也会使学生的体育学习思路更加清晰,进而激发学生对体育知识技能学习的潜能。
  (三)创新课堂组织模式
  很多学生尤其是女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大,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这除了其自身的身体条件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现行教育体制当中课堂组织模式的固步自封。其实,体育是一项全民参与的运动,并且有一定的传递性与模仿性,只要是对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养成的一种教育。因此,可以在课堂当中采用更为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模式,如播放运动相关视频,对掌握的体育动作进行动作拼接等体育类游戏等等,让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学习体育知识,这种方式对体育教学也更为有效。如果教师单纯讲每种动作怎么做,或者动作示范,站在不同角度的学生或者领悟能力不同的学生获得效果差异很大,学习中长跑时,让学生在游戏中去进行练习,学生在游戏中乐不知疲,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
  三、小结
  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未来体育知识的掌握与体育技能的养成非常重要,在这个阶段当中,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体育诉求,以学生为主体制定相应的体育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开拓思路,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在学习当中寓教于乐,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的同时还能够令其开阔视野,最终实现高中体育教学的目的,为更好的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奠定基础,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孟治国.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小学时代:教师.2012.2(9):18-20.
  [2] 姜志明,刘甄悦.中外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比较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5(9):68-70.
  [3] 郭龙.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新模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1).
  [4] 龙升远,宋杜梅.新课程标准下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发展研究[Z].科技信息.2006(12).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1-000-02  摘 要 对目前高职学生生理、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找出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状况问题。提出发展高职院校体育社团建设,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有效增强高职学生体质、促进心理健康。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社团 心理健康  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1-000-01  摘 要 拓展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它以提高运动者的求生本领、磨练其坚强的意志力为宗旨,从而更好的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身体素质。在高职体育课堂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一个崭新尝试,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对拓展训练的意义与作用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 高职体育 意义 作用  众所周知,体育作为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1-000-01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日新月异,时代水平的不断向前发展,我们国家的体育教学也在逐步的提升。比如:在小学体育中,逐步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落实终身体育理念。但是,目前在开展终身体育中还存在方方面面的问题,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寻找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字 小学体育 终身 体育 分析 落实  随着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1-000-01  摘 要 分层教学法能够对各类型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评价,发挥出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与体能,如何通过情境教学让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更出采呢?一、合理的划分教学层次;二、进行教学内容的分层;三、进行教学方法的分层;四、进行教学评价的分层。  关键词 初中体育选项课 分层教学 实践研究  在新课改的深化下,初
中图分类号:G80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1-000-01  摘 要 体育教学中的教态美是教师美好心灵的外在表现,语言美是重要方式,示范美是重要的途径,组织美是重要手段,场地器材的布置美提供客观条件,通过这些方面,体育中的美育充分体现。  关键词 体育 美育 教学  欣赏美、表现美、追求美是人的需要,怎么引导学生对美的需要向健康方向发展?怎么使学生美的需要得到满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1-000-01  摘 要 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为契机,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独立能力、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良好的体育道德。学生将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了解和接触社会,从而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竞争意识与合作意识;在体育锻炼中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逐渐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11-000-01  摘 要 网络的发展使其在人们日常学习、工作、生活过程中的地位越发重要,网络以其特有的交互性和娱乐性等特点满足了大众特别是年轻人的需求。体育类院校中的非体育类专业学生大多没有专业训练的经历,但也受到体育运动的熏陶和影响。本文运用调查问卷法和数理统计法,调查北京体育大学非体育类专业学生对网络使用的整体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