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教《颐和园》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yuan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颐和园》是一篇很美的文章,作者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向我们描绘了颐和园内美丽的湖光山色,亭台楼阁。这一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感受颐和园的美景,还要让学生从中去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才干,从而激发起其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怎样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颐和园的美呢?如何更好地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呢?教学时我通过“美”的设计,将学生带入颐和园“美”的欣赏中。
  一、精心导入,渲染美的氛围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学生产生了兴趣,他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主动地进行学习。一节课的开始是很重要的,成功的导入那么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因为好的导课会将孩子带入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中,会促动孩子要去学习。
  在教《颐和园》这篇文章,思考再三,我认为:应该以颐和园内的实景图作为切入,先让学生沉浸在美的情境中。所以在教学初始时,播放颐和园中的实景图集,配上古典音乐《平湖秋月》,让学生从图片中直观感受颐和园的美,力图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给原本单调的文字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欣赏图片时,学生始终燃烧着激情,这是一种美的亲身的体验。观看图片后我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从中不仅训练了学生说的能力,也给学生“美”的印象打下了基础。课上的这个直观课件的观看激发了学生要去文字的海洋里品味美,教学也就自然地引入课文的品读中。
  二、巧设问题,体会文章结构美
  文章文脉清晰,结构严谨,处处可见美。别致的长廊,迷人的万寿山,如画一般的昆明湖,无不让人流连忘返。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从整体入手,我特意让学生围绕问题“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从文中哪些句子看出来的?”来讨论,让学生勾画相关句子,互相补充。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汇报,我抓住重点设计了简洁明了的板书,使学生对作者的游览顺序一目了然;为了让学生对游览路线感兴趣,我提倡学生自己画画旅游示意图。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对课堂更是情有独钟。学生从中轻松地了解了作者按地点转换顺序记叙的方法,从读到说,说画结合,学生快乐地整体感受到了文章的结构美。
  三、小组合作,讨论中感受风景美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教学时,我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安排小组讨论、圈划、搜集资料等学习活动,让他们“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讲讲特点,读读句子,说说美景”,旨在通过同学之间的互相启发,达到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从而对问题有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发言时学生都很积极,他们争先恐后地谈自己的发现,课堂教学中学生全方位参与,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竞争就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率,语文课堂才能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四、读写结合,读中悟美,写中想美
  读写听说并重,才能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那么从这篇文章看,优美的语言,就需要孩子从文字中挖掘景象美。我则是在读写上下了功夫,让他们在读中去感受,去体会。通过读写来感受美的意境,既有助于渗透美感教育,又激发学生对古遗产的热爱之情。
  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抓住“黄的、绿的、朱红、葱郁”等词语读出古建筑的美,感受它的古色古香。我还提倡个人比读句子,看看谁能把美景通过读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们在比读这一环节中,通过个人读,评价,再读,一次比一次效果好,从而达到以读悟语,以读悟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美景的印象又更深了一层,在读的同时也进行了句式的比较来加深理解美,如:“昆明湖很静很绿”和“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让学生来比一比,读一读,说一说,比较中学生发现了比喻句的形象与生动,了解到了昆明湖如画一般的漂亮。
  在读的过程中,我注意加强学生的语感训练,指导学生掌握长句中的停顿,用赞美的语气读出“长廊里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等,引导学生想象绿树成阴、鲜花盛开、绿毯似的等各种不同的画面,通过朗读的训练加以品味句意、品味文章的优美。教学中我还注意学生思维的扩展:如插入小知识,认识琉璃瓦等,这样不仅使学生得到说话的训练,积极开动脑筋,也从中发散了思维,开拓了视野。
