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背景下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发明与创造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w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旨在讨论灾后重建背景下,汶川县水磨镇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如何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发明与创造,把春风阁、西羌汇、水磨亭、水磨羌城这些借助当地的历史人文、传说故事或援建方的文化元素发明、建构出来的旅游资源归为一类,并结合“传统的发明”理论逐一进行分析。最后总结“传统的发明”其价值所在,也即是水磨镇灾后重建的经验所在,以期能够对其他民族地区的灾后重建与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灾后重建;旅游开发;发明;创造
  2008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距震中映秀19公里的水磨镇受灾惨重,千年古镇毁于一旦。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各方力量的全力支援下,不到3年的时间,水磨镇就从一座废墟变成了一座风景如画的现代“桃花源”。2010年4月,水磨镇被全球人居环境论坛理事会和联合国人居署《全球最佳范例》杂志评为“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被第三届世界文化旅游论坛组委会授予“中国精品文化旅游景区”称号,2010年9月,水磨镇又成功创建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但反观其重建的进程,我们不难发现,在整个旅游开放过程中存在着发明与创造。
  一、春风阁
  灾后重建,援建方在复原水磨镇原有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也依据当地的传说故事、历史人文,以及外来的文化元素建构了许多景观资源,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春风阁。春风阁位于老街中段,高30余米,得名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阁是深入挖掘水磨古镇历史文化,融合了藏、羌、汉民族建筑特色精华而修建的景观建筑,是震后水磨的新地标,也是登临观澜的绝佳场所。春风阁建筑构思奇妙、独具匠心,主题建筑秉承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法式,细部装饰具有浓郁的宗教和羌藏文化色彩,是多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
  春风阁这一景观的建造属于典型的传统的发明,它借助水磨镇多民族融合的历史特点,将藏、羌、汉民族建筑的精髓糅合为一体,形成其独特的建筑外观,同时,将三个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通过内部装饰展现出来,例如以汉族的道教文化为主题的壁画。从选点、造型到文化注入,从色彩、色调到花纹图饰,春风阁始终做到了“构思巧妙、做工精细、寓意深远、形体厚重”,在彰显水磨古镇文化厚重性的同时,也把藏、羌、汉各民族的坚韧性、凝聚力、大爱心等人文内涵与古今建筑元素的细节符号深度结合,成为水磨古镇文化旅游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二、 西羌汇
  西羌汇是水磨镇游客中心所在地,也是水磨镇灾后重建全新打造的又一标志性景观。西羌汇将现代的建筑、装饰艺术和传统西羌文化相结合,并融入佛山陶瓷艺术元素,具备展览、演出、会议、接待等多项功能,不仅是水磨镇的文化活动中心,更是西羌文化的集中展示场所和教育基地,因此,“西羌汇”三字也意为西羌雅韵齐汇水磨。西羌汇展现了汶川大地震后水磨人民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的精神面貌,寓意生命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蕴含佛山水磨之间血脉相连的山水深情,这是援建方赋予西羌汇的人文内涵。
  援建方对西羌汇的打造也是借助传统的发明而形成的景观资源。首先,援建方借用“西羌汇”的传说,取其“聚集天下英雄豪杰”的意义,将其建成水磨镇的游客中心;其次,西羌汇的建筑外观和细部装饰也是融合了传统西羌文化和佛山文化元素,延续了水磨镇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最后,西羌汇还成为西羌文化的集中展示场所和教育基地,援建方赋予其生命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之寓意,让西羌汇的存在更具历史感和使命感。通过西羌汇这个平台,西羌文化中原本零散的文化符号在这里得以系统、全面地展示,将西羌汇作为游客中心,也使得这些文化符号能够与旅游更紧密地结合,使其资源化、资本化。
  三、和谐广场
  和谐广场是连接禅寿老街和水磨羌城的重要节点,地处老街与羌城的交汇处,也是水磨古镇的中央节点,由禅寿老街牌坊、白塔和水磨亭等设施组成,寓意各民族之间的和谐相处、团结互助。整个和谐广场的建筑布局、设施符号、外观风格、纹样装饰等均生动体现了汉、藏、羌各民族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元素,是水磨作为多民族文化交汇地、多民族和谐共生地这一地域文化特点的标志性景观资源。
  援建方充分利用了水磨镇作为多民族聚居地这一历史性特点打造和谐广场。首先,从地理位置上看,广场连接着代表川西民居文化的禅寿老街和代表西羌特色文化的水磨羌城,寓意和谐;其次,广场上的主要景观老街牌坊、白塔和水磨亭,都是汉、藏、羌族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在同一广场上展示,也寓意和谐。
  四、水磨羌城
  水磨羌城是新水磨镇统规统建、集中安置拆迁户的安置区,是灾后重建的民心工程,也是除老街外另一处重要的景观群,现代高水准的建筑结构和功能设施与羌族传统文化符号完美结合,成为水磨古镇文化旅游的新地标。羌城不仅充分继承了传统羌寨的建筑特点,把石结构、泥结构、石木结构等建筑方式进行了综合运用,而且大胆创新,由寨到城,完美体现了从古朴、粗放的传统建筑群落到现代化新羌城的华丽转身。整座羌城依山势而建、高低错落,每一栋房子都是带有羌寨特点的别墅,外面是一条绕过每家每户的“阳沟”,体现了羌族无水不成寨的特点。每家都是独立成三层的楼房,依据是羌族碉楼一层住牲畜、二层住人丁、三层住神灵,只不过现在把一层用作了羌族特色商品、艺术品的展示、买卖区。“上住下店”的模式是安居与就业紧密结合的典范,这也顺应了佛山援建时产业转型的要求。水磨羌城的传承与创新,使之成为羌族建筑城镇化的典范,被誉为“中国最美羌城”。此外,羌城里还设有阿坝州除汶川县外所有12个县的展馆,把阿坝各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商品等都做了充分展示,让游客在水磨就能“游遍整个阿坝州”,使水磨羌城俨然成为阿坝州的州博会。这样的规划设计将阿坝州各县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做了集中展示,充分利用了水磨镇作为阿坝州南大门的地理优势,羌城在成为水磨镇重要旅游资源的同时也为整个阿坝州旅游业的发展培育出了潜在的客源市场。
  在水磨羌城里,援建方还精心设计了五个不同主题的广场。其中,飞鸿广场是以广东佛山历史名人黄飞鸿命名的主题广场,位于羌城的中心地带,主要由黄飞鸿雕塑、文化广场和岭南舞狮文化石刻组成,是水磨古镇主要的文化旅游设施之一。黄飞鸿是佛山人的杰出代表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史上的著名人物,他维护国家主权、伸张公平正义、奉献大爱之情的精神也正是大地震后佛山人精神的体现。黄飞鸿和岭南舞狮作为南粤文化中重要的文化符号,援建方通过雕塑和石刻的形式将其转换为旅游资源,与羌城结合起来,成为两地文化交融、友谊长存的有力见证。此外,在羌城还建有羊皮鼓广场、羌绣广场、羌笛广场、羌碉广场,都是选取羌族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作为广场的主题元素,进一步提升了水磨羌城的资源独特性。
  参考文献:
  [1]肖琼.地震灾后羌族经济文化空间恢复重建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5)
  [2]黄文,杨艺.灾后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共生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
其他文献
【摘要】:地下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在水资源缺乏的今天,地下水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但是随着农业与工业的快速发展,地下水的污染也日益严重,并且造成了危害。所以正确认识地下水污染以及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一、地下水污染  1、地下水概念  现今我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中对地下水的概念没有很明确的界定,这样既给具体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不便,又不利于展开对地下水理论的细
期刊
【摘要】:对于康有为,很多人对他的认识便是他领导的失败的戊戌变法。对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康有为,多为不提或以简单否定为主。其实,康有为在变法失败逃亡海外期间一直都有着自己所信奉的救国思想。而他的思想也与孙中山的救国主张有所不同。本文将简要探讨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的救国思想,以对康有为思想形成一个具体全面的认识。  【关键词】:康有为;孙中山;戊戌变法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潮的著名代表人物,戊戌时
期刊
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妇女受压迫的原因、妇女地位的演变、妇女的社会作用以及妇女争取解放等基本问题作了详细的分析,形成了系统的马克思妇女解放理论。该理论从各个角度探讨了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男女不平等现象出现的原因,并对此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的方法,对推动当今妇女参政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妇女参政的重要性  马克思曾在《致路德维希·库格曼》中这样说道:“每个了解一点历史的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定位存在的问题,调研承德银行市场定位情况,同时对市场定位实施策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意见和建议。希望能从一定程度上帮助承德银行及其他同类城市商业银行制定高效的业务政策、优化内部结构,从而增强竞争力。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定位  1.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定位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央以城市信用社为基础,组建城市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是在
期刊
【摘要】:加缪的小说《局外人》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作,揭露了社会的荒谬性和人生的荒谬性,但是并非颓废和绝望,积极地给当代人类的发展提供了一条精神出口,鼓励人类在荒谬的世界中勇于反抗,勇于真实地追求自我,包含了丰富的自由人道主义思想。  【关键词】:《局外人》;自由人道主义;荒诞;反抗  《局外人》是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加缪的代表作品。加缪以荒诞的故事和主人公“我”默尔索看似荒诞的行为深刻揭示了人与社会的关
期刊
【摘要】:源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并得到政策确认的“三权分置”,在理论上存在较大的争议。学界对于是否应该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分割成承包权和经营权存在分歧,而且由于实践先行,我国对承包权和经营权的研究较少,概念界定和权能划分仍不明确。我国应当在加强“三权分置”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进行制度设计。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闲置土地、增强土地流转、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关
期刊
一、施秉旅游资源  施秉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施秉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总面积1543.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7万,以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人口占52%左右。施秉风光秀丽、环境优美、资源富集、风情浓郁,是国内少有的融山水林瀑、奇观异石、原始森林、奇特气象、碑刻摩崖和民族风情为一体的“天然博物馆”。目前,施秉已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生态风景区等旅游名片,已开发云台
期刊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发展也以突猛之势高飞猛进,但与高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空气质量的节节败退。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日趋严峻,并造成了酸雨、雾霾等灾害,危及人们身体健康。本文简略探讨了城市大气污染来源并列举了相关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大气污染;污染原因;防治措施  “三驾马车”的携头共进曾拉动了我国在经济领域的腾飞,而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然达到了另一个新的高度。在现阶
期刊
2016年4月22日,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在9座城市、12家企业同时启动公众开放日活动。敞开大门,释放诚意,邀请社会公众走进油田、炼厂、加油站参观,让人们了解一个真实的石化企业究竟什么样子。用亲和友善的方式,践行着“开门办企业,开放办企业”自己的承诺。  作为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石化也是公众开放日活动的试点企业之一。本文将在全民高度关注生存环境的大背景下,通过石化企业成功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
期刊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任务,从服务型政府建设角度出发,对于现实的社区治理方面政府面临的一些困境进行了归纳和分析,阐述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社区治理能力。  【关键词】:政府;社区;治理  社会要实现和谐首先社区内矛盾需要得到和谐处理。社区做为社会整体的一个最基层单位,其和谐安定将决定着社会整体结构的协调。如何实现社区的和谐,成为我们必须面对和亟待
期刊