  接下来是写,指导学生在小练笔中展示美。如十七孔桥上的小狮子姿态不一,我就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以排比句的形式写写都有哪些姿态的小狮子。这个环节不仅进行了句式的训练,也从中让学生认识到世界遗产的特质美。
其他文献
在素质教育时代,忠诚度培育是现代学校教师管理的新内容。时下,教师是特别重视情感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智力劳动者,教师也是学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最活跃、最重要的主体力量,其忠诚度会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  有专家指出,职业忠诚度高的人员有利于本身专业技能的提高和带动整体技能的提升,而组织忠诚度高的人员有利于组织员工的稳定和组织文化的塑造。联想大裁员,给员工的企业忠诚泼上一盆冷水;方正员工的集体跳槽,凸显员工对
期刊
化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其生产工业也越来越多样化,然而在化工工业设计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难以消除的危险因素,在未来化工行业的发展中,加大对这些危险因素的识别和处理能力,能够促进化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满足市场需求创造更多的化工产品.因此,在本文中就针对化工工艺安全设计中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有效的消除路径,促进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结合数学的特点、课型结构、教学内容等方面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培养学生书写工整,仔细、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学习习惯,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各种人才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一、抓住数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数学的知识、方法以及它们的来源和发展,
期刊
陵水17-2气田是我国首个自营深水大气田,其开采出来的天然气经过一路海底管道输送至海南省三亚市南山终端.由于供气量的增大,南山终端天然气输送设施的压力风险陡然增加.高完整性压力保护系统(下文简称HIPPS,High Integrity Pressure Protection System)在油气田生产装置的压力保护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HIPPS系统在陵水17-2气田海管接入南山终端生产装置的改造项目中的实际应用,HIPPS系统安全等级(SIL)的分析,对比了采用HIPPS系统方案和传统的机械
本文通过对某中心处理平台的总体规划布置,介绍了海上平台直升机甲板布置规范、钻井船停靠避让区等要求及限制.通过分析优化新建平台的布置、与老平台的布置等,综合考虑各方需求及规范要求,确定两平台最终位置及平台上设备的总体布置.此论文为概述项目整体布置设计及方案修改原因,为后续类似总体规划布置设计提供参考.
《学记》是中国最早的体系极为严整的教育专著。它在综合各家长期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  一.长善救失  《学记》认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指出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四种缺点,即或贪多务得,或片面狭窄;或把学习看得很容易而浮皮潦草,
期刊
海上油气田点火源众多,可燃气发生泄漏与积聚后极易发生爆炸事故.本文针对海上油气田可燃气体泄漏与扩散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提出了海上油气田可燃气探测器布置与表决原则的优化方案,提高了可燃气探测器的覆盖率.
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重点。一直以来,很多教师都在研究不同的识字教学方法,力求让低年级的学生认识更多的字,提高识字能力。但由于没有充分认识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对教材把握欠准确,因此在实施中出现不少误区。比如识字过程的机械化,识字教学方法单一化,识字教学中平均用力,以致教学效果欠佳,耗时又低效。  作为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避免出现这样的教学误区,怎样做才能使低年级识
期刊
煤制活性炭是现代工业生产与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活性炭类型,由于本身我国是一个煤炭大国,煤炭资源广泛,所以煤制活性炭一经出现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应用,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制活性炭在孔隙结构上存在不小的差异,这种差异对于煤制活性炭的性能也会产生相应的影响.本文首先介绍了煤制活性炭的定位与主要特征,其次探讨了煤制活性炭的变质程度与活性炭结构的关系,并且在最后对孔隙结构的处理类型进行了阐述,希望可以更好的利用不同变质程度下煤制活性炭的性质来优化产品性能,为行业稳定高速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策划人语】  岁末年终,又是职场跳槽的活跃期。对那些摩拳擦掌、决意另谋高枝的职场中人来说,除了做好人员交接、心态调整等工作外,如何向心仪的企业证明自己的忠诚度也是跳槽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忠诚度是职场人士的重要品质,企业招聘员工时忠诚度通常是作为重要考察内容之一,有时甚至列为首位。有些企业甚至认为,宁可要一个对企业足够忠诚、哪怕能力差一点的员工,也不愿意要一个能力非凡但却朝三暮四的员工,因为不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